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成衣笔者只是一个数码爱好者,数据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数据。个人能力有限,难免有错漏,欢迎各位指正。
2011年中国手机销售量达2.8亿部,同比增长12%,增长率相比2010年有所下降。其中智能手机销量增长129.4%,达到7344.4万部。
3G技术的推广,使得智能手机的应用场景大幅增加,在展讯,联发科,瑞芯微等芯片厂商的努力下,大量廉价的智能手机出现在市场。
然而,大量国产低端机的出现并没有拉低国内智能手机的均价。这一年,国内的手机市场随着国际厂商在高端发力,均价开始逐渐上升,达到了2321元。
三星,诺基亚和HTC三个品牌,在2011年,在售机型就超过四百款,在2020年的今天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这一切,似乎都敌不过一个神一般的人物——乔布斯。让人遗憾的是,在发布iPhone4s之后仅仅两天,苹果就失去了国王,果粉失去了他们的偶像。
乔布斯业内提出的视网膜屏的概念,延续至今,并成为了各路KOL评判一块手机屏幕是否合格的黄金标准,足见其在中国手机圈的地位。只是不清楚乔布斯在天上知道了该哭还是该笑。
这一年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阵营开始建立,巨头们开始了弱肉强食的戏码。8月谷歌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moto手机事业部门,智能操作系统的霸主谷歌似乎并不满足在手机圈外看戏,准备进军终端市场。
距离谷歌收购MOTO两个月后,日本索尼宣布以10.7欧元的代价收购Ericsson持有的索爱50%股份,结束双方长达十年的合作。
这一年,前微软主管、时任诺基亚CEO Stephen Elop 赶在 2011年MWC大会开幕前宣布了一个震撼智能手机产业的战略改变:诺基亚将与微软进行紧密战略结盟,Windows Phone系统在两年内将成为诺基亚的主力智能手机平台。战略上的失误,最终葬送了了这个昔日排名第一的通信巨头。
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1963年12月31日生于加拿大,前任诺基亚公司首席执行官,他是诺基亚历史上第一个非芬兰本国的首席执行官。
2014年4月25日,微软宣布正式完成对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的收购。前任诺基亚CEO史蒂芬·埃洛普圆满完成使命,衣锦还乡,其新职位是微软设备部门执行副总裁。
在4月25日那天,微软高管页面也悄悄更新了内容,埃洛普正式出现在微软高管页面中。其页面描述中这样写道:
史蒂芬·埃洛普是微软设备部门执行副总裁,该部门管理扩展后的设备业务,包括Lumia手机和平板机、诺基亚手机、Xbox硬件、Surface、Perceptive Pixel产品、配件。随着微软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业务,埃洛普在2014年4月重新加入微软。
这一年,山寨机从顶峰跌落,全年出货量1.32亿,主要以出口为主,比上年下跌了40%,之后几年随着安卓智能机的普及,自身质量的限制,3G时代的更新换代等等因素,山寨机逐渐销声匿迹。
这一年,国产手机依靠着价格优势逐渐缩小了与国际巨头之间的差距,整体份额上升到了37.5%。
中兴在2011年全年销售手机5688万部,排名世界第五,也是排名最高的国产品牌。其中智能手机超过1200W部。
上图的手机在国内有三个名字,移动定制的,U880,电信定制的N880,联通的V880。
联通和电信定制的880使用的是高通骁龙MSM7227,而移动定制版使用的CPU是Marvell PXA920,GPU则是Vivante GC5303D。华为自用的初代处理器K3v2的GPU同样是来自Vivante。之后这个小众的GPU构架,再也没有出现在手机市场。2016年1月7日芯原股份有限公司(芯原,VeriSilicon)宣布正式完成对图芯芯片技术有限公司(Vivante)的收购。
2011年,华为手机出货量5500万部,智能手机超过2000万部,销量全球排名第八,在国内智能手机出售量则猛增,排名上升到了第三。海外收入占比超过67%的华为在这一年依旧乏善可陈,大量出货都是运营商定制的低端智能机,除了在年底发布的荣耀手机。
此时的荣耀还只是华为手机的一个型号,直到2013年才秉持着干翻华为的理想独立出来。
酷派在这一年一共卖出了超过一千万台智能手机,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中华酷联除了联想,在这一年的国内市场都突破了智能手机一千万台销量的门槛。
这一年酷派有多款明星机型销量超过百万,华为和中兴分别只有一款。酷派在当时算得上是国内最成功的的智能手机厂商,只是手机均价依旧在千元以下。
2011年2月28日,中国联通在北京召开主题为“聚智创新 共赢未来”的新闻发布会,正式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沃Phone操作系统。由此可见中国人对操作系统的执着。
7月天语和阿里云合作推出了基于阿里云OS操作系统的W700,紧接着推出了多款阿里云OS系统的智能手机。
2011年11月11日,金立一口气发布了七款智能手机。一直在2G功能机领域耕耘的金立手机,宣布正式进军智能手机市场。可惜一直以来与运营商合作并不密切的金立,仅仅只有一款合约机,不得不依靠当时还不是主流的社会渠道销售,发展得不尽如人意。
沉寂了两年后,魅族终于在2011年1月1日发布了自己的第二款手机,也是第一款安卓手机——M9。
和第一代M8一样,M9已经上市,就引起了排队抢购的风潮。这家来自珠海的小厂向着国际和国内巨头们发起了冲锋。
这款在当时被称为一代机皇的手机,由于魅族并没有公布销量的传统,广大魅友们猜测销量超过百万。
2011年8月OPPO发布了旗下第一款旗舰智能手机——FIND(X903)
HTC在这一年不断地发布新机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全球市场份额最高一度达到10%。
这一年,我放弃了诺基亚,转投HTC,从朋友那里买来了人生中第一台安卓手机——G18。
正面骚红色的按键背光和听筒,背面beats商标,让那时的我兴奋不已。铝合金一体成型的机身更是手感绝佳。
当年一有空闲我就在各大手机论坛,看着各路大神的刷机教程,不停地换着不同的刷机包。现在想来,还是年轻时太闲了。
第一次用安卓系统给了我全新的体验,HTC的sense界面在当时最好看的UI之一,特别是天气插件,后来换手机品牌时我还四处找过HTC的桌面小插件。
2011年10月小米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款手机,起售价1999,采用线上发售。
低价高配,性能出众,小米从此被安上了性价比的标签。一句“为发烧而生“的口号吸引了无数发烧友的抢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