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形机器人或比汽车便宜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9/4 7:40:55 | 【字体:小 大】 |
炎亚纶写真集据新华社和央视报道 近日闭幕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被视为最适应现实世界的人形机器人站上“C位”,27台整机同台竞技,数量、水准创历届之最。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井喷前夜”,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又一颠覆性产品。机器人技术与产业链的迭代发展,推动大模型机器人规模量产逐步落地。
今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创历年之最的27款人形机器人整机受热捧,仿生机器人海量的知识储备可对答如流,在各种对应场景中更是大展拳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深度融合,人形机器人拥有聪慧的“大脑”、敏捷的“小脑”和灵活的“肢体”。
参展商杨丰瑜介绍人形机器人时说:“它的价格是在一个智能手机和一个最便宜的汽车之间,而且甚至还可能偏向智能手机这一端。我们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准备接下来的量产工作,它将逐步走入千家万户当中。”
目前,中国相关产业布局正在提速。《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给出时间表:2023年11月,国内首家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北京成立;今年5月,中国首个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上海浦东揭牌;今年4月,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指出,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750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中国持有的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超过19万项,占全球比重约三分之二;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近三年新增装机量占全球一半以上;服务机器人在家庭服务、医疗康养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特种机器人在空海探索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人机共融的智能时代已经加速到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表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创新正在驱动机器人技术和产品发生蜕变,产业链加速重塑。当前中国正在深入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推动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机器人应用深度和广度迈向更高水平。
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使用谷歌chrome、火狐Firefox、微软Edge等浏览器访问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