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来三中贴吧波导手机应该老一波手机厂商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品牌,“手机中的战斗机”这句广告语也是伴随着宋丹丹2007年的春晚小品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一年,在美国旧金山的莫斯康展览中心,乔布斯向现场观众展示第一款iPhone。而国内,手机牌照制度正式取消。
波导的创始人叫徐立华,1963年出生于湖北随州一个农民家庭,毕业于峨眉山下的西南交通大学,徐立华在西南交通大学校园内呆了整整10年,1981年考进西南交大计算机系,从计算机学士,直到经济管理硕士,其间还因为成绩优异,和机械工程系机械电子专业的毕业生蒲杰一起留校担任助教,并同住一间宿舍。
1991年7月,28岁的徐立华去了当时中国的“淘金圣地”广东,在一家外资公司里担任研究室主任,从事中文寻呼机的研制开发工作。第二年,当他意识到中文传呼机将成为市场主流后,便立即辞职下海,凭借在工作中的观察和思考,徐立华和同学蒲杰写出一份《关于研制生产中文寻呼机的可行性报告》,然后开始奔赴中山、深圳、成都等地寻找创业机会。
这时,徐立华的同学徐锡广,也果断放弃了到美国留学的机会,从北京赴珠海,三人共商创业大事。
三人开始各地寻找投资,最后徐锡广找到了宁波奉化市长钱志辉,钱市长很支持几个年轻人的创业设想,说:“把你的几个同学都请过来,人来了就可以,事情即使搞砸了也没关系,我们支持你们。”
在双方谈判初期,当地政府出资510万元,但之后却发现这个数字远远不够,谨慎行事的奉化政府找了一位专家来进行研究论证,然后再作下一步打算,巧合的是,这个专家正是徐立华的旧友隋波,隋波被徐立华的计划说动,也参与进来。
1992年,徐立华把珠海的家当全部卖了,带着蒲杰等七人,租了奉化市东门口的几间民房,条件简陋,大家吃住都挤在一起,几经周折,1992年10月奉化波导公司宣告成立,在1000万元的总资本中,徐立华四人创业团队以技术入股,折合为 490 万元,占比 49%,徐立华 29 岁,年纪最大,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其他三人都是 28 岁,分管财务、人事和技术。徐立华蒲杰、徐锡广、都来自西南交通大学,隋波来自浙江大学,四人所占股份分别为:36%、18%、18%、18%。
成立之后第二年,1993年5月,波导中文传呼机研制成功,开始批量生产,7月份投向市场,当时中文传呼机需求很大,加上摩托罗拉传呼机产能不足,波导中文传呼机取得了非常好的销量,当年产销量达到一万台,产值2100万,利税154万元。
1993年波导生产线 年,摩托罗拉解决了生产线问题,重新杀回市场时,第一批售出的波导寻呼机却因为质量问题,被大量退货,一时间退回来的七千多台寻呼机堆满了库房,几个月前还满负荷运转的生产设备,眼看就要停止运行。
正当外界都觉得波导在传呼机领域春风得意时,团队却看到了危机,他们一直密切关注着韩和港台市场,徐立华等人清楚地看到在这些经济更为发达的地区,寻呼机市场正在手机业务的压制下急剧萎缩,负责产品的隋波提出:“日本、香港及台湾的通信市场是我们国内通信市场未来发展的写照。”
于是乎,波导开始谋划出路和转型,1998年,一个政策引起徐立华的关注,原国家信息产业部和原国家计委出台《关于加快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手机生产必须获得牌照许可,并规定在华外资企业生产的手机必须有60%销往海外市场,徐立华嗅到了其中的危与机,目光开始瞄向手机行业。
1998年9月30日,奉化波导有限公司吸收合并宁波电子信息集团下属电容器总厂和太阳能电源厂,奉化波导公司重组为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公司—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电子以持股45%成为第一大股东,创业团队的股份从80%降为44%,成为第二大股东。宁波电子信息集团,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中国普天,下属子公司还有首信、东信等公司,后面我们会一一讲到。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重组,既能发挥民营企业的优势,又能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大大加快了企业的发展步伐,在重组后不久,波导拿到了宁波市当年唯一的一个企业上市指标。1999年5月,贷款建成波导第一条移动电话生产线月作为首批企业拿到了国产移动电话生产许可牌照。
波导手机凭借萨基姆成熟的技术,1999年9月推出并上市了幻影RC838 手机,由于萨基姆还是法国幻影战斗机的通信设备提供商,所以这样命名,“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这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词也是由此而生的。
这句宣传语背后所蕴含的东西,徐立华在2001年波导手机研讨会上有过说明:“ 我们当时提出的口号是:满足消费者的第一需求。消费者的第一需求是什么呢? 大部分消费者买手机是为了通话,即首先要打得通,我们认为‘ 通不通,首当其冲’,是最主要的问题。所以我们首先把重点放在了手机的信号强弱和通话质量上。”
1999年10月,为了进行新品的第一波宣传,波导签约国际知名歌手李玟,作为手机产品代言人,2000年春节一开始,波导手机广告开始在央视节目中出现。
2001年,波导手机平均价是1055元,处于中低端价位,销售243万台,利润是6813万元,同行TCL150万台,科健135万,2001年波导开始“进城”,营销走向北上广深。
2002年,波导建立了第一个呼叫中心,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编写了《波导手机维修大全》,填补了国产手机没有技术资料的空白。同时花费3000多万购买了200多辆依维柯流动服务车,分派至各地的服务中心。
2003年5月和8月,相继推出波导哈Q酷168和268,这两款机型以其全球首创的一目双屏及独特的眼睛造型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
2003年1-6月,根据产业信息部的统计,国内市场手机销量品牌占有率前五名依次为波导(15.0l%)、摩托罗拉(14.21%)、TCL(11.64%)、诺基亚(9.72%)、康佳(6.65%)。
逐渐波导形成了自己的各个系列,包括让高端商务人群“想做就做,快意人生”的DOEASY(多易随)系列、让人感受“自由角度,自在瞬间”的幻影Q800、“诱惑你自己”的女人星F系列、“天生精彩多一面”的哈Q族系列,以及色彩缤纷功能时尚的波导V系列等。
2004年,波导曾经拨款100万元进行数字电视的调研,但最后徐立华感到无论是品牌还是销售网络都没法跟现有厂商比,最后被迫放弃。
2005年,国家部委宣布取消审批制,启动手机生产核准制。当时,深圳、广州成千上万家工厂涌入进来,做拼装、翻新、贴牌手机。黑手机开始在市场流通,盛极一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当时各个品牌手机正在激烈的竞争中,但华强北突然出现了大批黑手机,波导新出一款手机,华强北那边马上有工厂出一个相似的手机,波导卖一千,山寨机只卖600元,这不只是波导一家面临的困难。
2004年10月,波导科技与南汽合作,斥资1亿多元人民币,收购无锡汽车车身有限公司58%的股权,正式踏上造车之路。
但双方的分歧很快显现出来:波导希望通过快速生产经济型轿车,以抢占市场份额并获得利润,而实际控制生产线的南汽却反对过快扩张,要求稳扎稳打,以避免质量问题砸了南汽的牌子。2004年2月,波导第一款两厢轿车——新雅途,浮出水面,8月在首款合资新车新雅途销售有所好转时,波导突然宣布将1亿多资金全盘撤出,双方分道扬镳。
2006年,这些国际巨头进一步加强在中国三、四线城市的销售布局,一些国产手机,如波导曾经正是借助这一方式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风光无限。除了外资一线品牌的步步紧逼之外,黑手机市场(走私水货、杂牌假冒和非法拼装等手机)
2006年,波导销售手机1375万台,其中出口571万台,净利润3058万元,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事,影响直到现在,那就是一位高层离开波导,自主创业。
当时国内手机市场鱼龙混杂,有些品牌就此被淘汰,也有些企业到海外寻求机会,竺兆江主动提出开拓国际业务,调研过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竺兆江认为虽然非洲市场底子薄,但发展潜力巨大,遗憾的是,他的想法没有得到公司的认可,因此他在2006年决定辞职,创立自己的品牌,进军非洲市场。
2009年,波导股份实现扭亏为盈,净利却扭亏1572万元,这主要受益于政府补助的2870万元,以及处理非流动资产2914万元的收益。此后的发展中,波导也更多是靠理财获得利润,但其依靠的并不是经营业务,而是变卖资产和政府补贴,简单来说就是吃老本。
波导曾在2000年-2006年连续7年全国销量第一,虽然现今不如功能机时代那般辉煌,但波导并未沉寂,它只是从台前转到幕后,现今正为国内中小手机企业提供研发服务支持,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是手机主板及整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与其相配套的软件和技术服务,公司的经营模式以手机ODM业务为主,也是最大的手机方案提供商之一。
2019年,依然能够看到波导在拼多多的开设的官方旗舰店,在售机型只有9款老人机。
2019年波导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37亿元,同比下降11.55%;净利润2791.60万元,同比下降15.67%。营业收入、净利润双降,业绩创下近4年新低。研发人员数量从2016年348人压缩至2019年18人。2019年研发投入仅为883.3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46.5%。仅有18人的研发团队、不到900万元的研发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