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AI技术解析电影海报灯塔专业版助力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3/12 9:53:34 | 【字体:小 大】 |
心梦无痕作品6月12日,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由灯塔专业版、中国电影美术学会联合主办的电影海报艺术展在K11美术馆正式开幕,展览精选近十年来百余幅兼具艺术性与商业性的中国电影海报展出。开幕仪式上,灯塔专业版与北斗星智库联合发布《中国电影海报数据分析报告》,从电影海报中的角色数量、情绪表达、主色调偏好等角度对2018年至2020年的所有中国电影主视觉海报进行回顾与分析。
喜剧电影海报具备什么样的共性?动画电影海报的角色表情为什么都很夸张?塑造惊悚氛围又有什么秘诀?依托灯塔专业版的影视数据,《中国电影海报数据分析报告》首次尝试将凝结了艺术价值与宣发使命的电影海报进行数字化“解码”。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平均每张电影海报上有3.6人。其中,动作、喜剧片海报上的角色人数较多,而惊悚片海报平均人数最低,仅有1.5人。报告分析,喜剧片海报人数多,但人像占比面积相对偏低,海报侧重表现角色的互动关系,烘托喜剧氛围;惊悚片人像占比最高,角色的面部元素露出为更重要的视觉呈现,以塑造更为惊悚的观感效果。
红、蓝色系是近三年电影主视觉海报的主要用色。在同一色系中,不同题材影片的海报对色彩偏好的选择也不尽相同。动作片海报多出现烈火、爆炸等元素,红色面积占比更高,同时可以传递激烈紧张的情绪;相比起来,喜剧电影海报中的橙色占比更大,以有效传递积极、活泼、欢快的情绪;家庭、悬疑、冒险等类型影片则更偏爱蓝色。
知名电影海报创作者黄海在报告序言中写道:“海报很小,只是电影工业的一个小齿轮,而工业需要每个从业者的热爱与汗水。”作为业内首个聚焦电影海报物料的数据报告,《中国电影海报数据分析报告》洞察了近年来中国电影海报的核心特点,为行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打开了一扇新窗口:用数据和工具为创意内容服务,提升决策效率,同时循环沉淀行业数据,助推影视行业工业化进程。
身为电影宣发的重要一环,电影海报在兼具美学和观赏价值的同时,也是为电影传递核心价值、吸引观众的重要介质。《中国电影海报数据分析报告》的推出,是灯塔专业版继电影“预告片大赏”之后,对电影宣发物料进行数据化洞察、工具化管理的再次探索。
2019年,灯塔专业版在业内首次推出“预告片大赏”,依托预告片播放量最大的平台“淘票票%uD7优酷”的数据,开创性建立行业内首个以完播率、跳出率、想看转化率等关键指标为依据的预告片评测体系,对受众从认知到转化过程的数据进行追踪和分析,达成对预告片营销效果的有效评测。2020年,灯塔专业版依据市场变化重新审视了“预告片”的内涵与外延,除传统预告片外,更加重视对电影特辑、MV、花絮短视频的关注与效果追踪。预告片大赏旨在表彰电影营销领域里取得突出成就的预告片,呼吁行业重视预告片对市场潜力的挖掘。
灯塔专业版作为数字化宣发平台,不仅致力于为行业提供涵盖“影、剧、综、演”全品类内容数据,推动行业数据透明化、实时化,同时更以数据追踪分析为基础,逐步构建起一套针对影视宣发物料的高效管理工具。在阿里影业“内容+科技”战略的引导下,灯塔专业版以科技手段完善各项智能数据工具,不仅让电影工业化进程中的“幕后英雄们”获得应得的关注,提升宣发效率,更将助力影视内容行业多元化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