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根据《卫报》一篇报道,自 2012 年来,单考场上使用高科技设备进行作弊的大学生,人数就上升了 42%,主要的原因正是由于科技的发展让作弊的工具多样化起来了,常见的“作案”工具从原来的小抄、橡皮这些变成了手机、智能手表、隐蔽型耳机等更有科技含量的器材。EDN曾报道过《高考作弊与防作弊的“黑科技”》
在中国,同样也是这样,据报道称,每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之后,医院的耳鼻喉科就会出现一批年轻的病人,只因他们在出了考场后没能把微型耳机给取出来。
所谓的微型耳机,其实就是一个米粒大小的深耳道(外耳道式)微型无线磁性耳机,由一个项圈(发射天线),两个微型耳机,一个集成式主机组成。
项圈置于颈部,非常柔软可以随意弯曲,用衣服盖上的话,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
但其实随着考场反作弊手段的进步,现在这种米粒耳机也越来越不容易发挥作用了,不少考场里面标配了金属探测仪,灵敏度高,遇金属即响。能防止考生携带手机或无线电通信作弊工具进入试室。还有一些考场配备了隐形耳机探测仪,能够探测无线信号,并能对信号进行监测、定位、监听和录音。若有人使用隐形无线耳机,还能确定其具体位置。
当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高风险高收益总会有人选择铤而走险,这些年来可穿戴设备的发展也给考场作弊带来了更多的五花八门的解决方案,可以说让人防不胜防。
比如米粒耳机就已经升级成了口腔骨传导耳机。其原理是通过骨骼来传递声波,作弊者只要将其直接放入口中,用牙齿咬住,就能通过振动听到场外传来的答案,这种耳机比米粒耳机更加隐蔽,而且也更加容易取出。
除了骨传导耳机还有智能眼镜,早期的作弊眼镜叫眼镜蛇,2006 年开始出现在网上,由两副眼镜及无线接收器等组成,眼镜上面会有一个摄像头,通过这个摄像头,可以扫描试卷上的题目,并且传到外部的同伙手上,然后同伙完成答题再将答案传进来。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智能眼镜具备了更加强大的功能,英特尔在去年的 2 月份就曾经预告了一款名叫 Vaunt 的智能眼镜。没有相机、没有按钮、没有扬声器、没有麦克风... 外观看起来就是一副再寻常不过的黑框眼镜。
但是眼镜的内部则别有洞天,Vaunt 的实现原理是激光投影成像。眼镜的右侧脚架藏有一个电子元件,在使用的时候,会发出一道低功率的激光射线(VCSEL),这道激光实际上是一个 400 x 150 分辨率的画面。最巧妙的地方在于,这款眼镜须根据使用者量身定制(如测试瞳孔距离等),其他人就算戴上了眼镜一样是看不见东西的。
不过好在英特尔自己并没有找到零售领域的专业机构进行合作且缺少消费级市场的生产能力,发布预告两个月之后项目就胎死腹中,也算是给作弊领域留下了一点空间。
除了智能眼镜之外,智能手表也是作弊份子的一大利器。像这款售价 99 美金的 RXO Watch 在网站上就公然打着作弊神器的名号进行售卖,虽然这款手表本质上其实跟普通智能手表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主打可以查看各种格式的文件,并且能够调用出所有的方程式到屏幕上。
但是这款手表能够作为作弊神器的正是其宣称的 360° 反作弊保护,只有在正面的情况才能够看清楚屏幕,而在其他的角度屏幕上都是显示一片黑。
另外克罗地亚有个叫作 24Kupi 公司也同样推出了一款叫作 invisible watch 的产品,跟 RXO Watch 一样,也是通过手表去显示作弊的信息,不同的是,invisiblewatch 利用的是偏光片原理,把液晶显示屏第一层搞到眼镜上,使用时只有戴上了偏光眼镜的人才可以看到手表屏幕上所显示的内容。
但其实实际使用起来,好像还是蛮容易被发现的,毕竟戴着一个偏光眼镜去考试,只要监考老师不是傻子都能轻易看出来有蹊跷。
这是一款现实生活中可以买到的产品,设计初衷是方便人们将写在纸上的草稿(文字、图形等)轻松转为电子文档:
实现原理是:笔尖装有红外摄像头扫描装置,可以通过跟踪书写过程中的密集点,来实时记录书写内容的对应位置,然后同步到配套的APP中。不少网友称这支智能笔很有“作弊气质”,因为考生们可以用这个办法抄写试卷上的内容,将题目透露给考场之外的人,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获取对方发来的答案。
不过,这种智能笔目前需要特定的笔记本来识别书写内容,且需要用蓝牙将其与手机app连接(故距离受限)。
作弊者不仅要面对的是越来越先进的反作弊设备,同时也更要面临的是法律的制裁。我国的刑法已经对国家考试的作弊行为做出来很严格的刑罚,就是为了对意图作弊的人敲响警钟。
2022 年 11 月 2 日,禾赛科技正式发布面向 ADAS 前装量产车的纯固态近距补盲激光雷达——FT120。先来划个重点:FT120 是一款纯固态激光雷达,内部没有任何运动部件 这款产品的定位是近距补盲,拥有 100° x 75° 的超广角 FOV 目前 FT120 已经获得多家主机厂总计超过一百万台的定点,预计2023年下半年量产交付真正的纯固态作为一款真正的纯固态激光雷达,FT120 的激光发射与接收完全通过芯片完成,总元器件数量相比传统激光雷达大大减少,内部没有任何运动部件,从而大幅提升了产品可靠性、生产效率和量产一致性,专为车规级大规模量产而生。FT120 爆炸示意图基于高度集成化的架构,FT120 在保证出色性能
发布纯固态激光雷达,2023年内交付 /
11月1日,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芯科技”)披露最新调研纪要。针对“汽车电子方面布局进展”,国芯科技表示,公司汽车电子芯片领域产品覆盖面较全,已在多个方向上实现产品系列化,包括汽车车身控制芯片、汽车动力总成控制、汽车域控制器、新能源电池BMS控制、车规级安全MCU芯片等领域。其中,汽车车身控制芯片领域方面,公司于2022年上半年推出的CCFC2012BC中高端车身及网关控制芯片订单增加较快,客户包括多家Tier1模组厂商和国内主要的汽车品牌厂商。截至2022年9月底,公司研发成功的新一代中高端车身/网关控制芯片已经获得超过200万颗订单,并实现超过130万颗出货和装车,应用场景包括整车控制、车身网关、安全气囊、无钥匙
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子设备的不断向前发展,以智能化、网联化为重要特征的汽车科技创新为汽车产业带来重大变革。人们对智能汽车提出不同的功能需求,如:ADAS辅助驾驶、自动驾驶、车载娱乐、车身监控,促使汽车制造商需要在车内部署众多数量的ECU实现复杂的功能以满足用户需求,而大量ECU的使用需要高速、高带宽、低延迟的车载网络通信,但传统CAN总线难以满足高速、高带宽以及低延迟的需求。因此,为了满足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在传统以太网的基础上,IEEE提出具有高速、高带宽、低延时的传输特性的车载以太网,促使未来汽车网络从现有CAN为通信基础的网络逐步过渡到以车载以太网为骨干网络的通信网络。因此,国内外大量优秀的企业在从事车载以太网技术的研发,如在
: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车载以太网与CAN的通信桥梁 /
据外媒报道,汽车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英飞凌(Infineon Technologies)推出具有业界最高密度的全新8兆位和16兆位Excelon F-RAM存储器(铁电存储器),可满足下一代汽车和工业系统的永久数据采集要求,从而有助于防止在恶劣的操作环境中丢失数据。图片来源:英飞凌
推出全新Excelon F-RAM存储器 /
近日,芯驰科技首批高性能MCU“控之芯”E3正式交付给客户,意味着芯驰科技MCU进入量产时代,可以为行业提供高性能、高功能安全的系列车规MCU芯片产品。芯驰科技E3高性能MCU正式量产出货自今年4月发布以来,芯驰科技克服疫情带来的各种困难和挑战,E3通过了AEC-Q100各项严格的可靠性测试,并于10月实现量产交付。芯驰科技E3系列产品基于ARM Cortex-R5F,功能安全等级达到ASIL D,温度等级支持AEC-Q100 Grade 1,CPU主频高达800MHz,具有高达6个CPU内核,是现有量产车规MCU中性能最高的产品,填补国内高端高安全级别车规MCU市场的空白。芯驰科技E3高性能MCU正式量产出货离正式发布仅半年时间,
E3高性能MCU正式量产出货 /
随着自动驾驶的快速演进,先进感知技术的“上车”速度远超预期。作为传统车载毫米波雷达的“升级版”, 4D成像雷达正快速追赶激光雷达的步伐,成为业界用来优化智能驾驶感知系统的又一重要方向。率先布局:五年的成像雷达技术和数据积淀当全球雷达技术都聚焦4D成像雷达时,早在2017年木牛科技就已投入研发,成为最早进军4D成像雷达的践行者,并成功推进了4D成像雷达的商业化应用。2019年,木牛发布了全球首款4D成像雷达O-79 4D,并与全球排名第一的紧凑型机械车辆制造商Bobcat(斗山山猫)达成定点合作和批量供货,通过高性能雷达感知技术,实现建筑车辆行业的智驾突破。面对特种车辆高达80%以上事故率的高难度智驾需求,木牛在非常复杂的建筑施工及车
开创5D雷达技术,引领毫米波雷达新风向 /
【白皮书免费下载】施耐德电气三宝典:智能配电、关键电源,全生命周期服务
英飞凌推出业界首款集成AI/ML功能、采用传感器融合技术的智能报警系统
CPS19-NC00A10-SNCCWTNF-AI0YBVAR-W1070-S
学习有礼,分享也有礼!跟着小梅哥,一起intel SoC FPGA走起!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TI培训“荐课”功能上线公测,邀你提议,参与抢楼!
站点相关:视频监控智能卡防盗报警智能管理处理器传感器其他技术综合资讯安防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