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空间2014年,是被称之为智能家居的元年,大量资本流入市场,随之一大批智能家居新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声势浩大。这一年,几乎所有家电巨头都针对智能家电领域进行排兵布阵、跑马圈地。国内外互联网巨头也开始摩拳擦掌,寻求进军智能家居市场的切入点。
只是,近年来,智能家居的发展并非如预期般风光,而是几经沉浮,甚至有大把企业葬身于火海,但智能家居仿佛自带光体,如远处的灯塔般,吸引一批又一批企业前仆后继,满腔热血,砥砺前行。
在过去的一年里,笔者不断接触到智能家居产业链中的芯片/传感商、设备商、平台商以及渠道服务商,总的来讲,这些企业对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前景大都信心十足,可谓充满热情和希望。
2018年即将接近尾声,智能家居市场表现取得怎样的成绩?是大失所望还是惊喜连连?前景是否仍然可期? 切听笔者分享。
Strategy Analycs报告曾称,2017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到840亿美元,较2016年的720亿美元增长16%。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系统和服务的消费者支出总额将接近960亿美元,并在预测期(2018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0%,达到1550亿美元。根据IDC全球季度智能家居设备追踪器,预计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将同比增长31%,达到6.449亿。预计整个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到2022年将有近13亿台设备,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0.8%。
由数据可见,智能家居市场发展速度超快,而且前景相当可期。但是,实际上,2018年智能家居市场表现并非如预测般出色。
如果按照业界媒体及企业对智能家居的定义,智能家居不是智能单品,而必须是一套可互联互通、自由定义成多种智能场景的智能系统。就像比尔盖茨的智能豪宅一样,通过各类传感器和控制器组成一套相互联动的智能系统,为住户提供舒适、健康、便捷的生活环境,这才是真正的智能家居。
但是,从当前市场发展来看,真正走入终端用户家庭的,仍是以智能单品为主,比如这两年大火的智能锁、智能音箱等。
而且,遗憾的是,无论是智能锁还是智能音箱,虽然表现势头强劲,销售量也相当可观。但是,作为被业界寄于厚望的智能家居物联网硬件入口角色,在实际应用中,智能锁仅仅是开锁功能被启用,而智能音箱无非是娱乐工具,消费者对其联动智能家居场景的智能系统并不买单,采用率极其低下。
另外,根据业界公开信息显示,智能家居通过房地产商和系统集成商等工程渠道进行销售的份额占比达到80%,而通过零售渠道的份额占比仅为20%左右。
表面上看,这些数据貌似透露出智能家居正在迅速普及,但细究起来,并非如此。
笔者认为,工程渠道的落地更像是“强买强卖”的商业模式,把智能家居系统通过房地产工程项目导入,这仅是代表房开商的意愿,真正的终端用户只是被动地接受。不过这种配套房产看似增加了商品房的卖点,实则却大幅变相增加了购房成本,购房者选配的并不多。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项目一般从规划、实施到交付,至少要2-3年,甚至更长的生命周期,智能家居系统很容易过时,最终用户是否采用仍是未知。
对于零售渠道的20%,其中智能单品份额至少占有90%以上。特别是智能锁,由于其是属于家庭刚需,相对来讲,消费者的接受度更高一些。而智能音箱也因其价格优势和好玩的功能,受到家庭用户的青睐。
由以上可见,智能家居市场并非如大家看到的那样,漂亮、光鲜!撕去外衣,显露出些许苍夷,些许叹息。
业界皆知,智能家居产业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程,而且近年来有几波大热潮,但是,整体发展速度仍然相当缓慢,笔者走访企业调查,探究其症因,总结了以下3条:
首先,标准不统一。在无线通信领域,ZigbeeWi-Fi蓝牙等多种通信技术带来多种交互模式,而且各有优劣,但厂商各自联盟,虽然近期来看,无线通信技术呈现出整合趋势,但是从2018年整体表现来看,当前较为统一的行业通信标准还未完全形成。
除了底层通信协议标准不统一外,产业内各大生态平台也存在技术壁垒,如手机厂商华为的Hi Link平台、小米智能家居IoT生态平台、苹果公司HomeKit平台以及家电巨头海尔U-home智能家居平台等,所谓各厂家宣称的互联互通则仅限生态平台内部,而生态与生态之间无法对接。相对说,华为则较为开放一些。
以上两种壁垒并非因为技术本身,而是关乎到各方利润的商业模式造成的。针对这一点,业界已经达成共识。其次,价格仍然偏高。虽然,近年来人们生活消费水平大幅提升,但当前智能家居整体套装系统价格仍然很高,这也是智能家居难以进入普通住宅最重要的原因。 以无线智能家居为例:目前家居智能化一般在 5 万元以上,这个价格已经超出了大部分家庭的消费预算。
另外,智能家居全屋系统或小套智能系统并非如智能单品般是家庭刚需,并非如电气时代冰箱、洗衣机般可以节省人们劳动力,因此,消费者不买单也是意料之中。
最后,市场培育不够。近两年,虽然线**验店遍地开花,市场培育越来越成熟,但当前来看,智能家居市场宣传力度仍然不够。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消费者对智能家居仍然是一无所知,只有一小部分消费者听过智能家居,而且仅限于简单的智能单品,具有全屋智能家居认知的,可谓廖廖无几。
此外,由于国内某些智能家居系统不稳定,售后服务不及时,导致用户体验感很差,加上一些厂商在新品上滥用智能之名,对用户造成了一定误导,在一定程度上伤害到消费者的信任度,造成消费者对于智能家居的采用仍然比较纠结和矛盾。
虽然,笔者列举了以上智能家居发展之殇,但是却十分看好其未来发展前景。众所周知,智能家居产业生态系统比较庞大,包括上层的芯片、模块、电子元器件以及智能家居产品、平台和渠道服务等。而现代技术的进步将不断推动智能家居市场走向成熟。
例如,越来越丰富的芯片方案将使智能家居在产品结构设计、系统方案、应用功能获得较大发展,而且也将进一步丰富智能家居产品线,同时使得家居产品更加智能化;无线通信技术将不断优化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使得智能家居随时可控,提高便捷体验;云与大数据技术则将加快智能家居的落地探索的进程。此外,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智能家居系统化,使得智能家居人机交互模式由传统的人控制,向智能家居产品自动感应、自动反馈方向发展,从而大大提升家居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来接受人们对智能家居的美好想象。
而现代科技在推动时代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消费的习惯。
未来科技将会逐渐消除消费者的抗拒心理,使得用户更好地认识智能家居、了解智能家居,进而接受智能家居。
另外,随着智能单品不断加速渗透到人们的生活,行业从业者借助单品策略将更好的走进智能家居,从而建立足够的智能产品、渠道和服务。而且,未来,智能单品将接入更多的智慧生活场景中,智能家居将逐渐体系化、智慧化。
此外,智能家居的不断发展,规模优势将有所显现,成本价格必然逐渐下降,功能则不断完善。而且,伴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人们对智能家居的接受度也将持续提升。未来,价格或将不会再是智能家居落地的阻碍因素,不过,这个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或许5年,甚至10年,并非像有些媒体或企业宣传的那样,在2-3年内爆发。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侵权投诉
市场在渗透率上仍然偏低。除掉一些客观因素,比如价格昂贵、信息不互通等,还有部分原因是在于
提供动力,以及网状网络/每间房一个 pod 通信如何实现物联网连接。我们还将
行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论是传统家电厂商、互联网公司还是手机行业、硬件厂商,
的基础模块是什么吗? 如今,一方面全球信息化加速发展,另一方面物联网、AI技术驱动很多行业的变革,比如
领域,华为有哪些优势?能否成为新的增长点?面对强势入局的华为,目前领先的小米还有
魔镜就如同一个放大版平板电脑,上面可以显示时间,天气预报插件,以及应用软件图标。
魔镜配备触控显示屏,在开启电源后,只需手指轻点屏幕,镜面显示屏自动亮起,
而如今,我们放眼行业,基本还处于“产品时代”,无论厂商还是消费者,大家关注的还是一个个单点的产品,并没有很好的组成场景,更不要说全屋
市场规模将达793亿美元,面对如此具有诱惑力的市场,不仅巨头公司纷纷布局
领域,有以海尔、美的、格力为代表的传统家电企业依托本身品牌和市场优势积极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很多人都希望将自己的老家改造为
魔镜可以通过感应人的到来,自动唤醒屏幕,如果长时间无人出现,则自动进入休眠状态,
行业也开始逐步准备进入正常经营阶段,但受各地政策因素的影响,行业全面恢复正常状态还要稍晚一些。那么相信不少的
是无线的好,还是有线的好。因为在不同的国家、环境、需求下选择是不同的,今天我们来聊一下关于有线
单品和传感器依照不同的场景配置出不同的使用逻辑,并基于这一逻辑实现对应的联动,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
需要确保选择了高质量的产品。确保它们可以添加到你的家中没有太多的麻烦,并且具有
、手机遥控、语音交互体验,各大科技巨头也不吝投入要搞起大生态、大平台、大连接。
从上世纪80年代兴起于日本和欧美90年代末引入中国:伴随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房地产业的繁荣,国民
”这个词语出现的时候,我想每个人都会期待科幻大片中的场景实现,如果电影007中的
系统往往是根据一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设计的,每个家庭都不完全一样。
网讯提到:安全研究人员发现,采用ZigBee协议的设备存在一个严重漏洞——黑客们有可能侵入
肯定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同事在目前也是颇受追捧的行业。小米继此前研发的小米路由器以后,与供应链合作总共推出了四款
集成是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
眼前浮现的一定是影视剧中各种霸道总裁的家,一开门灯光自动亮起,一挥手电视自动打开,随手按一个按钮,天花板立刻变成透明,晚上躺在沙发上观赏满天繁星,这惬意想想就令人羡慕。下面跟小编一起来
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依托NI公司LabVIEW软件和ELVIS II硬件平台完成了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海尔、美的等家电企业,中兴、华为等通信企业,以及京东、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都以不同的方式切入
信吗?最近美国历史悠远的房产中介公司Coldwell Banker为了让房子更容易卖出,开始
控制系统(smarthomecontrolsystems,简称SCS),这名字听起来是不是很复杂?那现在我就带大家去详细
的基础,但如果每个设备仅能连接到手机上、使用单独的应用程序操作,这显然是极为混乱的。这个时候,
? 比較傳統和現今相機的差別,我們會發現隨著科技的進步,加諸在相機上的科技越來越多了。『電池』在這裡則扮演了一個相當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