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人工智能商业智能智能家居智能手表智能手机智能通信智能电视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
相关文章
 为什么我们要发展55G?
 莱檬M6S
 小米电视有多大尺寸的 小米电…
 红米电视如何看电视直播这样…
 餐饮业的未来:数字化趋势和…
 2023点餐系统行业现状与市场…
 电子餐牌时代餐厅业务的数字…
 成都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型企业…
 盘点中国最强五大机器人公司
 智能机器人概念龙头上市公司…
 插座 - OFweek智能家居网
 智能家居的子系统
 智能家居好不好看了就知道
 智能手环行业现状、痛点、发…
 中国智能运动手环行业市场规…
 2024-2030年智能手环ODM市场…
 哈弗H6车联网功能收费政策不…
 哈弗F7厂家区别对待车联网功…
 不用十几万换互联网新车 改装…
 反智能化作战的研究启示与对…
 天迈科技取得CN112434844B专…
 IT基础设施
 2021年中国数据中心产业链上…
 过去20年中国商业留下了这些…
 2021年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商业…
 【大线G三问!世界电信日跟你…
 见证历史今日上线亿元拿下全…
 第一访谈_天极资讯频道_IT行…
 智能电视知识百科_电视百科_…
 你的下一款电视互联网电视和…
 智能电视怎么样?详解智能电…
 小鹏汽车展示无人代客泊车演…
 视频]一辆无人驾驶中的特斯拉
 无人驾驶已来!这里有3个你不…
 对话机器人哪个好?竹间以全…
 智能机器人客服哪家好?竹间…
 深圳科卫智能测温门岗机器人…
 布线工程案例分享 江苏省生产…
 布线案例分享:安徽合肥市庐…
 这6个智能开关品牌一键帮你实…
 为科学跑步而生!Keep Watch…
 一加手环发布:彩屏、14天续…
 小米手环4 NFC版APP界面曝光…
 赤兔版香港资料(中国)官方…
 北京援藏为拉萨居民小区投放…
 3瓶饮料花了将近50元!市民质…
 乌镇声音|吴迪:算力是人工…
 人工智能的要素与技术及产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大数据…
 协作机器人国产化程度提高商…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智能制造网 >> 智能通信 >> 正文
高级搜索
为什么我们要发展55G?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10/7 11:37:02 | 【字体:

  卡菲伴侣继9月初完成全部功能测试后,就在前两天,华为又宣布,已全面落实IMT-2020(5G)推进组5G-A的关键技术测试,多项技术性能取得重大突破,5G-A将加速步入现实。

  5G-A,全称5G-Advanced,译为增强版5G。业界指出,其在时延、带宽、速率、可靠性等关键指标上的表现介于5G和6G之间。正因如此,不少人也形象地称呼它为“5.5G”。

  此时距离5G商用不过四年。有的用户刚刚才“玩转”5G手机,有的仍停留在4G。5.5G的诞生,是否意味着5G将成过去?为何我们要发展5.5G,而不是直接等待6G?

  数据显示,5G是所有通信技术中发展速度最快的——4G用6年发展了10亿用户,5G仅用3年就达成了这一里程碑。目前,全球已部署超过260张5G网络,覆盖近一半的人口。

  从5.5G的官方名称“5G-Advanced”不难看出,其是基于5G的演进和增强。从定位上看,它是通信技术从5G走向6G的必要过渡和衔接,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从技术能力上看,它相比5G能带来至少10倍网络能力的提升。

  在刚刚结束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连接奥体中心和亚运村的观景道路——观澜路成了热门打卡地。沿途,运营商布设了13处5.5G站点,可实现10Gbps的峰值网速——相比5G千兆网提升了10倍。即便是高速行驶中的车辆,也能测出5Gbps的下行速率。

  除此之外,5G向5.5G进化,将推动物联网连接数量从100亿增加到1000亿;网络可靠性从4个9提升到5个9甚至6个9;室内定位精度从“亚米级”提升至“厘米级”……

  以“通感一体”为例——与4G、5G等不同,5.5G不仅能实现通信,还具备感知能力,能将感知到的味觉、触觉、嗅觉乃至“意念”等复杂多元信息实时共享给他人。这是通信技术发展至今,第一次获得跨感官获取、传递信息的能力。这远远超越了狭义通信的范畴。

  “5G-A(即5.5G)革命性的技术能力,将给用户带来许多与众不同的体验。”浙江移动规划技术部5G技术专家徐林忠认为,这些能力将极大地加快各行各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进程;并为裸眼3D、低空经济、万物智联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对不少普通用户来说,5.5G所描述的网络能力的提升,仅仅意味着更流畅的上网体验,更快的大文件下载速率。从直观感受出发,5G与5.5G的差距似乎并不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曾指出,商用四年来,虽然我国5G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应用领域稍显不足。尤其是在国内数字化转型步入深水区之际,面对工业、自动驾驶、大模型、高端制造等领域里纷繁复杂的网络连接需求,5G的特性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以自动驾驶领域为例。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车与人、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云端之间智能信息交换、共享的频率越来越高,信息量越发庞杂,这对通信网络的时延、带宽等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据专家预测,今后在辅助驾驶场景下,智能车每月网络流量将突破300GB,甚至达到TB量级——这对于带宽能力仅有1Gbps的5G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

  又比如,现如今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应用快速进化,带动全球算力需求呈爆发式增长。2000年前后,算力需求平均每5到6个月才翻一倍,但从2012年到2019年,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扩大了30万倍;业内预计,到2025年,智能算力需求或将达到当前的100倍。

  据统计,仅“ChatGPT”一款AI聊天工具,每天所要占用的算力就高达3640PF(即假如每秒计算一千万亿次,需要计算3640天),是7-8个500P数据中心算力的总和。

  “以5G的带宽、时延能力,无法充分释放算力潜能。”通信专业博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张弛表示。更何况,随着大模型的演进,未来通信网络还要具备“内生智能”的特性,能根据网络流量模型的变化,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这也远远超过了5G的能力极限。

  而在新工业、物联网、AR/VR、裸眼3D等领域,面对日益增长的数字技术发展、数智化转型需求,现有的5G网络同样面临容量不足、功耗过高、时延较长等困境。

  “5G不能完全适应工业等场景对大上行带宽、确定性时延、高可靠与精定位等的要求。”邬贺铨说,“所以需要发展5G-A(即5.5G),来满足这些需求。”

  从1G到5G网络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通信技术的迭代并不是相互取代,而是长时间的和谐共存。就好比,在5G时代,你仍然可以使用4G甚至3G手机实现通信一样。

  更何况,5.5G脱胎于5G,“它不改变5G的网络架构,主要通过射频部分的改进和软件升级及AI赋能,释放5G潜能,适应对带宽、频效、能效、时延、成本等有不同要求的业务。”邬贺铨还指出,5.5G技术的线G创新“开路”。

  如果说,5.5G的网络能力是5G的10倍,那么依据最新报告,6G的传输速度至少将是5G的100倍。此外,在时延、带宽、定位精度、可靠性等专业指标上,6G对比5G乃至5.5G也会有数量级的提升。既然如此,我们为何需要5.5G,而不是直接发展6G?

  纵观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从1G到5G,几乎每10年才迭代一次;而产业进步、应用创新的速度,却往往以“月”,以“天”,甚至以“小时”和“分钟”为单位。这也是为什么,在商用初期可以满足大多数行业需求的5G,仅仅四年后就显得“不够用”的原因。

  通信技术是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基座”。当需求不断增长,网络能力却跟不上时,产业进化、经济增长的脚步就会被“拖缓”——这显然不是国家及产业各界乐见的结果。

  无奈的是,6G目前仍处于愿景需求形成,以及关键技术研究的早期阶段。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王晓云曾表示,如果将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分为框架及总体目标发布(M1)、标准启动(M2)、标准冻结(M3)、网络试验(M4)、商用落地(M5)五个阶段,当前6G技术仍介于M1与M2之间,6G网络实现商业落地最早在2030年左右。

  “半代升级”的价值也正是在此时得以彰显——基于比5G更强大的技术能力,5.5G将支撑产业持续以高增速完成自我进化,而不是落后或掉队;直到更强大的6G来临。

  事实上,通信技术的每两个整数代之间,几乎都存在“半代升级”。比如,2G时代有2.5G,3G时代有3.75G和3.9G——它们分别用来指代GPRS、EDGE及LTE。

  而从本质上来讲,“半代”概念的背后是3GPP组织对通信网络制式的定期迭代。

  3GPP是国际标准组织。每隔一段时间,它就会发布新版本(Release),以推动通信技术的演进研究。早在2019年,3GPP冻结了第一个5G的完整版本——R15,随后在2020年、2022年又冻结了R16、R17版本。至此,5G的首批3个版本标准全部完成。

  “从R18开始,被视为5G的演进,命名为5GAdvanced(5G-A),预计仍然将会有3个版本。”中信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黄亚元表示。也就是说,5.5G的命名方式,实际上是为了将未来的R18-R20版本和此前的R15-R17加以区分。

  有消息称,最快在今年底,各大手机厂商的旗舰手机将达到5.5G的网速标准——下行速率达到5Gbps,上行速率达到500Mbps。目前,各大手机厂商正在对5.5G芯片展开能力验证,最快在2024年上半年商用。这也就意味着,线G手机可能到那时才会到来。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指出,“现在很多手机厂商是以5G为核心的,未来如果是5.5G时代到来,会让消费者有换机的动力,带动手机市场的消费。”

  更重要的是,5.5G将进一步打开和完善5G行业应用市场。以裸眼3D为例。未来,基于5.5G的技术实力,用户不需要佩戴智能眼镜,仅通过手机、电视等终端产品,就能实现裸眼3D观影、玩游戏等。这将彻底颠覆以往的终端使用体验。

  而从行业层面来看,业内人士认为,5.5G即将进一步提升移动通信的速度和可靠性,为更多的应用场景提供技术支持,例如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以及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领域的发展,从而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问题是,对运营商而言,5G才刚开始盈利,升级到5.5G会否带来额外的压力?

  从基站建设的角度看,切换成本应当在可接受范围内。据通信行业专家项立刚说,“运营商发展5.5G网络并不是把原有基站都拆除,重新建设基站,而是可以在原有的5G基站上进行技术升级,并不会造成重复投资的问题。”

  国盛证券研究所相关人士同样表示,5.5G作为5G的半代升级版本,运营商5G基建的资本开支并不会发生显著变化,预计现有的5G建设节奏将继续保持3-5年甚至更久。

  那网络运营成本呢?有调查显示,自5G商用后,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四世同堂”的特殊局面——2、3、4、5G四代技术同时运营,一度给运营商带来了沉重的运营成本。随着5.5G的到来,运营压力增大,频率资源稀缺、能耗变大、网络配置不足等问题也可能更加严峻。

  “如何通过网络的协同、站点的协同、频段的协同,简化网络配置、降低能耗,为运营商提供面向5.5G平滑演进的方案,是我们要考虑的事情。”华为无线产品线总裁曹明曾表示。

  而从标准制定角度,通信行业也在努力推动5.5G走向完善。2021年4月,3GPP正式将R18协议版本定义为5.5G的第一个版本,这标志着5G演进的需求已经成为业界共识。3GPP预计,R18协议会在2024年上半年冻结,系统性难题有望得到突破;万兆产业、千亿物联、超低时延、通感一体……所有的这些革命性体验有望成为现实。

智能通信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智能通信:

  • 下一个智能通信: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智能通信 为什么我们要发展55G? (10-07)
    普通智能通信 【大线G三问!世界电信日跟你聊聊5G的最新进展… (10-06)
    普通智能通信 见证历史今日上线亿元拿下全球第一!登顶多国… (10-06)
    普通智能通信 第一访谈_天极资讯频道_IT行业资讯_互联网_电… (10-06)
    普通智能通信 科大智能:亏损之后的转机AI领域的潜力股 (10-05)
    普通智能通信 科大智能净利连亏2年:经营现金流4年为负“造… (10-05)
    普通智能通信 科大智能:人工智能先锋的成长与挑战 (10-05)
    普通智能通信 聚焦6G大会丨6G和5G有何不同?时代:下载一部… (10-04)
    普通智能通信 裕太微获2家机构调研:随着5G和6G移动通信网络… (10-04)
    普通智能通信 通信模组和5G研究:5G模组装车率达新高-A推动… (10-04)
    普通智能通信 数字化工业40柔性智能制造生产线实训系统参数… (10-02)
    普通智能通信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良性循环 为新质… (10-02)
    普通智能通信 从“东风大道时代”走向“沿江发展时代” 武汉… (10-02)
    普通智能通信 业内预计6G将在2030年商用 (10-01)
    普通智能通信 华为大动作!一文讲透:“纯血鸿蒙”和5G-A元… (10-01)
    普通智能通信 中国移动高同庆:AI+6G成为6G创新的应有之义 (10-01)
    普通智能通信 2024年汽车电子市场现状与前景 (09-30)
    普通智能通信 人工智能专业2024大学排名:南京大学第3杭州电… (09-30)
    普通智能通信 智能家居离互联互通还有多远? (09-30)
    普通智能通信 智能货架的优势为企业提供灵活可扩展的解决方… (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