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眼镜被喻为瑞士制表业的“魔术师”让 - 克劳德·比弗曾对外表示“最好的瑞士手表是具有独特个性的,而Apple Watch 没有。”然而自Apple Watch年初上市以来,就掀起一股智能手表热潮。据市场调研公司Canalys最新报告显示,今年苹果App Watch的总出货量接近700万块,而瑞士传统手表制造厂商则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在智能手表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瑞士钟表业终于改变了此前的轻视态度,并主动拥抱‘连接’与‘智能’。就在本月9日,豪雅(Tag Heuer)发布了旗下Connected智能手表,采用类似机械表的设计风格,但表盘是一块1.5英寸圆形LTPS触控屏。除钛合金的机身,该款智能表还提供了多彩表带供消费者选择。
早在2014年,智能手表大战就已开启。摩托罗拉发布Moto 360、索尼SmartWatch、三星Galaxy Gear S以及LG发布G Watch R,都备受市场关注。市面上的智能手表琳琅满目,产品功能也花样百出。那么,我们到底需不需要它?
人们往往会从功能上考虑,智能手表能干啥手机不能干的,凡是智能手表能干的,手机都能干得更好,却忽略了手表和手机两者的根本产品属性差异。
如果一款智能手表既能做到传统手表的装饰性和高逼格,同时可以代替手机大部分功能,甚至做得更好,那么应用场景可想而知会相当广泛。
至少我一个人出去跑步时是不想带手机的,即便手机做得再纤薄仍然会让人有随身带一个物件的多余感,人们之所以接受这种不便是因为没有其他选择。如果智能手表具有简单通讯和社交功能,我很乐意带着智能手表一起跑。
目前大多数智能手表的定位都是“手机伴侣”而非一款独立的数码设备,这个定位局限的原因并不是有核心技术障碍,而是使用习惯和社会认同的滞后性。从技术上来说,一款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手表完全没有问题,用写号的方式连sim卡都可以省去。唯一可能有些适应障碍的是,你对着自己手腕用免提的方式通话无法保护隐私,或者在表扣处装个微型听筒,举着手煲电话粥又稍微有点累,甚至旁人会感觉这个人有点傻。毕竟这是一块智能手表而不是一台手机。
现在的智能手表完全可以打电话,但是可能没有手机通话功能那么好,就像平板电脑完全可以做文档的生产工具,但是未必有台式机和笔记本那么好,道理是一样一样的。
所以Connected智能手表的“智能”有限,依然是提醒、E-Mail、运动监测等基础功能。
实际上,通过动作感应技术协助智能手表的信息推送、获取(众多SoLoMo应用)和操作的便捷程度要秒杀手机。如果你习惯了抬手就看的那种畅快感,那么掏出来(别多想),再滑动解锁、应用操作,再收起来的一系列动作可能就让你难以忍受了。
手机在未来仍是全面的个人移动信息娱乐终端,而智能手表呢?更靠谱的出路是更高效的信息推送工具,也就是老婆和秘书的区别。老婆是人人的必需品,秘书虽好看好用让人艳羡却未必人人都能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