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设立“大数据+”等基地 丰富课堂内容传承传统文化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9/30 18:50:02 | 【字体:小 大】 |
小鸡冰甲8月31日,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大数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验基地和贵州省黔剧院、贵州播雅书院非遗工作坊基地揭牌。据悉,此举旨在进一步丰富大数据应用,更好地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高校思政课堂品质。
传统文化如何走进科技时代、信息时代?如何走进当代学子心里?如何让当代大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增强文化自信?自2016年以来,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作了积极尝试.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念,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中华经典晨读、组建文化社团、排演传统文化节目等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该院党委书记段迪介绍,为进一步将贵州地域文化与学院办学特色优势相结合,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充分发挥文化机构、高校双方在地方特色文化、非遗传承项目、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与传播、教育教学、大数据高水平特色专业方面的优势,学院设立“大数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验基地和贵州省黔剧院、贵州播雅书院非遗工作坊基地。
当天的揭牌仪式和学术研讨会上,省内多名知名文化学者、专家出席并发言。著名文化学者、《贵州文库》总纂顾久认为,设立基地是传统文化融入科技时代的一次有益尝试,能让当代青年学生从传统文化中“补补钙”,找到文化信仰、职业信仰,将翻开利用大数据普及传统文化的辉煌一页。
贵州播雅书院理事长石行介绍,非遗工作坊基地建立后,双方将以开发APP、小程序等形式,将传统文化、文献资料、高校思政课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并开展文化类、品牌类活动;同时,基地将开设吟诵、黔剧、地方文化等课程,提高学生人文涵养,丰富传统文化教育,达到出人才、出成果、出经验、出模式的目的。
段迪说,下一步,学校将采取多种形式,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工作,共同把基地建设成为具有贵州特色、现代学科优势的精神高地。同时,注重发掘和利用好周边乃至全省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实际行动自觉肩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让主旋律、正能量充盈黔中大地,让贵州好故事、好声音传遍四面八方。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