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风流老师昨天和朋友吃饭,聊到个话题,他现在用豆包、Kimi这些智能助手,总感觉回答的不是自己想要的内容。我就从什么是AI,什么是大模型聊起,科普了下这方面的知识。发现对于大众来说,这些艰涩的技术,确实挺难理解
最近,一直采用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实现 L4 的自动驾驶公司 Waymo 的一个内部研究团队,发布了一篇关于利用端到端多模态自动驾驶模型实现自动驾驶的新论文。 它采用类似于 ChatGPT
11月5日,智谱在北京举办“智谱大模型生态合作伙伴联盟发布会”,联合11家行业合作伙伴,共同成立「智谱大模型生态合作伙伴联盟」,覆盖从协同办公、营销、客服、数据分析、人力资源、知识管理、供应链管理,到
作 者 梦萧了解更多金融信息 BT财经数据通正文共计4887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十四年前,因为嫌iPhone太贵,犹豫要不要换手机的那个程序员,成了中国首富
作者:彭昭(智次方创始人、云和资本联合创始合伙人)物联网智库 原创 这是我的第348篇专栏文章。 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备受关注。近期,多家权威机构发布了一系列聚焦人工智能应用现状与企业发展态势的重磅报告,为我们洞察这一前沿技术的发展脉络提供了宝贵参考
10月28日,智己汽车在智己品牌智能驾驶技术日上,宣布了全球“首批”一段式量产端到端大模型以及IM AD 3.0智驾技术迭代。 IM AD 3.0的技术核心在于“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和“安全逻辑网络”
“不少AI企业追求“大而全”,面临商业上的挑战和市场规模的限制。尽管深度推理具有长远价值,但敢于投入和坚持的企业为数不多。” @科技新知原创 作者丨林书编辑丨蕨影 最近,字节在AI方面又搞了个大新闻
相比ToC和ToB市场上的赔本赚吆喝,尽管ToG市场不乏诸多弊端,但它无疑是最快见到回头钱的捷径。 @科技新知原创作者丨茯神 编辑丨蕨影地方国资,正在撑起国内大模型商业化的半边天
“游戏+AI”成为行业共识撰文/陈邓新编辑/李觐麟排版/Annalee大模型,又添一位新玩家。前不久,米哈游旗下大模型Glossa通过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将成为改善用户游戏体验的关键抓手
AI发展途中,哪怕是大厂的内控制度仍需加强 大模型也能被“投毒”? 近日,有消息称字节跳动发生大模型训练被实习生“投毒”事件
大模型落地项目在屡创新高,大部分项目是探索大模型应用场景。 文|周享玥 编|赵艳秋 大模型落地项目在屡创新高。 数智前线通过中国政府采购网、中国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等五六个渠道的不完全统
本周有消息称,北大某田姓研究生在字节实习期间,利用 huggingface 的漏洞给字节大模型注入了破坏代码,导致其训练成果不可靠,而重新训练带来的损失或超千万美元(8000 多张 GPU 显卡)。GitHub 上公开了田某某的录音,成为实锤证据
前言: 当前,算力中心领域正面临一个重要趋势,即随着部分大型模型制造商逐渐减少对预训练的依赖,对推理能力和模型微调的需求显著增加。 这一变化对下游大型模型和应用开发商产生了深远影响,进而促使上游芯片制造商迅速调整战略方向
来源 零壹智库 国家电子计算机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专家: 垂直大模型的第一关:把数据“煮熟” 在应用上下功夫,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大模型超车的捷径。应用就要落脚到各个行业和场景,也就是垂直大模型
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AI大模型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各行各业的服务方式和用户体验。这其中,银行业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成为大模型率先探索的重要行业。 那么,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银行业在A
文/杨剑勇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信息科技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在每次科技变革中,都会涌现出耀眼的独角兽企业。如今的生成式AI时代,就全球来看,OpenAI是全球最靓的仔,主导大模型发展趋势,是全球大模型发展风向标,也是各大模型厂商纷纷对标的对象
大语言模型不再被视作通往AGI的桥梁,生成式AI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已经烧掉5000亿美元还要继续耗费资源的大语言模型,后面的路还走得动吗? 烧钱、耗费资源、难以盈利,被持续唱衰的大语
【编者按】为了及时跟踪中国大模型动态,深入研究大模型产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锐度,零壹智库联合多家学界和业界的机构和专家,编制“中国大模型发展指数”。大模型的发展日新月异,指数以月为单位更新数据
汽车业务失利后,苹果决定加码生成式AI,并将部分汽车部门的员工调到了AI部门。然而对待AI,苹果似乎不如百度、讯飞、OpenAI、xAI等国内外企业那么自信。日前,苹果研究员发布了一篇名为《理解大语言
来源 伯虎财经(bohuFN)作者 楷楷在近日举办的2024年云栖大会上,阿里再次成为了焦点。今年5月,阿里云宣布旗下通义千问的多款商业化及开源模型进行大幅降价,最高降价幅度高达97%;云栖大会上,通义千问三款主力模型再次大幅降价,最高降幅达85%
百度云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但高昂的研发、运营成本与压力使其在盈利方面遭遇了重大挑战,这成了百度集团必须正视的问题。@科技新知原创作者丨萧维 编辑丨蕨影 &nbs
本以为AI文生视频技术成熟后,视频领域才会进入人人都是导演和编剧的时代,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在可灵、Sora等文生视频大模型成熟之前,短剧时代就先到了。 日前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微
撰文 郝 鑫 编辑 吴先之 大模型行业的“寡头效应”愈来愈强,跟风加码者多,“另起炉灶”者少。 投资人需要更加确定性的“好项目”,最好能看到案例
近期,人工智能领域取得又一突破性进展,OpenAI官方隆重推出了其最新力作模型o1。这款模型的最大亮点在于,它融合了强化学习(RL)的训练方法,并在模型推理过程中采用了更为深入的内部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简称CoT)技术
文/王慧莹编辑/子夜被称为“AI大模型应用元年”的2024年已过半,行业变化太快,充斥着各种声音。原本漫长的技术发展周期,在大模型身上被装上了加速键。从卷参数、到卷应用,短短两年时间,玩家“百模大战”、资本烈火烹油,都在探索,又备受质疑
AI投资热下的冷思考:百度传闻风波与行业变现难题;是继续烧钱研发通用大模型,还是加速落地AI商业应用,大模型厂商和投资人们都在焦虑中。 @科技新知原创作者丨樱木
阿里通义千问QwenLM代码在GitHub下架引发信任危机,在开闭源方向选择上,阿里云积极开源,但仍面临变现难题。大模型价格战爆发,技术与市场需求脱节,商业化充满不确定性。
“这显然是假的。大模型是积极的进攻,也是必须做的防守。反正没听说模型优先级降低。”“老板明确表示,我们绝不会下table。”针对“百度大概率放弃通用基础大模型”的传闻,两位百度员工对「市象」表示。所谓
快科技9月13日消息,今日凌晨,OpenAI正式推出了OpenAI o1预览模型。 对于复杂推理任务而言,新模型代表着人工智能能力的崭新水平,其特点就是会在回答之前花更多时间进行思考,就像人类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样
2024年注定是云计算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过去两年多时间里,云计算行业被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降价”,在市场增速放缓,甚至有企业高呼“下云”的背景下,云厂商纷纷打出了“价格牌”,导致整个行业陷入到了“低水平内卷”的境地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楷楷 在AI大模型的商业化道路上,“ToB or ToC”一直是两难的选择。 不过,AI业内有一个共识,创业公司在C端更容易找到机会,而互联网大厂则更能通过B端获得规模优势
雷达财经鸿途出品 文肖洒 编深海和上季度一样,二季度百度的营收同比还是几乎没有增长。近日,百度披露了2024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该季度公司总营收339.31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340.56亿元,其中百度核心收入266.87亿元,同比仅增长1%
AI应用贴脸营销,广告平台赚翻了。 作者 刘雨洁 编辑 趣解商业TMT组 大模型商业化时代,跟着一起飞的不只有英伟达,还有互联网广告。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在五个月左右的投流之后,K
撰文 郝 鑫 编辑 吴先之 今年,国内大模型进入到了商业化提速的新阶段。纯粹讲技术的公司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落地
大模型从图文、图片、视频卷到了PPT生成,但距离“一键生成”的终极目标还有明显距离,这就得看谁能持续“烧钱”完成进步了
最近,两大知识平台开始“反击”大模型。 一是知网。就是引发学术界震动、开启“天临元年”的那个知网,要求秘塔AI搜索终止对他们内容的搜索和链接
在19世纪的淘金热中,最赚钱的并不是挖金矿的,反而是那些卖铲子、卖牛仔裤的人。正如卖铲人在淘金热中成为最大赢家,在当今AIGC时代,AI Infra也扮演着类似的角色。 如果用云计算三层
时间已经证明,大模型救不了消费电子市场。 过去一年多来,大模型与终端硬件的结合,无疑是科技产业的宠儿。一方面,AI大模型作为一种软件技术,想要进入日常生活被大众用起来,硬件是一种降低门槛的必要途径
在新一轮互联网创新历程中,大模型有幸成了下一个赛点,这次不再像之前的元宇宙一样稍纵即逝,而是真的在逐渐往应用层面渗透。 《202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报告》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6月,AIGC类APP的月活跃用户规模达6170万,同比增长6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