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人工智能商业智能智能家居智能手表智能手机智能通信智能电视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
相关文章
 vivo:新手车互联加速迈向手…
 OriginOS 5评测:放在手机中…
 《一步之遥》登陆 小米电视2…
 小米电视ES75 2022款
 米粉的盛宴 小米电视2 40英寸…
 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趋势分析
 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趋势与未…
 探索智能汽车的未来发展方向
 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智能服务机器人演变与未来
 养老机器人简史:康复机器人…
 城市道路智慧照明系统
 车载智能灯光系统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创造更美好…
 OPPO Watch 2多彩炫酷表盘让…
 继“太空人”之后冰墩墩表盘…
 别致奢华、创意非凡的LV Tam…
 重温经典!379元诺基亚手机发…
 诺基亚智能手机报价大全 诺基…
 最智能的功能机诺基亚105 4G…
 四部门发文人工智能产业标准…
 四部门关于印发国家人工智能…
 四部门出台关键指南:推动人…
 部署移动商业智能(BI)需注…
 IDC中国商业智能软件厂商技术…
 数据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熵基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
 2023年物联网的产业物联网领…
 技术驱动下中兴通讯的智能仓…
 「酷品三分钟」体验小米电视…
 小米推出Redmi智能电视2025款…
 革新科技体验:小米智能电视…
 2024中国汽车电子信息(金凤…
 202智能汽车行业现状及发展前…
 智能汽车行业发展
 小笨智能:一台智能机器人里…
 斩获机器人行业权威奖项“恰…
 垂直领域智能机器人市场加速…
 好货分享 一套20层楼综合布线…
 从装修说起!强人DIY家庭影院…
 看看别人家的弱电布线图长什…
 【盘点】2017上半年十大热门…
 智能手环品牌TOP5名单出炉:…
 智能手环排行榜:达人必备潮…
 OPPO放弃“武德”12GB+120倍…
 OPPO终于妥协高端旗舰跌至34…
 2024年最值得购买的OPPO手机…
 宋轶旗袍写线套美得不可方物
 “旗袍女神”宋轶最新穿搭烈…
 宋轶的曼妙身姿A4腰与旗袍的…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智能制造网 >> 智能通信 >> 正文
高级搜索
vivo:新手车互联加速迈向手车互融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10/12 10:51:28 | 【字体:

  巴菲特投资理财据汽车工业协会的相关数据预测,2025年智能汽车普及率达到了80%以上。在此基础上,另一个趋势是智能座舱的软硬件渗透率,在新车里达到了90%以上,几乎所有新车都有车联网的功能。

  2024年3月11日,在智能车机数字生态大会上,vivoloT产业发展总监王亚忠表示,vivo智能车载4.0在产品上给用户做到了体验升级,除了产品上的升级,在技术维度上开放了手机系统能力、服务和应用生态,另外采用组件式的设计,真正做到了开箱即用。未来智能座舱5.0阶段,随着AI大模型赋能,智能座舱的集成度、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会提供更加主动式的交互服务。

  公安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5亿辆,其中汽车3.36亿辆。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相关数据预测,2025年智能汽车普及率将达到83%。在此基础上,一大趋势是智能座舱的软硬件在新车中的渗透率将达到90%以上,几乎所有新车都具备车联网的功能。随之而来的是算力和成本的提高,智能座舱在算力需求,包括信息、娱乐、连接、软件及生态等方面的成本越来越高,在整车成本的占比越来越高。

  在与车厂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车厂要引进十几个常见的三方应用,每个子品牌大致需要预留上千万的生态费用,成本极高。因此行业希望能够利用手机在生态上的优势,进行生态互补,与手机进行深度互融。

  用户层面,我们对vivo用户的不同出行场景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用户在出行场景上主要有两个痛点。一是由手机使用习惯带来的焦虑,比如会不自觉地拿起手机看是否有人给我发消息;二是由手机生态和服务带来的依赖,比如手机上收藏的餐厅、规划出行路线等,这些生态在车上难以有相同的使用体验。

  痛点背后,用户期待手机和汽车在软硬件上的体验能够实现深度互联互融,在手机上和在车上使用的三方服务体验能够一致。总体而言,行业和用户都希望能够实现手机和车的深度互融。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在2020年第一次发布车联产品时就确定了发展路线,即携手车厂和互联网服务商,共筑车内、车外统一的开放生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互联互融体验。

  过去一年,vivo智能车载覆盖的用户数快速增长,从2022年的4000万用户到2023年覆盖1.8亿用户,且使用vivo智能车载的用户每天使用时长超80分钟,在所有手机软件使用时间里也是属于非常靠前的排名了。目前vivo智能车载产品接入汽车的品牌数达100多家,支持车型达1360+。

  回顾vivo智能车载的发展历程,我们于2020年11月发布了vivo智能车载1.0,通过开放式的设计,在手机系统层面兼容了百度CarLife协议以及亿连协议,实现了vivo手机与CarLife车机和亿连车机的互联。2021年,为解决手机和车机两个生态之间的对接成本高、协议碎片化的问题,vivo联合行业伙伴一起牵头成立了ICCOA智慧车联开放联盟,发布并兼容了ICCOA Carlink协议。

  目前,vivo智能车载已经发布了四个版本,在五大方面有了体验升级。一是更流畅、更稳定的投屏体验。持久、流畅一直是vivo手机操作系统Origin OS的核心能力,我们一直在考虑如何将vivo手机的操作系统这项能力赋能到车机屏幕上,vivo智能车载4.0针对不同性能的车机提供了动态帧率控制功能,可以做到20-60帧的动态调节,对于具备无线连接能力的车机还进行了深度无线信道优化,在体验上十分流畅。

  二是更便捷的车载语音。车载场景下,车载语音是非常重要的功能。由于用户在行驶过程中触摸车机屏幕不方便,还有一定安全隐患,便捷好用的语音功能一直是车主的痛点。vivo智能车载4.0支持页面所有内容,可见即可说。可以直接说第几个,或者仅说部分文字,就可以完成操控,更加灵活方便。另外,针对导航、音乐这些高频使用场景,我们还设置了免唤醒直接执行功能,用户无需再喊“小v小v”唤醒语音助手,直接说出指令即可,目前已支持7种指令可以直接执行。

  三是更专注、易用的出行服务。导航是用户出行十分依赖的功能,vivo智能车载4.0新增了导航信息浮窗,导航状态下离开地图应用,重要的路口信息也能一瞥即得,避免错过关键路口信息。我们还升级了地图应用的全屏显示,在打开这个功能时,会隐藏侧边栏,让用户在导航时有更沉浸式的导航体验。

  四是更丰富、更开放的出行生态。vivo智能车载4.0新增了20+应用,可以多窗模式显示应用内容,可以像操控自己的pad一样操控车机屏幕。

  五是更自然、简洁的视觉效果。vivo智能车载4.0重绘了50+页面,视觉焕然一新,更加自然简洁,用户还可以调整智能车载图标、文字整体的大小,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车机屏幕尺寸。

  除了进行产品升级外,vivo智能车载4.0在技术维度为了实现手机和车机间的桌面互融、数据互融、硬件互融等新需求,也为行业伙伴提供手车互融开放组件。vivo车联开放组件兼容ICCOA、Carlife等多种互联协议,可以将手机的系统能力、服务、应用生态,与车机的能力、服务,进行深度的互联互通、无缝流转。另外采用组件式的设计,真正的做到了开箱即用。

  vivo车联的技术架构可以分为四层,包括设备层、连接层、平台层和应用层。设备层即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车机系统、行车记录仪设备等。连接层采用开放式的协议接入设计,可以兼容ICCOA、Carlife、亿连等多种互联协议,我们统称为BlueLink连接技术。平台层依托vivo车联开放平台、数字钥匙平台,以及vivo AI算法平台,提供RelayKit、FusionKit、ShareKit、DFSKit等开放组件。应用层基于开放组件,实现接力、桌面融合、手车互传、跨端文件共享等能力。

  首先是服务接力RelayKit。在BlueXlink连接技术的基础上,用户上车后手机的导航可以自动流转到车机,下车后也可以实现车机导航转手机继续步行导航。并且升级后的服务接力不再局限于手机车机的近场连接,开发者可以直接通过已有的CAR APP,绑定手机上的RelayServcie,实现服务接力流转功能。

  二是秒传分享ShareKit。跨品牌、跨终端之间,如何快速地传输文件,一直是困扰用户难题。拿出行场景举例,每次从车里拷贝行车记录仪的视频和照片到手机上,繁琐的操作步骤和传统协议的传输速度,每次都会让人感到烦躁。秒传分享ShareKit,基于P2P快速连接及BlueXlink连接技术,用户可以按照自己习惯的系统级交互方式,实现手机和车之间高效地分享文件、图片、音视频等内容,让跨端内容分享更加便捷。

  三是桌面融合FusionKit。在BlueXlink的技术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小窗、分屏等技术实现手机和车机在桌面的完美互融。手机上所有的应用、快应用和服务卡片都可以显示在车端,使用多窗技术和分屏技术还可以实现手机应用在车机屏幕上分辨率的自适应。

  四是跨端文件访问DFSKit。同样是在BlueXlink连接技术基础上,通过分布式文件系统技术,实现手机和车机文件的跨端访问。比如可实现在手机和车机间相册、文件夹的浏览、编辑等功能。

  总体而言,我们的BlueXlink连接技术兼容了接入各种vivo车联网的技术标准协议。在BlueXlink连接能力基础上,vivo为合作伙伴提供了各种开放式组件的互联互融能力。刚刚介绍了这么多手车互融能力,可能有人会问,手车互融还会进一步的新的融合方式吗?我认为是有的。

  如果将智能座舱发展历史分为五个阶段,2000年以前就是1.0-2.0阶段,这一阶段有机械仪表和简单的物理操控按键,车机没有中控显示屏,未实现智能化。2000-2015年,随着汽车区域集成架构,高性能、高集成、高扩展性的座舱域开始助推整个车机的自动化发展,中控屏、液晶仪表盘、音响等基础硬件和车灯、座椅等实现了全方位升级。这一阶段集成度较低,智能化程度低。

  2016年到现在是智能座舱的4.0阶段,随着液晶中控屏幕越来越大,部分车企甚至配备了副驾驶以及后排的娱乐屏,屏幕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智能座舱的信息娱乐系统逐渐丰富,智能座椅、语音识别、抬头显示、辅助驾驶等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阶段整个智能座舱的集成度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一阶段Carplay、Carlife、vivo智能车载等应用上车也开启了手车互联的时代。

  但是这个阶段座舱仍然是硬件升级软件升级。目前多模态硬件的堆栈背后仍是通过“语音+触摸屏”来实现控制,主要交互停留在“命令识别”层面,靠乘客主动发起方能实现的“被动式交互”,各模态之间仍互为独立。

  展望未来座舱5.0 生态,在中央集成架构下,整车智能化水平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认为随着大模型的赋能,座舱会加速软件能力升级,推动座舱5.0 人机主动式交互时代的到来。AI 语音助手将加速转变为“AI 智能管家”,打通其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模态应用上的操控力,形成深度的乘驾人机主动式互动体验。手车互联和简单的互融也将加速迈向数据融合、硬件融合、服务融合、算力融合等手车高度互融。

  在今年1月的CES上,许多车企发布了智能座舱和AI大模型相结合的功能应用,如奔驰推出了全新的MB.OS系统,AI虚拟助理可以基于情境给出建议,感知驾驶员的情绪。在驾驶员情绪比较低落时给出的回答更加简单高效,在驾驶员心情愉悦时则给出更加欢快的回答。

  而在去年,问界也宣布语音助手“小艺”通过领先的多模态自适应技术,针对语速、语音、文本,对用户指令进行多维度综合判断,可以实现类似人与人的主动交流。比如自动提供通勤道路异常的提醒、车主疲劳驾驶状态检测、推荐驾驶模式、帮助停车找位等。

  而商汤和百度的大模型也宣布会将多种生成式AI能力、本地化部署的大模型车载语音能力赋能智能座舱等等,可以看到产业的伙伴纷纷把AI大模型能力作为未来智能座舱发展的关键技术能力。

  关于AI大模型,vivo于去年11月份发布了自研的“蓝心大模型”矩阵,包括10亿、70亿、700亿、1300亿、1750亿五个大模型。其中10亿模型面向端侧场景打造的专业文本大模型;70亿模型是面向手机平台而打造,在自然对话、知识问答、意图理解等场景下能力优秀;700亿模型是面向云端服务的主力模型,既有智能涌现,也能兼顾成本和性能,在意图识别、文案写作等场景下优势明显;1300亿和1750亿模型则主要应对极限场景下的复杂任务。

  vivo蓝心大模型矩阵会全面覆盖手机的核心应用场景,新增的蓝心小V智慧助理,能提供超能语义搜索、超能问答、超能写作、超能创图和超感智慧交互五大体验,让手机更智能。目前蓝心小V已覆盖机型25款,超2000万用户在手机上享受AI智能体验,并且已开启第三批公测适配计划覆盖机型。

  在目前的vivo智能车载产品上,Jovi语音已经上车为出行用户提供便捷的语音服务,在手机和车之间已经有了连接的情况下,未来已经上车的Jovi语音也可以升级为蓝心小V,把在手机端侧大模型能力提供给我们在车上的出行用户,让手车互联互融更简单、更智能。

  未来,vivo会持续在连接技术BlueXLink和vivo蓝心大模型AI能力两大技术的赋能下,持续升级迭代vivo智能车载产品,为合作伙伴提供更全面、更创新的开放能力,为vivo出行用户提供更智能、更主动的手车互融体验。

  (以上内容来自vivoloT产业发展总监王亚忠于2024年3月11日在智能车机数字生态大会发表的《新手车互联加速迈向手车互融》主题演讲。)

智能通信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智能通信:

  • 下一个智能通信: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智能通信 vivo:新手车互联加速迈向手车互融 (10-12)
    普通智能通信 OriginOS 5评测:放在手机中的智能管家 全方位… (10-12)
    普通智能通信 熵基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智能货架” (10-11)
    普通智能通信 2023年物联网的产业物联网领域分析 (10-11)
    普通智能通信 技术驱动下中兴通讯的智能仓储变革之道 (10-11)
    普通智能通信 关于北斗应急救援终端 (10-10)
    普通智能通信 支持北斗的终端产品已超过7亿台 最新一代芯片… (10-10)
    普通智能通信 北斗定位终端在应急救援场景的高精度定位与通… (10-10)
    普通智能通信 5G商用时间正式确定_三大运营商2019年预用20年… (10-08)
    普通智能通信 一G未盛行一G又先行!6G是什么它何时到来 (10-08)
    普通智能通信 《流浪地球 2》中手机用上中国移动 7G 网络 (10-08)
    普通智能通信 军军与科技:展望7G意念连接 (10-07)
    普通智能通信 新晋网红WiFi7到底有多厉害? (10-07)
    普通智能通信 为什么我们要发展55G? (10-07)
    普通智能通信 【大线G三问!世界电信日跟你聊聊5G的最新进展… (10-06)
    普通智能通信 见证历史今日上线亿元拿下全球第一!登顶多国… (10-06)
    普通智能通信 第一访谈_天极资讯频道_IT行业资讯_互联网_电… (10-06)
    普通智能通信 科大智能:亏损之后的转机AI领域的潜力股 (10-05)
    普通智能通信 科大智能净利连亏2年:经营现金流4年为负“造… (10-05)
    普通智能通信 科大智能:人工智能先锋的成长与挑战 (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