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人工智能商业智能智能家居智能手表智能手机智能通信智能电视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
相关文章
 2022北京人文论坛:“人工智…
 张文显:构建智能社会的法律…
 第三届儿童人工智能教育研讨…
 华为WATCH Buds重磅发布手表…
 华为WATCHBuds正式亮相抬腕即…
 全新冰川灰配色旗舰智能手表…
 小米13系列今晚发布 多款智能…
 快人一步 华为WATCHBuds支持…
 木匠的狂傲——魅族手机兴亡…
 智能手机可能被时代淘汰?比…
 从高像素到认知影像你不知道…
 换机周期将创历史新高:长达…
 十年“Mate”背后是一个关于…
 思必驰DUI平台上线“单人千音…
 车载 HMI 的前世今生入门必看…
 试驾67座SUV思皓X8 PLUS智聆…
 奇瑞无界Pro灵动智能科技 年…
 小鹏G3i 520N+的驾乘体验更好
 智能家居通信协议优缺点比较
 智能家居控制怎样 智能家居控…
 智能家居市场前景大好智能睡…
 史上最全的智能家居协议超级…
 智能家居的优缺点!智能家居…
 智能车销量排行|内卷的智能…
 电动车排名前十名系列:九号…
 11月汽车销量出炉 自主品牌包…
 岁末车市盘点 合资品牌加速电…
 真·智能电动车排行:新势力…
 电视机品牌排行榜最新彩电品…
 海信U8H获评2022年最佳4K Mi…
 2022家电报告:56%用户选成套…
 国产电视机哪个牌子好
 今年前三季度全球电视销量为…
 老人爱上新科技智能娱乐“机…
 江苏哈工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
 麦芽糖亲子智能机器人让孩子…
 你会爱上机器人吗?人工智能…
 三问人工智能:将考问伦理规…
 告别鸡汤和撕X这些媒体出品电…
 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 北京市人…
 2021年360奢侈品用户观察智慧…
 行业研究报告网今日报告列表…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
 ai绘画是什么?智能绘画神器…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年度报…
 将机器写作技术落地成toC产品…
 【手慢无】这款AI智能神器让…
 联想、百度、蓝色光标投资智…
 华为WATCHGT上手体验 虽然功…
 华为WATCH GT2体验:不只是高…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智能制造网 >> 人工智能 >> 正文
高级搜索
2022北京人文论坛:“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顺利开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2/16 17:11:58 | 【字体:

  平阳水头找富婆,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青少年德育研究中心、科技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共同协办的“北京人文论坛”,于2022年12月10日在清华大学(线上)开幕。论坛围绕“”为主题,分享人工智能赋能未来教育的创新实践,探索人工智能科学伦理教育模式与方向,探讨智能化教育场景中的治理挑战及应对。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柳长安、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彭刚应邀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杨永恒主持开幕式暨报告发布会。30余位来自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中小学、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出席论坛,分别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未来教育”“人工智能科学与伦理教育”“智能化教育场景下的治理挑战”进行了主题演讲和圆桌对话。

  柳长安副主任在致辞中指出,北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建设,是北京市推动首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一项新举措,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学理支撑,为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国家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中心利用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公共管理、科技治理等方面多学科优势和积累,面向人工智能文化、伦理、教育、社会认知与治理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中心学术特色突出,人才培养优势明显,成立一年来工作成效显著,研究成果丰硕,为提升北京人文国际影响力作出了贡献。

  彭刚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教育的前沿阵地,必须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与现代化程度。人工智能赋能未来教育,正在打破传统的时空限制,改变教育资源的生产和供给方式,缓解教育资源不足和分配不公问题。如何在教育领域善用人工智能,防范可能产生的风险,使之与教育良性互动?如何通过AI赋能,注入新的教育活力,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提出新的教育理念,拓展新的教育实践?是需要我们共同思考、深入研究的问题,也是本次论坛希望重点交流与研讨的内容。

  开幕式后报告发布环节,清华大学公管学院教授、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梁正发布了《人工智能赋能未来教育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报告指出:在教育智能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探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高质量教育。总体而言,政府的教育改革指导方针、“互联网+”战略推动教育行业发展、公众参与倒逼教育升级三个因素构成了“三轮驱动”的AI赋能教育路径。具体而言,AI赋能教育实现了优质资源大规模复用、大范围共享,推动教育公平,打破规模教育壁垒,提供个性化教育模式。与此同时,AI教育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学科,作为科学知识与核心技术的内容载体和工具方法,为学生提供观念理念与思维认知;在学校侧,AI带来了学校管理方式、效率的极大改善;在家庭侧,AI赋能促进个性化学习发展,帮助家长更好地获知孩子的学习情况。报告中还分享了商汤科技、科大讯飞和网易有道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上的实践案例,显示出新一轮的教育生态变革将加快到来。当然,AI赋能教育也面临诸多挑战,如“新教育鸿沟”、施教群体技能欠缺、学生隐私保护等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李正风教授的主旨演讲以“技术赋能与伦理教育”为题,他指出,人类现代化的进程是技术不断赋能社会的过程,现代化进程是不断发展、运用科学技术力量的过程,技术赋能带来了许多重要的变化。正如“人类世”概念的提出,人类活动成为影响地球系统和自然世界的核心力量,而这种力量源自科学、技术和创新,人类世在一定意义上是“科技时代”。社会的知识化、技术化、数据化对公民科学素养、数字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人工智能推动了教育革命,改变了人类交互学习的机制和能力,AI赋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技术赋能社会伴随着风险,有限的人类理性使技术使用过程中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人工智能很多伦理问题都产生于决策权、控制权让渡,也会渗透到技术赋能教育的过程中。因此,要防止AI技术风险和伦理问题延伸到教育活动,要注意AI赋能教育可能放大教育体系既有的伦理问题,加强科技伦理教育是AI赋能教育的重要内容。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的主旨演讲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小学高质量育人”为题,她认为,技术在教育中的价值不是由技术决定的,而是由人决定的。主要从课程供给让儿童与人工智能对话、新基建赋能师生一日学校生活、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淬炼师生信息素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窦校长也分享了清华附小在科学教育方面的实践探索,包括课堂知识迁移应用,可辐射赛事平台锻造,智慧校园新基础建设,个性化精准化的育教学评价。她指出,学生未来的“试卷”,是一项项真实的未知挑战,儿童应对生活的本领,从会与智能设备“对话”开始。智能化教育生态打造了以儿童为中心的、高质量的、个性化的教育体系,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创造了条件,促进数字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如何构建虚实融合、数据驱动、人机协同的智慧教育环境,如何建立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的无边界学校,如何探索信息时代小学教育治理新模式,如何解决好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现实困境,是亟待我们研究解决的问题。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艳教授以《初中人工智能伦理教育的初探与反思》为题做主旨发言,她指出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的人工智能伦理教育至关重要,但是目前面向青少年的实践和研究仍然较少。李艳团队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专门开发了适合中国本土的课程,并在杭州市萧山区某中学得到应用。通过评价发现,通过课程教学、学生们开始关注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形成了合理的价值观念,总体上,教师和学生对于课程教学都具有积极正面的感受;同时也存在课程内容挑战性不高、形式有待创新、师资培训不够充分等问题与不足。最后,她提出了对初中人工智能伦理教育的反思。认为课程内容可以基于学生学情灵活调整,学科教师需要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和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应更加强调评价设计。

  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希贵以《让学生学会管理两个世界》为题做主旨发言。他提出,学校要教会学生混合学习,为其在虚拟世界里的生活打好基础。他强调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直面不良结构问题。在信息化、智能化的世界,结构良好的问题越来越少,如何在虚拟世界中筛选信息、甄别信息、利用信息并不容易。因而学校要让学生学会面对大量不良结构的问题。李希贵进一步指出,要借助互联网平衡现实和虚拟两个世界。我们是移民,孩子们是原住民。传统的做法事实上违背了孩子提升信息素养的规律。学生的在线需求必须满足较低层次后才能够上升到更高层次的需求。所以,学校应该帮助孩子成功跨过互联网的每一级阶梯,那么如何帮助学生跨过这些台阶尤为重要。

  第一场圆桌对话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谢矜主持,围绕“人工智能科学与伦理教育”展开对话。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韩锡斌教授认为,AI的本质是在某种程度上对人类的替代,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完成很多工作,具备协同教学的能力,传统教育标准化和智能教育个性化之间的矛盾,也许能够依靠人工智能技术破解。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国豫教授认为,数字化智能时代的教育应该促进人的全面、健康、自由的发展,过多地被智能化设备所控制,值得我们反思。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袁中果指出,信息技术的课程理念就是希望其能够发挥课程育人功能,能够帮助全体学生学会知识积累和创新方法。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刘知远认为,对于教育,培养人在未来社会中发挥他所能发挥的作用,能够更好定位自己,认识自己是很重要的。商汤科技AI教育事业部教研总监董晓勇认为,如何让不同的学校意识到人工智能数字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转变师生观念,让他们去体会其中的价值是很重要的。

  第二场圆桌对话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朱旭峰教授主持,围绕“智能化教育场景下的治理挑战”展开对话。美国院校研究协会前主席、印第安纳大学教授Victor Borden介绍了美国将大数据用于教育服务的典型案例,并结合其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说明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指导大学的战略发展与学生就业。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志耘认为,人工智能的未来教育应加强前瞻研究,制定伦理框架,提升产品安全性和成熟度,主动适应智能教育工具。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顾问李仁涵教授认为,不管技术如何变化,其中的人始终不变,因而国家之间应团结协作,求同存异,寻求最大的价值公约数。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长申卫星认为,任何技术都具有双刃剑的影响,当人工智能用于教育面临个人隐私保护、教育的规律性和个性化、数字鸿沟造成的不公、技术过度依赖问题。科大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亚飞认为,社会对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应充满信任,同时产业界不能辜负社会的信任。应形成关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评估规范,从用户视角提出客观理性的认知。

  会议最后,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薛澜教授对本次会议做了总结。他指出本次论坛通过四个主旨演讲、两场圆桌对话,围绕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进行了深入富有价值的交流。一是交流了思想;二是分享了实践;三是增进了了解,为促进下一步的研究开展与对话交流奠定了基础。最后,薛澜教授宣布本次北京人文论坛顺利闭幕。

人工智能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人工智能:

  • 下一个人工智能: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人工智能 2022北京人文论坛:“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顺… (12-16)
    普通人工智能 张文显:构建智能社会的法律秩序 (12-16)
    普通人工智能 第三届儿童人工智能教育研讨活动落幕专家学者… (12-16)
    普通人工智能 ai绘画是什么?智能绘画神器推荐! (12-16)
    普通人工智能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年度报告(2020-21)》全球… (12-16)
    普通人工智能 将机器写作技术落地成toC产品「AiEdit」提高自… (12-16)
    普通人工智能 【手慢无】这款AI智能神器让你在使用电脑过程… (12-16)
    普通人工智能 联想、百度、蓝色光标投资智能撰稿机器人妙笔… (12-16)
    普通人工智能 AI进入写作领域洗稿还是创作? (12-16)
    普通人工智能 什么是“洗稿”?“伪原创”为何不断壮大? (12-16)
    普通人工智能 “伪原创”洗“真原创”不该那么轻易 (12-16)
    普通人工智能 自媒体进入高级抄袭时代 伪原创工具分分钟打造… (12-16)
    普通人工智能 自媒体洗稿可以用文章伪原创工具吗? (12-16)
    普通人工智能 2022人工智能年度评选结果揭晓!今年最值得关… (12-15)
    普通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系统逆向处理打马赛克照片可回复成高… (12-15)
    普通人工智能 AI camera助力荣耀V10人工智能拍照 真机高清与… (12-15)
    普通人工智能 美媒评今年十大科技突破:AIGC、死猪器官复活… (12-15)
    普通人工智能 生成式AI爆火背后:数据确权、隐私与版权争议 (12-15)
    普通人工智能 一个AI续写一个AI演播如果人工智能学会讲故事… (12-15)
    普通人工智能 知见录AI续写贝多芬胡一峰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