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废弃环保企业30年前生产卷笔刀,20年前生产碎纸机,并且把两个产品都在行业里做到了顶尖的“三木”,现在为什么要把目光转向智能锁呢?
“转型的想法不是现在才有的,早在2018年就有了。随着办公用品市场的逐渐饱和,我们公司自身有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再加上‘中国制造2025’也提出鼓励企业进入智能科技领域发展的战略要求,所以在2018年,我们就开始着手进行市场调研,把目光对准智能家居的第一关——智能锁。”
“三木”之所以选择智能锁为企业转型升级的第一棒,一方面是由于智能家居刚刚兴起,智能锁市场前景广阔,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自身有着30年的制造经验和设备优势。
1990年初创建、2003年组建成为集团公司的“三木”,有着30年的制造经验,也很舍得进行技改投入。从2011年至今,公司实行“机器换人”, 大力投入技改资金,购入几百台机械手等自动、半自动化设备,涵盖生产、装配、包装等多项环节,不但大大提高了生产产能、提升了产品质量,还精简了人力成本,企业员工从1000多人精简到300多人。目前,该企业占地150亩,拥有10栋厂房,生产工人却只有300多人。
企业技改的前瞻性,在今年的疫情冲击中起到了很好的应对效果,使生产平稳进行。2月21日,“三木”正式复工,复工率达到90%,办公用品和智能锁产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记者在“三木”的注塑车间看到,整个车间有27台半自动化设备,1名工人就可以操作3、4台机器,大大节省了用工,也提升了生产速度及水平。
“?对于‘机器换人’这方面,?我们一直以来都投入很多,目的是想?争取达到整个行业的竞争力水平。?现在研发智能锁,我们也将根据产能情况,投入更多的机械设备来促进生产。”
本身就有着机械制造?基础的“三木”,在研发智能锁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全面自主进行智能锁全线的生产、加工、检测管理,包括模具设计制造、合金压铸、注塑、冲压、抛光、检验等环节。同时,在清港工业园区内,也有着配套生产的优势,能直接从原材料加工零部件开始到后续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度制造。此外,“三木”还力争与没有自己制造平台的行业销售巨头达成战略合作,强强联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
不过,与国内其他专业研发智能锁的企业相比,“三木”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弱势——缺乏技术支持。
为了快速切入市场,“三木”利用上海、深圳的人才资源优势,分别在两地成立企业,并于2018年开展了先期市场调研、产品研发,招募了这个行业的顶尖运营、销售、研发人才50余人。有付出必有收获,在短短6个月过后,“三木”已开发完成9款智能锁产品,获3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
深知自己技术上有不足的“三木”,想尽一切办法弥补这种“先天不足”。在其他同行企业停产停工的疫情期间,“三木”的研发人员却利用这两个月的“空窗期”,对产品性能进行不断测试,研发和提升新款产品,争取将产品做精做细,走在同行企业前列,转危机为机遇。在这个4月,“三木”有4款新型智能锁准备上市。
“我们在继续做好办公用品生产的同时,还想打造智能锁中国制造最好的平台,并逐步向智能家居的方向转型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