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首个仿真人机器人亮相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2/16 20:07:10 | 【字体:小 大】 |
中宣部副部长黄新初(宋扬博士(左)与她的仿真人机器人“阳扬”在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期间拍摄海报。)
中日校友合作引入仿线月,与众多科技人士一样,上海申磬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扬拿到了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封面上,著名机器人科学家、大阪大学教授石黑浩,依在他的“双胞胎”肩上。细细端详,两人的五官、发型、眼镜、衣着统一,表情看上去都十分冷峻。封面文章的标题告诉读者,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仿真人机器人。
宋扬是复旦大学博士生,毕业后主攻人工智能专业,上世纪90年代赴日本大阪大学进行人工智能领域的共同研究开发。非常有缘,她与石黑浩是同龄校友,经导师介绍与石黑教授结识,这成了两人合作的基础和发端。双方希望依托位于张江的机器人企业以及日本分公司,把仿真人机器人带入中国——一个能够快速接受新事物的市场。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开发仿真人机器人必须“私人定制”、严丝合缝。宋扬也开始“自导自演”,先是“取模创模”。她的头面、颈肩以及双手前臂被套上薄膜,然后像制作“兵马俑”一样封上粘土——这些裸露部位成为机器人的皮肤所在。为了保持口形一致,宋扬还取了牙模。作为女性机器人,“她”的眼睫毛也是一根一根精心植入,实际效果要比真人显得些许年轻。
宋扬痴迷于机器人也是近年来才开始的。之前,她曾作为主要完成人荣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度由她主持开发的项目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完成单位则正是其所在的申磬公司。只不过,这些奖项均出自智能化交通安全领域,近3年才在原先的技术基础上发展出服务机器人事业,目前健康护理机器人、书法培训机器人、外骨骼助力机器人等已完成开发或正在研制。
除了担纲公益科普项目,仿真人机器人同样拥有市场潜质。它们不仅可在博物馆、纪念馆等处惟妙惟肖、声情并茂地模仿历史人物,也能成为文体明星、大企业家的化身,甚至变身大品牌的形象代言人。由于量身打造产生的高端服务产品,其市场价值非常可观。有意思的是,石黑教授已尝试让机器人“替身”代表自己飞赴海外参会,按预制声音和动作程序进行演讲,并在后方远程遥控“他”完成现场问答。派机器人替代真人开会的这一天,或许已不久远。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