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osewuyuetian作为知乎6年的老用户同时也是一个智能硬件设备行业相关从业者,希望通过个人的使用体验分享给大家真实的数码产品选购建议,全文8600字,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真实评测、尽量客观、不含广告。
我会根据各智能手表品牌发布更新而选择性购入(个人评测,经费有限还望理解),内容所涉及商品均以电商销售、品牌代表性产品为主,会根据市场占有率不定期淘汰剔除性价比低的产品,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内容给到大家选购智能手表的建议与帮助。
伸手党可直接看这里,智能手环3款、智能手表各5款(本来想写3款,后来考虑到手机兼容性的问题增加了2款),几乎可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的基础选购需求。推荐产品排序为价格从低到高。
以下这些智能手表是我个人上手体验下来,从性能、体验感受上比较靠谱,且也是市场占有率和多数用户会考虑的型号,大家只需要根据各自的审美、需求再考虑跟自己手机系统的兼容下单即可。
适用人群:安卓&ios手机用户,无生态兼容性限制,全新升级健康传感器(支持血压监测功能)+双频六星定位系统
推荐理由:华米GT4系列,是华米科技9月份最新发布的年度旗舰产品,一款不受手机系统生态绑架的产品,综合功能、性价比在所体验的产品中最为突出,全新双三色灯4通道心率传感器(信息采集量提升30%,运动心率精准度提升5%,达到心率带级),仍然支持PPG算法的血压监测功能,可提供基础的血压数据指导(但每隔28天需血压计录入数据校准),升级搭载了3000价位段户外&运动智能手表才有的双频六星GPS卫星定位系统,新增针对健身房场景的力量训练功能(识别率尚可,支持组间训练、训练肌肉群数据展示),佩戴感受轻便舒适(睡眠佩戴体验舒适),蓝牙连接稳定性较强,开通息屏显示功能续航在5-7天左右。
推荐理由:其实之前就收到很多对于运动需求的朋友反馈,希望推荐一款运动手表,但我自己平时对这个品类的关注确实较少,手里仅有一台几年前的佳明 fenix6s 但体验下来系统逻辑相对难以接受,便没有分享出来;刚好最近购入了华米Amazfit T-Rex 2,整体体验下来感觉还不错,无论是双频五星定位、室内室外的运动功能、还是健康功能的监测,以及华米一贯的对于iOS&安卓生态的友好兼容,故补充推荐给各位。
关于这篇产品的详细体验评测,以及对这款产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这里了解Amazift 跃我T-Rex2深度体验
适用人群:小米&安卓手机用户(iPhone用户不支持第三方应用),相对中规中矩的一款产品
推荐理由:对比小米Color 2来看有些细微升级,不大,无线充电非常值得称赞,目前我体验的智能手表中除了AW和华为GT3以外唯一采用这个方案的,个人感觉整体外观偏硬朗商务风格一些(见仁见智了),表盘金属比例比较多,表盘重量达到了52g 体感还是比较明显的。
适用人群:安卓&OPPO手机用户(欢太健康APP被App store下架了)不过整体上手体验有种缩小版的手机感觉,UI和系统都有特色
推荐理由:不论是外包装还是方形表盘的设计本身,上手会让人有一种“小苹果”的感觉,除了Apple Watch之外采用方向表盘设计的安卓手表,整体上手比较小巧,表盘商店可直接在手表内打开,表盘设计也多样偏向时尚年轻属性,支持微信回复
适用人群:华为手机用户为主,其他品牌安卓用户为辅(iPhone用户暂不考虑被阉割的功能有点多)
推荐理由:外观上手有质感,不锈钢拉丝金属商务感十足,鸿蒙系统流畅性目前应该属于安卓阵营第一梯队,操作跟手性非常不错,官方表盘好看,不过第三方表盘几乎每一款收费,佩戴上稍重,功能上基本也是大号手环,但日常使用绰绰有余,华为手机业务受限后,大力发展其他业务,手表后续更新频繁相信体验会越来越接近AW。
适用人群:苹果手机用户(其他手机完全无法兼容),可接受一天一充电的使用习惯,体验下来不得不说贵有贵的道理
推荐理由:其实这款不用过多推荐,大家都已经比较了解了,行业顶配的功能和硬件,但日常常用功能使用体感差异并没有过于突出,第三方应用开发种类多样,但操作体验并不方便,与iOS系统生态兼容性做到了极致的同时也限制了其他系统设备的入口。(注:我个人使用的是S6,主要是尺寸&屏占比的区别,实在不值得再购买一个)
从21年中国市场的智能手环品牌占有率来看,其中小米占41.0%、华为占44.5%,基本占领了智能手环消费品类的85%的市场份额。
如果有手环的需求,认准这两家的新款即可(数码产品买新不买旧的硬道理),而之所以把Amazfit Pop放进来,从功能来看它算是准入门的智能手表,从价位来看它只需要一个手环的价格。
小米手环还是很香的,我自己是之前买的小米手环5,不过现在肯定推荐6 毕竟买新不买旧,而且6的跑道屏占比来看更高,观感体验也更强。
推荐理由:推荐华为手机的用户(其他手机用户使用影响也不是特别大),1.47英寸方形表盘,黑、赤、绿、粉四色可选
推荐理由:安卓、iOS用户可以考虑,小米手环已经做到足够性价比了,买新不买旧闭眼入。
推荐理由:安卓、iOS用户可以考虑,小米手环已经做到足够性价比了,买新不买旧闭眼入。
推荐理由:安卓、iOS用户都可以考虑,手表的功能,手环的价格,支持GPS定位,1.43英寸方形表盘,黑、绿、粉三种颜色可选,5-9天的续航能力略逊于以上两款手环,省在性价比足够高。
其实智能穿戴设备的定义很简单,其一,要具有独立的处理器芯片,目前市场主流的穿戴设备芯片包括:Qualcomm、NXP、ARM、BES、Apple S7、黄山等,基本每个品牌的方案都不太一样,不同的芯片方案,在工艺制程、性能、集成度、产品定位等方面都各有特点,不能一概而论好与坏,需要结合系统与体验感受综合判断。其二,要支持蓝牙、红外、Wi-Fi、4G等无线技术建立通讯连接,而连接方案会直接影响穿戴设备的日常使用稳定性,以蓝牙举例,5.2必然高于5.0。其三,智能设备需要可佩戴人体身上,且可实现24小时的人体数据监测。
综合以上来看,便不难发现满足以上定义的可穿戴设备其实包括:手环、手表、耳机、服饰、眼镜、模块等。
本文会聚焦于智能手环&手表的区别进行展开,关于耳机和眼镜设备目前自购产品较少,欢迎私信&评论区留言探讨。
智能手表与手环,这两者站在产品定义的角度来看,核心区别在于是否支持第三方APP,也就是很多网友口中的“智能手表=大号手环”的说法,因为即便安装了应用,也会有很多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一方面是所应用的软件数量少、一方面是在手表上的体验无法“从心”,本质来说就是手表品牌&软件公司之间的研发壁垒,需要投入较高的精力,短期来看并不会快速突破。
而目前品牌和消费者的视角来看,并不是简单的第三方APP的区别来定义,更多的出发点是在于两者外观和所支持的功能上的差异。
单从功能分类来看,似乎两者的功能并无太大差异,好像仅有一个【通话】功能是智能手环目前无法实现的,但其实细分下来每一项的功能背后因为所采用的硬件、软件方案不同,所导致的信息误差、精准度、功能数量也不尽相同。
简单来说,抛开两者的装饰属性来看,智能手环能满足非通话外的基础的功能需求,而智能手表的功能更全(运动数量)、更丰富(血压、呼吸监测等)、更精准(GPS定位、心率算法、运动算法)再此我们暂不过多展开,聊到具体的产品部分会有针对性的单独展开介绍。
第一梯队:苹果、三星、华为、小天才(imoo)、华米(Amazfit)、佳明(Garmin)
综合来看,第一梯队的前三品牌和第二梯队的OPPO、vivo、荣耀,均是依托于手机业务的用户人群,开拓智能手表的产品布局,并抢占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这也是为什么开头我提到的智能手表选购优先选择搭配自身的手机。
而华米、佳明、小天才、TicWatch、360,则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行业定位,比如苹果三星依托手机生态积累,收获一众粉丝;小天才深耕儿童手表十多年,儿童手表市场傲视群雄;华米专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自研,从芯片到传感器,软件算法的都有较长的积累;佳明则聚焦深耕运动手表领域对于各项运动,如跑步科技、骑行科技、高尔夫科技、健康科技、穿戴式科技、潜水科技的准专业运动做到了深度的专业支持,并拥有搭配手表使用的心率带、POD跑步动态传感器等辅助配件。
我个人主要购入了目前成人手表市场的主流代表性产品,进行了体验评测,分享给大家不同品牌的产品,体验下来的整体感受:
手表设计精巧,GTR4 34g,1.43英寸、GTS4 27g,1.75英寸,均采用超视网膜级AMOLED 屏,支持抬腕亮屏(抬腕亮屏速度有明显提升)、支持息屏显示功能。
健康监测达到实现心率带级(采集数据信息提升33%,运动心率准确度提升5%),除了常规血养、心率、睡眠监测,依旧支持血压研究功能。
运动方面,支持150+种运动模式(新增健身房场景力量训练功能)、8种自识别运动模式,搭载华米专业的运动算法,为使用者提供较为专业的运动辅助。 户外运动方面,全球首创金属表身右旋圆极化双频六星GPS定位系统(后续可通过OTA实现实时轨迹、轨迹导入功能)
系统层面,全新升级Zepp OS 2.0 系统,增加更具个性化的负一屏、晨间速报功能,同时提供了多大200+的免费表盘(含30+动态表盘、4个小游戏表盘)
在手机客户端Zepp上还有有一个专门的运动课程板块,健身、减脂、塑形、器械、舞蹈、跳操等等课程应有尽有,还支持定制个人专属课程,免费的!
支持离线支付宝、微信支付,就相当于在手表中存零钱,还能NFC刷卡(地铁、公交、门禁卡)方便短时间出行,支持消息通知、蓝牙独立通话。
1.43英寸AMOLED彩色圆屏,PPI326,达到视网膜级显示效,流畅性极佳,光照很强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保证手表的显示效果;
理论续航为14天,在大部分功能开启的情况下,一天下来掉了10%的电,续航优秀;
音乐功能不仅可以控制手机上的音乐播放,还可以下载储存500首歌曲。支持外放音乐或者连接蓝牙耳机。
自带了13个专业的跑步课程,还加入了语音指导,可以在跑步过程中进行语音提醒,播报专业的跑步建议
双芯片双系统,可以根据场景不同切换 RTOS (轻智能模式)和 Android(全智能模式) 两个系统。
全智能模式下续航只能撑不到两天,其实还好,苹果手表也就一天。轻智能模式下续航可以达到10天左右。支持WatchVOOC闪充,充电快,续航体验就不算坏。
有eSIM版,可以独立接打电话,可连接wifi,同时支持近70款APP下载,包括微信儿童版(可以收信息,发语音和表情)、QQ、网易云映月、腾讯新闻等等,也就是说它可以实现脱离手机独立使用。
支持连续血氧监测、24小时不规则心率监测、睡眠监测,还新增鼾症风险评估功能(睡眠中记录打呼噜碎片声音,便于筛查明显异常)。
单纯站在从消费视角来看,智能手表不应该被当成手机的额外延伸附属品,且应该发挥其唯一24小时穿戴设备的核心作用即独立性&健康&运动监测三大功能,以实现真正的智能穿戴设备的优势。
而从整个智能手表品类来看,似乎各大品牌对于智能手表的外观方案整体还是比较保守和拘泥于传统手表的影响之中,也希望会有更多的品牌打造出一些开创性设计的先河。
而作为智能手表区别于传统手表,而独有的“系统UI及表盘“,目前表现较好的是Apple、OPPO 都是审美在线,并引导整个市场的存在,也期待第三方和用户能创造出更多类似“华为太空人表盘”的设计,这里值得聊的一个点是华米科技的海外粉丝们,开发了一个Amazfit 的APP,里面有较为丰富的第三方开发者设计的表盘方案,基本接近大几千种的选择。
目前上手体验下来,各个品牌的智能手表没有过大的差距,都是在于细微的体验之上吹毛求疵,大家只需要按照我开头提到的6个选购心得与对应产品的优劣势对比,因需选择性购入即可。
PPG(Photoplethysmograph 光电容积描记)是利用光电容积描记(PPG)技术进行人体运动心率的检测,是红外无损检测技术,在生物医学中应用。一种基于光学技术的传感器,由LED(发光二极管)和PD(photo diode - 光接收器)组成,可以探测检测经过人体血液和组织吸收后的反射光强度的不同,描记出血管容积在心动周期内的变化。
eSIM,即Embedded-SIM,嵌入式SIM卡。eSIM卡的概念就是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
。通过OTA(Over-the-Air Technology)空中下载技术。是通过移动通信(GSM或CDMA)的空中接口对SIM卡数据及应用进行远程管理的技术,而eSIM卡以此来接收和下载运营商的适配文件。有了这个卡,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切换运营商以及套餐,不再局限于SIM的提供,自己就可以在eSIM卡上实现下载和清除更换,再加上携网转号的实施,你的号码可以运用一辈子不用再去因为某一个套餐或者某一运营商去更换SIM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