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魔城里的浪漫王子一到九、十月份,上海的活动就多了起来。各种大秀、展览、发布会接踵而至,让人应接不暇。
而在这么繁忙的日子里,有一个悠哉悠哉“过生日”的品牌吸引了我的注意:浪琴表。
今年,是浪琴表品牌成立 190 周年,在这个重大的时刻,他们开了一个“190限时书店”。
不仅有沉浸式数字空间艺术装置、鉴赏浪琴表的古董腕表作品、参与主题对谈,甚至还能品上一杯 190 特调咖啡。
而浪琴表最为珍视的 190 年发展历程,也被品牌浓缩进了这场展览当中。这也是让我最感兴趣、想要坐下来慢慢品味的部分。
有意思的是,浪琴表并没有用线性的时间发展来平铺直叙,而是将 190 年融入进了五大艺术时期,用极具设计美学的方式,来为我们展示品牌的演变。
让我从一场展览中,就能看到一个跨越三个世纪的品牌时至今日依旧保有的创新意识和活力。
眼下,许多历史悠久的品牌大多会通过换 logo 作为节点,来告知人们品牌的革新与进步。
但时至今日,浪琴表依旧保持了品牌原有名称和标识,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所有注册商标中保持原有标识最古老的商标。
尤其是标志性的飞翼沙漏,从 1867 年就一直延续至今,其外形的调整都非常小。
这并不意味着浪琴表是“老派的”,反而自品牌成立起,“探索”和“突破”就已经刻进了骨子里。
品牌诞生之初,浪琴表还采用的是传统“établissage”制度来创制钟表。这种方式需要钟表匠在家工作,再将产品提供给贸易公司,然后远销各地。(有几分自由职业、居家办公的意思。)
而进入到 19 世纪 60 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刚刚兴起,品牌继承人 Ernest Francillon 便决定要尝试机械化的腕表生产。随即,品牌才在一块名为“Les Longines”的土地上兴建工厂,率先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机械化生产。
此后,浪琴表一路过关斩将,整个十九世纪,可谓“出道即巅峰”,拿奖拿到手软。
1879年到 1899 年之间,浪琴表获得 400 个纳沙泰尔天文台奖项;日内瓦天文台连续 7 年为浪琴表颁发了 83 个荣誉奖项;十九世纪末,浪琴表更先后摘得 10 次格兰披治制表大奖(Grand Prix),28次 Medailles d’Or 殊荣...
一长串成绩单在腕表界无出其右,让那时还尚处在发展阶段的浪琴表,成为了此类活动中获得大奖数量最多的腕表品牌。
如果说对于制表工艺的精益求精和对创新技术的不懈挑战,让浪琴表可以享誉世界。
那么他们利用计时而对人们做出的贡献,则是让 190 年来的精工细作有了最深刻的意义。
1927年 5 月 20 日纽约时间早上 7 点 52 分,Charles A. Lindbergh历经 33 小时 30 分钟的长途飞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不间断独自飞越大西洋的壮举。
而当时作为国际航空联合会官方计时的浪琴表,全程为这次飞行计时,可谓见证了一次人类辉煌成就的诞生。
在此之后不久,Charles A. Lindbergh还主动联络了浪琴表,希望能打造一款可以确定长途飞行经度的腕表,这样就能保证飞行员和导航员能够快速精准地定位到自己。
1938 年 7 月 14 日下午 2 时 34 分,Howard Hughes驾驶洛克希德 14-N2 超级埃雷特拉号飞机抵达纽约长岛的弗洛伊德贝内特机场。
后者也是个超级大人物,18岁继承家产投身好莱坞,20年后成为世界第一个亿万富翁。
他的一生后来也成为了科幻电影的灵感来源,而那部电影的名字,叫做《钢铁侠》。
还有 Richard E. Byrd 和 Floyd Bennett 从斯匹茨卑尔根岛出发成功飞越北极、1948年陪伴法国两极探险代表团完成南北极探索之旅等等大事件数不胜数...
其实在竞技体育和体育赛事刚兴起的十九世纪中叶,大部分钟表商都无法提供比赛所需的精准计时。
而得益于从浪琴表对计时机芯的设计和技术的研发,其怀表在 1886 年便成为了纽约赛马裁判间的“热门单品”,而后浪琴表更是专为体育赛事研发机芯、计时和装置。
体育场上的浪琴表,不仅是见证者,更是探索者。他们曾为运动事业开发出不少“黑科技”。
像是 1913 年的瑞士联邦体操竞技会上,80米赛跑就采用了浪琴表开发的“撞线”计时系统,利用丝线、电磁和怀表的共同配合,将计时误差控制在了 1/10 秒左右,直至 1945 年才被广电系统的计时精度所取代。
六十年代,浪琴表推出过“Chronocinégines” 终点照片系统。
在那个傻瓜相机才刚刚问世、拍照还要买胶卷洗胶片的年代,这个系统已经可以将运动员冲过终点线 帧的摄像机拍下,并自动冲印成照片。
还有在运动计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Tele-Longines”计时器,不同系统针对不同赛事如高山滑雪、Fl赛车、田径、体操等,可以同时处理多位运动员的成绩,将分数、速度等直接重叠在电视画面上,以供即时直播使用。
时间淬炼后的精益求精,故事里的宝贵经验,在被一代代浪琴表制表师所传承、续写、创新之后,不断诞生出一件件杰出优异的腕表作品。
康卡斯潜水系列、嘉岚系列、博雅系列、名匠系列等经典作品,更是为大众所塑造了一个至上优雅、无比精致的隽永形象,深入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
在这庆祝品牌诞生 190 周年的重要时刻,品牌也是推出了名匠系列(Master Collection)190周年纪念款腕表,去表现这份优雅态度、精湛设计、制表工艺的回溯和传承。
诞生于千禧年后,名匠系列在品牌“豪迈”的过往历程里并不算“悠久”。但它却兼容并蓄着,浪琴表的代表性设计风格和经典美学精神。
尤其是阿拉伯数字时标,银色“麦粒”饰纹表盘、抛光表圈、柳叶指针…… 这些都延用了浪琴表于 1998 年推出 Avigation 航空系列。
而 Avigation 航空系列本身,也是品牌 1927 年推出威姆士(Weems)导航表的二度创作和现代演绎。
秉持着上世纪 90 年代的传统机械腕表的复兴,名匠系列无疑是连接着历史,反映着时代背景,并且放眼于未来腕表市场的作品,更是品牌故事的承接续写。
这二十年不到的时间里,名匠系列也成为了品牌代表系列之一,新经典式的存在。
其中更是诞生了,诸如囊括日历、周历、月历、月相、秒钟计时等多项复杂功能的八针月相腕表。
别名“八针名匠”,其实也是因为在它表盘上,负责各种不同功能的指针,共计八根之多。
在 2019 年时,浪琴表推出了一款单月相男表,延续一贯以来的优雅风格。
由于这款腕表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2021年时,浪琴表还专门推出了一款该系列单月相女表,让这份精致与那亦柔亦刚的女性之美,携手同行。
今年,浪琴表则将这 190 年的悠久、源源不断的历史积淀,借由这三款全新推出的名匠系列纪念款腕表,向我们娓娓道来,那些精纯制表工艺和制表传承。
这三款 190 周年纪念表作,分别以黄金和玫瑰金,以及精钢,三种材质进行打造。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 18k 黄金和 18k 玫瑰金两款腕表,也是各限量发行 190 枚。
阿拉伯数字时标精巧的复古篆刻呈现于表盘上,不仅十分易读,同时也带给人一气呵成的复古格调。
这独特美感让这款腕表不被时光所左右,有种打破时代局限,去定义不朽时间的洋洋洒洒。
直径 40 毫米的圆形表壳,带来浪琴表名匠系列标志性流畅轮廓,将精炼的现代元素注入其中。
这样的外观,无疑能够很好自适应于佩戴者,各种风格的穿搭之中,服务于不同配搭场合。
如果你在寻找一枚“Essential”类的腕表,它的百搭属性,毫无疑问就是你的不二之选。
但如果你是懂行的腕表玩家,不用多说,这些经历岁月考验,四两拨千斤的“Classic”级设计,自然也是收藏中的必入件。
这三款腕表,不仅是在材质上进行区分。那些细节设定和配色选择上,也凸显出这款品牌旗下代表性杰出计时器的独具匠心。
精钢材质的表盘上,运用独特的银色喷砂特殊工艺处理,呈现出通体和谐的银色调,极具未来感。
指示时、分、秒的精钢指针,则是选用了高饱和度的蓝色,随着光线的变化,带来了类似渐变的层次性。
这个跳跃的撞色处理,也让这款腕表从外表上更为时髦年轻,足以成为你腕间的吸睛利器。
两种色彩形成了强烈对比冲撞。触感柔软的烟灰色皮革表带下,摩登街头气息扑面而来。
这款黄金款式名匠系列纪念款腕表,与一些运动装进行搭配,也是可以轻松彰显出张扬个性和都市型格。
但如果你想要捕捉到,该系列最优雅的一面,这款深灰色颗粒表盘经特殊工艺处理,充满低调奢华质感的玫瑰金款式,就是你所寻觅的那款。
深灰表盘与烟灰色皮革表,带来浑然一体的和谐美感,玫瑰金以一种巧妙且轻盈的视觉效果“潜”入其中,让一切都是那么恰如其分,相得益彰。
这三款新表的透明表背后,也都刻有特别的 190 周年纪念文字,去共同庆祝这份精湛制表工艺。
内置硅游丝材料,不仅轻巧并且十分耐腐蚀,将温度变化、磁场影响这些干扰腕表精准走时的因素,减少到最小化。
庆祝浪琴表创立 190 周年之际,品牌不仅是办限时展览、推出这三款全新名匠系列纪念款腕表,还携手中国青年艺术家刘佳玉,以“190”为灵感,首度推出系列数字艺术纪念品《5991840000》。
并且作品的灵感,也来源品牌 Logo 中的沙漏,并启发于中国西南部 “日照金山”的壮观景象,一同打造了整个艺术创作概念。
像细沙那样流动的光粒子,具像化了时间流逝的过程,去映照品牌诞生地——瑞士汝拉山脉,给人以一种宏大、隽永和浪漫诗意。
该系列作品共包含三类数字艺术纪念品,以动态影像、逐帧图片、3D模型等多重数字媒体形式,链接虚拟与现实,让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游览其间。
横跨数世纪的丰富制表经验、与时俱进的经典更迭重塑、再到多维丰富的数字体验……
就像懂表且了解浪琴表作品的人,每当看到那起源 19 世纪 30 年代的飞翼沙漏时,能够深刻体会,那份属于时光的厚度和深度那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