曾爆过媛媛菊花伴随着“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的出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急需大量实用技术技能人才。
基于职业教育人才相关的招聘和求职大数据,针对我国职业教育人才的画像特征、求职特点以及就业景气度等进行了全面剖析,旨在增加社会各界对我国职业教育人才的了解、为职业教育人才求职和企业招聘提供指导、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撑。数据显示,大专和中职人才CIER指数分别为3.7和2.3。
从行业看,市场上职业教育人才需求最多的行业并不是我们传统印象中的制造业,而是互联网/电子商务。
除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外,保险、中介服务、教育/培训/院校、医药/生物工程等行业对大专人才比较友好,指数值分别为2.19、1.30、1.19、1.06。与大专人才不同的是,中职人才在网络游戏、外包服务、通信/电信运营与增值服务等行业的CIER指数也大于1,存在的就业机会更多。
从跳槽周期看,智联招聘数据显示,职业教育人才的跳槽周期高于本科和硕士及以上人群,其中,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周期又长于大专。可见,学历水平越高,跳槽周期越短。
具体来看,中职人才的跳槽周期达35个月,即一份工作平均会做到3年左右;大专人群平均每份工作坚持27个月;本科人群跳槽周期为23个月;硕士人才跳槽周期仅为19个月,约一年半的时间。说明相比更高学历人才,职业教育人群的工作粘性和稳定性更强,对风险的偏好度更低。
从人才在行业/职业间的流动情况看,当前职业教育人才求职时投递了其他行业的比例为91.75%,投递了其他职业的比例是72.90%,可见其跨行、跨岗位的流动性非常高。结合其跳槽周期长的特点,一定程度说明职业教育人才求职时虽然广撒网,多尝试,但成功跳槽还是存在难度。
职业间流动数据显示,销售业务、IT质量管理/测试/配置管理等人才紧缺的职业正面临人才进一步流失的压力,有意向从以上职业流出的职业教育人才占所有职业教育人才的1.36%、1.04%;而行政/后勤/文秘、物流/仓储这类人才过剩的职业或将迎来更多人才流入,加剧竞争程度,现阶段分别有3.45%、0.71%的职业教育人才有意向从其他职业流入这些职业。
从区域间流动看,数据显示,职业教育人才有进一步向二线以上城市集聚的趋势。新一线、一线、二线城市的职业教育人才分别占33.36%、22.65%、21.81%,同时分别有1.90%、0.68%、1.18%的职业教育人才希望从其他地区流向以上地区。这将进一步加剧二线以上城市就业景气度较差、竞争激烈的情况。
从求职效果来看,积极深造,提升自身的技能,进一步符合招聘岗位的标准,或许是这类人才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唯一通道。
从各行业薪资水平看,职业教育人才平均薪酬排名靠前的行业均为基金/证券/期货/投资、信托/担保/拍卖/典当、银行等金融行业,这一趋势与全学历人才总体情况一致。其中,大专人才的基金/证券/期货/投资行业薪资最高,达10909元/月,办公用品及设备是既竞争激烈又薪酬偏低的行业。
职业教育人才在金融业和高管职位薪酬水平最高,行政/后勤/文秘岗位薪资水平垫底
分职业来看,大专学历人才和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平均薪酬最高的职业均为高级管理,分别达到了17462元/月和14927元/月,远高于其他职业。其中大专学历人才在生物/制药/医疗器械职业的平均薪酬为8433元/月,排在前十之列,CIER指数为1.15,属于有一定人才缺口且薪资较好的职业。
财务/审计/税务、行政/后勤/文秘是职业教育人才平均薪酬较低的职业,在平均薪酬最低的十个职业里几乎垫底。 除低薪以外,这两个职业的CIER指数也较低,为0.18,竞争激烈,因此不管是求职者找工作,还是职业教育类院校培养人才都应注意这类技能的市场需求变化。
【点评】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带来技术技能人才缺口不断扩大,但另一方面,我国职业教育人才找工作时仍面临一定困难。原因在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当前输出的人才整体素质还达不到经济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因此造成企业“用工荒”和人才求职难并存的尴尬局面。但随着国家及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随着职业教育改革举措的有力推进,这一窘境将得到改善。职业教育人才也应通过提升终身学习能力,持续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加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