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智能家居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10/29 15:11:28 | 【字体:小 大】 |
单恋截止日期智能家居国家强制性标准尚为空白。智能家居产业渗透性强、带动性强、集成性高,是一个跨行业交融整合的综合性的混合体。家电制造商、互联网企业、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甚至卫浴、家具等跨行业的厂商纷纷涌入国内智能家居市场,从而导致智能家居行业各厂商的素质参差不齐、规模大小不一、品牌鱼目混杂、标准不尽相同。查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截至2024年8月底以“智能家居”命名且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共10项,均为推荐性标准非强制性国家标准。上述国家标准集中发布于2017年至2022年期间,尤其集中在2017年和2020年,分别为4项和3项。国家标准最早为2017年7月31日发布的《物联网智能家居图形符号》(GB/T 34043-2017),其中规定了智能家居系统图形符号以及系统中智能家用电器类、公共服务类、通信协议类的图形符号,尤其在安防监控类、环境监控类进行了重点阐述。后续发布的《物联网智能家居数据和设备编码》(GB/T 35143-2017)、《信息安全技术智能家居通用安全规范》(GB/T 41387-2022)等标准中,也对智能家居安全通用技术要求和对应测试评价方法做出了相应表述,包括了面部识别、指静脉、虹膜等智能化安全识别系统。参考我国标准化法规定,强制性标准包括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那么作为与广大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的智能家居其实也迫切需要国家强制性标准诞生或是推荐性标准向强制性标准的提升。
标准不统一导致不同品牌智能家居产品无法互联互通。家居产品数字化、智能化的初衷就是为了更方便更好用。但是“买8台家电,却要被迫下载7个APP来管理”的话题却不是玩笑,小到智能音箱、智能锁、扫地机器人,大到智能电视、智能冰箱、洗衣机,因品牌不同无法互联互通,要使用只能下载不同APP。如此一来,消费者每次使用前都得费番周折,找到所需APP还要逐个注册账号,对应布局和操控逻辑也得重新适应。居家生活考虑因素众多,尤其购置大型家电时,只追求单一品牌并不现实,可面对智能家居客观存在的使用门槛,消费者常常享受不到应有的技术便利。据《人民日报》2024年1月统计,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已达数千亿元,智能家居APP的月活动用户超过2.6亿人次,这是非常庞大的数据,智能家居产品和服务在数字智能化互联互通方面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导致企业发展各自为营,不同品牌智能家居产品无法互联互通,消费者无法兼顾品牌多样性,影响操作便利性,降低了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好感。
细分行业的国家标准有待完善。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准《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实施指南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GB/T 23031.2-2023)、《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 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GB/T 23031.3-2023)等5项国家标准发布,对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新模式普及应用、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支撑新型工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上述一系列标准主要是为普遍性企业利用数字基础设施培育新模式、打造新业态、构建新动能提供了方向指引,而对于细分行业的企业来说,参考意义还是比较有限。以位于四川省中江县的四川亚度家具有限公司为例,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该公司2017年开始自主研发数字化系统,2019年成功上线国内首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木质家具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截至2024年4月,该公司已累计投入资金超2亿元,建设5G智慧工厂1座,引入智能产线条,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标识解析创新应用平台1个,覆盖智能家居、智慧养老、商用办公等绿色家具产品,包含产品设计、智能排产、智能制造、供应链协同、售后服务等80余个应用场景。亚度家具也被认定为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创新领航者,成为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通过亚度家具的上述发展可以看出,智能家居行业的企业在‘智改数转’过程中,在传统家具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中,更多的是依靠自主研发,而缺乏标准的引领。而对于其他传统家具企业推进数字化、信息化转型仅仅是提供了新思路,而没有完善的国家标准体系提供指引。
建议尽早出台一系列智能家居国家强制性标准。智能家居国家强制性标准缺失,事实上已成为制约智能家居产业发展的瓶颈。标准引领,是一个国家步入高质量发展、参与高质量竞争的重要标志。2024年3月27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经国务院同意的《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其中第八项指出“强化家居产品标准引领,研制智能家居互联互通、风险识别标准,助力提升家居产品消费档次。”建议以此为契机,梳理已发布的智能家居国家推荐性标准,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一系列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出台和实施,推动智能家居融合健康发展。
建议研究制定“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跨品牌跨平台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的一系列国家标准。引导和鼓励智能家居行业、通讯工程行业的各大厂商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工作,推动不同品牌之间的设备、配网、接入认证等流程和信息技术标准的统一,提高系统和设备跨平台接入的互联互通性能。
建议制定发布“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家居行业”的一系列国家标准。以家具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标准化为智能家居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赋能,让更多智能家居细分行业的企业有标准可依,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能,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作者:中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标记股股长唐艳梅)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中国食品安全网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国家级专业新闻媒体。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国家级互联网平台。
|
智能家居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个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现存的弊端 下一个智能家居: 没有了 |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