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霆锋演唱会煮面双11刚启动的前几天,有不少手机品牌和商家玩了一把先涨价后降价,降价后比日常售价还高的把戏。
,因为不仅先涨价后降价的操作碰了一鼻子灰,整个行业都在双11意外遇冷。
,据报道,除了手机厂商直接降价之外,线下商场和线上店铺还同时推出一系列的可叠加优惠。
元,到手仅需三千出头,而有些过去售价五千元的手机,现在只需3000元就能买到。
数据显示,在今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减少至 2.87 亿台;今年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6690万部,
国产智能手机的跌幅最大,其中vivo、OPPO、荣耀和小米分别下跌21.4%、26.8%、14.8%和15.9%
。最可怕的地方在于,这两年手机市场需求疲软、换机欲望低,国产智能手机品牌为了冲高出货规模,大玩机海战术带来的库存挑战。
除了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子品牌战略,各品牌不断的推出新款,甚至在基础参数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
2022年上半年,智能手机产量为5.76亿台;而根据信通院数据,上半年,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累计1.36亿部
那么大伙自己掰指头算算,除去出口的数量,没有销售出去的库存究竟有多少?
要知道,在2016年的时候,国产手机品牌的出货量更是突破了5亿台,如果乐观预测,
或许我们很难找到准确的库存数据,但国产手机厂商们的库存压力是非常大的。
智能手机是个相当特殊的市场,在过去几年,国产品牌以性价比的路子,纷纷快速在销量上冲击全球手机销量榜前十,甚至国产手机品牌加起来,销量占据了全球市场的60%以上。
但残酷的一面是,从利润的角度来看,苹果独占了整个智能手机市场80%的利润,而三星占了15%左右的利润,也就是
根据Counterpoint公布的2021年智能手机收入数据,国产手机品牌中,小米增长了49%,OPPO增长了47%,VIVO增长43%。
排出2021年的手机涨价排行榜则是,VIVOOPPO小米三星苹果。
从直观感受来看,在智能手机的早些年,国产手机品牌售价大都在两千元左右,卖2999就算好的了,但是这几年,
2021年,国内高端机市场(5000元价位),小米市场份额仅为2.97%,OPPO和荣耀则为0.99%,而vivo则是0
从高端的角度来看,在软硬件层面,都得具有独家的优势,也就是排他性,无论是三星,还是苹果,亦或是华为,都具备这样的能力。
,这样的模式是没有门槛的,因为关键的零部件都是供应商的东西,小米能整合,OPPO、vivo同样可以。
于是我们看到,所外的高端,就是谁堆料堆的多,谁的外观设计的好看,颜色用的多,
甚至在过去两年,国产手机所谓的高端机发布会,总给人一种错觉,是在发布新颜色。
而这种模式,除了撬动不了消费者的钱包之外,反而增加了运营成本,除了头大的库存,增加生产线,营销费等等都成倍增长,
,如今这些国产手机品牌,所谓的高端机,卖的并不理想,最终还是靠中低端机冲销量。
,也就是说冲击了高端几年,如今的小米依然是千元档位的底色。而OPPO、vivo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换个角度来看,华为丢下的高端市场份额,打着高端旗号的其他国产品牌可是一口都没吃到,全都进了苹果的碗。
根据现实的数据,如果将售价5000元作为高端机门槛,根据CINNO Research数据2022年第二季度,国内5000元以上价位苹果占79.2%,2021年第二季度则为69.0%,而在2020年,这一数据则为48%。
,同时,那些冲高端所带来的附加成本,最终转嫁给了消费者,而当消费者知道了高端的底色,这个所谓的高端也就随之破产了。
当然,换个角度来看,在智能手机性能过剩的当下,如今卖五六千的所谓高端手机,和几年前1999元的又有什么差别呢?
因为贴牌堆料,1999元时代,也是堆上游最新的技术,如今六七千的时代,也是堆上游最新的技术,有区别吗?
可以预见的是,这种一扣想吃成胖子,以营销手段改变消费者心智的做法翻车是迟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