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3国际自主智能机器人大赛在京举办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8/14 15:30:11 | 【字体:小 大】 |
明朝小丫鬟人民网北京8月14日电 (记者董兆瑞)8月11日至13日,2023国际自主智能机器人大赛在北京工业大学举办。记者了解到,本届大赛以“开源协作,融合发展”为主题,吸引了国内外高校的近588支队伍报名参赛。大赛设置U型赛、竞速赛、夺宝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11名。
“大赛创办五年来影响力不断扩大,2022年被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专业类竞赛指数——机器人竞赛指数,成为广受认可的大学生学科竞赛。”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孟凡兴表示,大赛倡导开放、合作和创新的精神,在发现和培育人工智能领域优秀人才,促进芯片技术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记者看到,8月12日举办的竞速赛决赛最为紧张激烈,来自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参赛队伍跃跃欲试、摩拳擦掌。据了解,参加竞速赛的机器人需在复杂环境中,根据具体环境情况自主智能地完成直立行走。比赛场景模仿体育运动中的田径短跑项目,双足机器人在竞速赛道上完成比赛,比赛城际取决于机器人的行进速度和行走距离。而另一边的夺宝赛,则需要机器人在8分钟内完成踩单位、走曲线、搬运物体等任务。
经过激烈的竞争,最终东莞理工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的参赛队伍荣获本届大赛一等奖。
此外,本次大赛还与自主智能机器人远程实验室融合,面向应用设立3类企业命题赛。基于兆易创新GD32MCU机器人应用模块设计命题,清华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提出基于MCU的视觉导航算法等功能模块和算法、看护机器人哭声检测模块、基于肌电信号控制的残障人士辅助机器人功能模块设计;针对有限空间智能检测赛题,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提出了视觉识别和机器人运动控制等解决方案;针对焊接机器人熔池图像识别命题,众多队伍提供了多个优化算法方案。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