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安科技大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巡礼——通信工程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3/12 15:07:48 | 【字体:小 大】 |
不举总裁的盗种妻通信工程专业设立于1985年,是原煤炭部高校中的首个获批专业,1996年以该专业为基础设立煤炭专用通信人才培训基地。2011年成为陕西省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获陕西省通信工程系列课程教学团队,2015年获陕西省通信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9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0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信原理”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专业依托“矿业信息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形成了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
通信工程专业是电子信息类最热门的学科专业之一,也是发展迅速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以5G为代表的无线通信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正深刻地影响和变革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通信涵盖的范围远不止于此,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微波通信、量子通信都是通信工程的实际应用。随着ICT的深度融合,通信的外延不断地扩展,为我们开启了一个万物互联的新时代,而随着AI的加速渗透,未来通信技术将在智享生活、智赋生产、智焕社会等方面催生全新的应用场景,成为社会经济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加速提升的新引擎。
04师资队伍本专业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讲师13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人才称号2人,江苏省双创人才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64%。30%教师均有出国访学交流的经历,师资队伍建设效果明显,在通信工程专业及学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王安义王安义,博士,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带头人,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与系统分会委员,国家一流专业通信工程专业负责人,陕西省电子信息教指委委员,陕西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副理事长,陕西省通信学会理事,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矿智能化与新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西安市网络融合通信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现任西安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2001年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得信号与信息处理工学博士学位,曾在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进行博士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数字移动通信关键技术与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及煤矿智能化等,先后获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国家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西安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陕西省高等教育科技进步奖1项;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陕西省重点产业创新链项目、江苏省双创人才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主持了相关企业横向项目10余项;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核心期刊以上相关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检索学术论文15篇,出版专著教材2部。通信工程专业教师合影05成果及荣誉
|
|
 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