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仔阿林很多时候突然接到了网贷验证码,怕的不行,以为是信息泄露而被冒用贷款了,甚至查询了征信报告以及大数据报告,发现了贷款审批的申请记录,吓的不行,其实并不一定是真的被网贷了,现在来说,审核日益严格,其实很难被冒用贷款的。
通过以上几点就可以知晓,就算你身份证照泄露、手持证照泄露、甚至于银行卡密码都泄露了,也很难达到完全符合以上要求,或者说很难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实现冒用网贷,并转走资金的可能性。
实际上很多时候,不小心点击了贷款广告,或者下载了某些金融贷款类APP,你注册时使用的电话,就被判定为潜在需求用户,推送给各类贷款公司,然后对方就给批量安排电销机器人或者带有链接的贷款短信,发送到你的手机,目的就是筛选有贷款需求的人,从而成交。
诈骗短信跟广告营销短信很相似,同样是信息泄露,但诈骗短信的目的是骗取钱财,多数理由都是以贷款已到账,需要还款等理由,转账骗取钱财,或者按照对方要求的流程,输入短信验证码、银行卡密码、进行人脸识别等敏感行为,完成对账户资金的盗刷。
实际上网贷的包含面非常广,日常我们遇到的消费金融(消费分期)实际上都是网贷的一种,在申请过程中都会查征信上征信,就算是不上征信的平台,也会在大数据报告上留下申请记录,造成了我们去查征信报告以及大数据报告的时候,出现了不知情情况下的贷款审批记录。
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手持证照等信息泄露,被冒用贷款逾期后,催收或法院通过本人名下常用手机号联系到你,从而给你发送通知还款短信。
这种情况实际可能性最低,就算是对方冒用信息贷款,也很难同时满足贷款审核的条件,并且就算对方真的能申请下来,也基本确定是那种不合规合法的网贷平台,对方无法提供证明钱款是打到你账户上,那么债务就并不成立,并且这类平台不用想,根本上不了征信,最多也就会影响大数据报告,而大数据报告就算黑了,也不过是办不了网贷,对你个人在银行的信用没有影响。
根据以上内容,基本可以确定了具体都是什么原因,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查下网信大数据报告,看看有没有非本人异常网贷申请记录什么的,也可以去附近人民银行打一份详版征信报告,根据详版征信报告上的贷款审批机构具体名字,推测下是在什么情况下申请过贷款的,就能很明确的排查出,到底是什么情况了
如果征信没什么问题,大数据报告上却显示很多申请记录,也不用太担心,一切以征信报告为准(因为征信报告关系的才是你在银行的信用),大数据报告就算出现很多申请记录,也并不代表真的被贷款,实际上只要是使用关联信息(手机号、证件号)注册申请网贷平台,不论是否审核通过,都会留有记录,别人输错手机号,信息泄露后被人恶意使用你的信息去注册各类平台都会在大数据报告留下记录。
只要征信报告没问题,资金没有受到损失,其他的都不用太在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