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挑高傲痞子原标题:【2020年中国智能汽车品牌白皮书】——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三)
随着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推广,我国汽车产业形成了独特的智能汽车品牌,成为有别于传统燃油车品牌和电动汽车品牌的新类型。12月26日,在第二届中国智能汽车品牌高峰论坛暨第二届“地平线杯”中国年度智能汽车评选颁奖典礼活动上,中国汽车品牌集群主席、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发布了《2020年中国智能汽车品牌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这次业内首次正式提出智能汽车品牌的概念,并从品牌角度全面梳理我国智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总结出我国智能汽车品牌发展的六大趋势。我们将陆续将白皮书的内容刊发出来,供行业参考。
接上文: 【2020年中国智能汽车品牌白皮书】——什么是中国智能汽车品牌?(二)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智能汽车技术水平与产业发展状况,从2019年起,汽车评价研究院联合吉林大学汽车研究院与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每年组织智能网联、交通安全、汽车动力系统、整车性能、智能车感知等领域的专家,针对每一年在中国市场上市并销售的量产车型中涵盖智能网联技术的车型进行测评。
2020年的第二届中国智能汽车“地平线杯”年度车型评选,共有40个汽车品牌的103款车入围。相比于2019年首届中国智能汽车“地平线款车型的入围名单,本届评选的入围汽车品牌和入围车型范围进一步扩大,基本涵盖了国内市场上所有主流企业、品牌的产品。
从企业性质看,外资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略占上风。参与的40个品牌中,有20个是合资汽车企业的品牌,有18个是国内厂商的品牌(含6个造车新势力品牌),另有进口车品牌1个,外资独资汽车企业品牌1个。
在103款车型中,中国品牌车型数量为48款,占47%,日本品牌车型数量为19款,占18%,德国品牌车型数量为15款,所占比例为15%,美国品牌车型数量为12款,所占比例为12%,瑞典品牌车型数量为4款,所占比例为4%,韩国品牌车型数量为3款,所占比例为3%,英国品牌和法国品牌数量各为1款,各占比例的1%。
按照基于产品售价和定位的传统品牌划分标准看,普通品牌数量为31个,豪华车品牌数量为9个。
如果按价格区分,则入围车型价格区间为12.58万元-65.38万元。其中,10万-20万元车型数量最多,共32款,所占比例为31%;20万-30万元车型数量为28款,所占比例为27%;30万元-40万元车型数量为23款,所占比例为221%;40万元-50万元车型数量为13款,所占比例为13%;50-60万元车型数量为4款,所占比例为4%;60万元以上车型数量为3款,所占比例为3%。
如果按车辆尺寸级别区分,则入围车型中A级车的数量为39款,占全部车型的38%;B级车的数量为46款,占全部车型比例为45%;C级车的数量为18款,所占全部车型比例为17%。
上述数据说明,虽然智能汽车是新生事物,但非豪华车厂商更积极参与竞争。这与燃油车时代新配置通常是豪华车最先采用的特征完全不同。
从车型发布时间看,入围的103款车型中,2020年之前的智能汽车数量为20款,2020年上市的智能汽车数量为83款,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其中,燃油车、混动车型的数量为80款,占总数的78%,纯电动、增程式以及插电混动车型数量为23款,占总数的22%。10万-20万元价格区间的燃油车型中,中国品牌数量为24款,占比为82%,合资及其他品牌数量为5款,所占比例为22%。20万元-30万元价格区间的燃油车型中,中国品牌数量为6款,所占比例为30%,合资及其他品牌数量为14款,所占比例为70%。
截止2020年11月底,有12家汽车厂商发布了专门的智能汽车战略。例如2018年8月,长安汽车发布了“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2020年7月,长城汽车发布了自己的整车智能化品牌“咖啡智能”。
我们观察到,虽然不同厂商对自身智能汽车品牌战略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在以下2方面却高度趋同。
软件定义汽车是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颇为热门的理念,由于智能汽车在其全生命周期里都可以通过OTA方式升级,使得厂商可以在软件层面打造差异化,既能持续给用户带来新鲜感,又能始终保持与竞品的差异。有机构预测认为,到2030年时,电子化元器件和软件将各占汽车成本的30%。
我们观察到,许多厂商都选择发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并搭建专门的支持智能汽车发展的底层电子电气架构等。传统主机厂也都不约而同地加强软件团队建设,将软件解决方案集成到各自未来产品中。预计,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将重新“洗牌”。
随着车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出行即服务”(Mobility-as-a-Service,Maas)的理念在较短时间内被绝大多数汽车厂商所接受,各个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出行服务品牌,设立对应的业务部门。这种的出行模式的基础不再是单车,而是车路协同,车网融合,即搭建一个智能交通体系,实现人、车、网、路、端、云的大融合。在这种大背景下,势必会出现新的商业模式,产生新的生态。这正是许多汽车整车厂商发布智能出行战略,计划转型为出行服务商的原因。
我们观察到,发布并实施智能汽车的产品战略和品牌战略,是整车厂商转型的第一步。
【2020年中国智能汽车品牌白皮书】——什么是中国智能汽车品牌?(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