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民主:下一轮革命浪潮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7/26 0:57:28 | 【字体:小 大】 |
因为爱情有晴天片尾曲商业智能(BI)技术与把企业目标和IT部门目标统一起来,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是关系重大。由于具有绩效管理的功能,商业智能已经从一个简单的战略分析工具发展成为一个囊括整个业务运营过程的系统。根据范迪纳研究公司(Ventana Research)的一项最新研究,商业智能已经被广泛运用在不同的领域,包括运营绩效管理和对客户与产品的全面分析。
在绩效管理中,有一部分是对IT资源与商业运营和战略目标之间的统一进行优化。而商业智能作为传递绩效目标和结果的有效平台,能够为绩效管理提供非常好的实践方案和技术支持。
2003年春,范迪纳研究公司对540多家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商业智能已经被广泛地使用于企业的业务运营。根据范迪纳研究公司推出的《用于运营绩效管理的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 for Operational Performance)》报告,商业智能在企业中的部署范围,既有非常小规模的,也有规模超过一万名用户的。同时,大部分机构每日或每小时都要使用这些应用程序。这说明,商业智能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应用程序。企业使用商业智能的目的各不相同,主要包括绩效监控、问题调查、行为缘由分析、客户与产品评估等。举例来说,利用商业智能来对个人和部门的绩效与他们的目标做比较分析,就是受访者中的一个主流用途。我们预计,商业智能在企业运营方面的应用,将会超出企业管理层的范围。从2005年起,商业智能将成为跨国公司的关注重点。
商业智能被广泛应用于企业运营。 549名被调查者中有403人表示,他们使用过商业智能。商业智能的部署范围以小规模为主(0~500名用户),尽管也有规模庞大的部署(超过一万名用户)。范迪纳研究公司认为,商业智能在企业运营上的用途,是推动商业智能技术被采纳的最主要因素。我们预计,随着企业逐渐认识到商业智能技术的价值,并充分信赖商业智能技术后,商业智能的大规模部署(超过1,000名用户)将出现显著增长。
准备在运营中实施商业智能的企业,将不仅能提高数据的可获得性,而且还能看到效率的提高、客户服务的改进以及成本的降低。
大多数受访者称,他们的公司准备以某种方式增强商业智能在企业运营方面的使用。其中被提到的用途最多的是为现有应用程序增加数据量。而在增强应用程序互操作性和分析能力方面,则较少被提及。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