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龙华区海纳儿童康复中心举办“特殊儿童家庭支持系统的构建”讲座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3/25 23:04:34 | 【字体:小 大】 |
镜片下的伪装为了帮助心智障碍者过上常态的生活,开拓新的教育模式,使心智障碍者实现支持性就业。8月23日,龙华区海纳儿童康复中心邀请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原院长许家成教授举办了“心智障碍者全生命周期中的家庭支持系统讲座”。
讲座中,许家成教授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研究经验,通过几个真实鲜明的故事,强调了构建家庭支持系统的重要性,提出理念,情感,信息,关系,资源五个支持策略,深入剖析了家庭支持的重要性。作为特殊儿童身边的影子,家长是最关键的人物,必须要建立一个好理念,有信心,有选择,有校准地建立家庭支持系统,应该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的作用,从原生家庭生活开始,向社区家庭生活转变,最终形成自主家庭的生活形态。在这个模式中,特殊职业教师、就业辅导团队(包括社工和生活辅导员)、家长、同事、朋友甚至居民都能够成为支持系统的一员,当周边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后,特殊儿童家庭的精神负担会得到相应减轻,从而提高个人乃至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
之后,许教授围绕从教育走向就业这一话题,阐述了准备式职业教育和新职业教育模式的共性和个性,许教授还强调了转变职业教育模式的重要性,我们不应该再像传统模式一样,按照职业种类培养学生,将学生的未来就业方向局限于几个职业中,而应该探索新模式,建立支持系统,按比例就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更多常态就业者。听完许教授的讲解,在场的学生家长与教职工受益匪浅,还有不少家长分享了自己孩子的情况,从孩子应不应该入学、孩子能不能接触电子设备,到大龄自闭症患者的情感问题,许教授都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并提出了几个不同的解决方案,以便家长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纳。
这次讲座提出的概念非常新颖,在以往的康复机构中特别少见,与海纳特教的理念不谋而合,重新点燃了许多特殊儿童家庭的希望,更增加了心智障碍者过上常态生活的信心,只要建立完善的支持系统,心智障碍者同样能够和普通人一样朝九晚五,一样退休养老,一样过上有尊严的一生!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