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影79卫星通信是地球上(包括地面和低层大气中)的无线电通信站间利用卫星作为中继而进行的通信。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球站两部分组成。
卫星通信是地球上(包括地面和低层大气中)的无线电通信站间利用卫星作为中继而进行的通信。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球站两部分组成。
卫星通信的特点是:通信范围大;只要在卫星发射的电波所覆盖的范围内,从任何两点之间都可进行通信;不易受陆地灾害的影响(可靠性高);只要设置地球站电路即可开通(开通电路迅速);同时可在多处接收,能经济地实现广播、多址通信(多址特点);电路设置非常灵活,可随时分散过于集中的话务量;同一信道可用于不同方向或不同区间(多址联接)。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卫星通信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分析:
卫星作为天地融合技术的重要主体承担了关键通信任务。卫星通信系统的不同场景和组网方式与卫星的类型紧密相关。根据卫星的多种特征及业务场景不同,卫星具有多种类型分类标准。低轨卫星LEO 或将成为未来主要技术发展方向之一。由于低轨卫星具备低时延、高带宽的优势,是较为理想的通信卫星以及卫星互联网组网选择。
根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2022年7月发布的《卫星产业状况报告》,2021年全球卫星产业总收入达到2790亿美元,同比增长3.25%,该市场规模包含卫星服务业、地面卫星设备业、卫星制造业、卫星发射业四大板块。2021年,全球在轨运行卫星中,通信卫星市场规模占比达到65%。经测算,2021年全球卫星通信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816亿美元,同比增长24.28%,2017-2021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达到11.98%。卫星产业规模整体平稳,地面设备制造业收入占比逐渐提高。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布局卫星通信。加强卫星通信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推动高轨卫星与中低轨卫星协调发展。推进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信息通信系统深度融合,初步形成覆盖全球、天地一体的信息网络,为陆海空天各类用户提供全球信息网络服务。
中国卫星通信产业市场规模不断创新高,2021年我国卫星通信行业市场规模为758亿元,2015-2021年的复合增长率为8.7%,2022年中国卫星通信产业市场规模达到798亿元。预计2023年达到859亿元。
在通信领域,作为分支之一的卫星通信技术诞生很早。据Omdia电信战略高级首席分析师杨光介绍,早在1960年代后期,作为阿波罗11号的机载支撑工具,第一台卫星电线年代后,卫星电话则逐步出现在发达国家国防和大型政府机构的用途中。而在我国,1984年东方红2号发射后,我国才开始正式开启通信卫星领域的征途。
在我国,身为通信产业最上游巨头,三大运营商也依然主导着卫星通信的发展进程。今年9月,凭借国内唯一具备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运营资格的身份,中国电信率先上线“手机直连卫星”服务,主打不换卡、不换号,只要是电信号卡用户即可开通手机直连卫星服务。
就在同月,中国移动也宣布携手中兴通讯、是德科技共同完成了国内首次运营商NR-NTN低轨卫星实验室模拟验证,支持手机卫星宽带业务。同时,中国移动还发布了总预算达1.4亿元的超级基站卫星网升级工程项目招标。公开信息显示,“超级基站”是中国移动旗下用于灾害救援的专有设备,该基站作为中介连接地面终端和卫星,充当地面基站受灾失效时的关键角色。
中国联通则在2020年5月6日发布了“沃星空”“沃星陆”“沃星海”三大品牌业务线,主要面向政企,旨在为客户提供覆盖全时域、空天地海一体化的卫星互联网接入服务。2021年,中国联通还宣布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探索低轨道宽带卫星系统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2023年10月19日,上海印发《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其中提到,布局“天地一体”的卫星互联网。稳步推动实施商业星座组网,加快落实频轨资源授权,分阶段发射规模化低轨通信卫星构建低轨星座,建设测控站、信关站和运控中心等地面设施,促进天基网络与地面网络融合应用。推进智慧天网创新工程,搭建中轨道卫星通信网络技术验证系统,开展大跨距全球互联等在轨验证,为探索构建中轨道通信卫星星座奠定基础。
华金证券报告认为,国际电信联盟工作组会议明确了2023年底前6G早期研究的时间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提出于2023年开启对于6G的研发,并将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对6G技术进行标准化,2028年下半年生产6G设备产品,2030年正式进入6G商用时代,而空天一体通信是6G应用的核心愿景,能够解决基站覆盖盲区的问题,当前我国卫星互联网发展已进入快车道。
想要了解更多卫星通信产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4-2029年卫星通信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行业研究网以及国内外多种相关报刊杂志媒体提供的最新研究资料。本报告对国内外卫星通信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透彻地分析,对我国行业市场情况、技术现状、供需形势作了详尽研究,重点分析了国内外重点企业、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行业投资情况,报告还对卫星通信下游行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是卫星通信及相关企业、投资部门、研究机构准确了解目前中国市场发展动态,把握卫星通信行业发展方向,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的依据。
卫星通信是以卫星为中继的通信手段,由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构成。卫星通信是指地球上(包括地面和低层大气中)的无线电通信站间利用卫星作为中继而进行的通信。卫星系统包括空间段、地面段、...
人力资源服务业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稀土是重要的稀缺战略资源。由于其优异的金属特性,广泛应用于高新材料、冶金、军工、石油化工、玻璃陶瓷、农业等行业...
中国不仅是全球锡资源储备和锡供给的第一大国,同时也是全球锡消费的第一大国。中国的锡消费差不多等于整个欧洲和美国...
11月以来,棉花市场运行呈现“强预期、弱现实”的特点。进入12月,棉花下游市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好转迹象。据国家统计...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AI)的热潮席卷全球。不过,您知道和人工智能对话还会消耗水资源吗?如果一个用户向ChatGPT问了10...
产教融合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3工业互联网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2023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达1.35万亿
52023年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大模型技术已是互联网行业的热门研究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