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维护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贡献力量——各部门和企业就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展开热议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4/19 22:27:59 | 【字体:小 大】 |
联大伟绣花网辽宁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鲜明提出打造新时代“六地”的目标定位,体现了省委对未来一个时期全省工作的系统思考和通盘谋划,是我们今后拼搏努力的奋斗目标。连日来,我市各部门和企业持续热议打造新时代“六地”,其中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的话题讨论持续升温。大家一致表示,贯彻落实好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咬定目标不放松,奋力谱写抚顺全面振兴新篇章。
我市将聚焦全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充分发挥工业门类齐全优势,为维护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贡献力量。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广大党员干部表示,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更好发挥市稳工业专班统筹作用,强化经济运行监测调度,扎实做好要素保障和政策供给,精准服务企业发展及项目建设。深入推进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大力发展高端精细化工、冶金高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大力改造提升传统龙头企业,带动实施一批补链、延链、强链重点项目,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坚持以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创新,梯度培育科技企业发展,打造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加快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升级,持续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抚顺高新区党员干部表示,坚持高端引领,对标国内外最先进标准,瞄准行业技术前沿,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品牌化、生态化”为主攻方向,加强前瞻布局,推动产业链从上游向下游延伸、产品链由低端向高端转变、价值链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提升。坚持以抚顺石化公司和江苏三木双龙头带动,全力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壮大,深化央地共建推动企业强强联合、上下游整合,通过延链、强链、补链、建链,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驱动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坚持做优生态,深入实施产业生态培育计划,全面提升要素供给质量,培植一批具有“链主”地位的引领型企业、具有“撒手锏”产品的配套企业、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平台型企业,加快形成“产业+配套”“平台+生态”“技术+赋能”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坚持集约集聚,对标国内外最好最优园区,因地制宜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定位清晰、链条完整、协作高效的产业基地。
近日,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智能工厂项目获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资金支持,这是公司继2022年获评省级钢筋深加工数字化车间后,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所荣获的又一重要荣誉。抚顺新钢铁技术中心科技管理室主任倪晓东表示,自2019年抚顺新钢铁启动智能制造升级改造项目以来,公司以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孪生智能为目标,搭建了国内领先的公司级、高精度的三维数字化工厂模型,建立了覆盖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能源管理等领域的系统和平台,先后完成了管理流程全面梳理、专业运行模式重构和组织结构定向优化等管理模式和生产运营机制的全面革新。智能工厂建成后,公司运营成本下降17%、生产效率提升5%、产品不良品率下降0.71%、优化人员比例达到10.7%、库存周转率提升4.89%,通过智能制造实现降本增效。不仅如此,智能制造还助力公司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显著改善,目前公司吨钢能耗、吨钢耗水、吨钢耗电及工序能耗指标均居国内同行前列,每吨高性能钢筋产品可减少CO2排放0.0144吨。
随着抚顺新钢铁数字化转型的有序推进,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持续提高,部分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个项目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和荣誉称号,累计申报智能制造相关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17项,主导和参与行业标准制定2项。未来,抚顺新钢铁将继续牢牢扭住数字化自主创新的“牛鼻子”,聚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锻造数字钢铁力量,瞄准国家级智能制造创新平台,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再上新台阶。
|
|
 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