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庚您同读 《刷新:重新发现商业与未来》读后感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1/28 19:09:44 | 【字体:小 大】 |
废后训夫txt纳德拉,他在2014年正式成为IT巨头微软公司的第三任CEO,并一直到现在。
微软公司的市值在2014年才刚刚回到2000年初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前的高点,那时候微软已经接连错失了搜索、手机操作系统、移动社交等移动互联网浪潮的机会,市值被苹果公司反超,也远远落后谷歌,一度被投资者怀疑其将沦为科技类“僵尸股”,甚至可能面临走向衰落的危险。移动互联网浪潮中大家熟知的美国科技股五大金刚“FAANG”(脸书Facebook、苹果Apple亚马逊Amazon、奈飞Netflix和谷歌Google),并没有微软的名字,是它被“遗忘”的缩影。
但回头来看,从2014年至今,微软的股价上涨近10倍,市值达到2.4万亿美金,成为全球市值第二大的公司,仅次于苹果的2.7万亿美金。而在如今的AI科技浪潮下,未来十年,微软很可能会重新站上浪潮之巅。
曾经错失时机的微软,是怎样走出困境、积极布局未来、重回科技巅峰?正是这本书所讲述的故事。笔者近期读完了此书,有几点感触与书友们分享。
首先,绝大多数成功人士,通常是在其功成名就之后才会出书,书中通常会讲述很多成功路上的不易或经验教训的总结,但无疑都是已经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而这本书的英文版出版时间是在2017年9月,中文版出版时间在2018年2月,书中的内容大致截至2017年年初,其实算是纳德拉上任微软公司CEO三年后的回顾,微软虽然已有所改变和成绩,但还远没到现在这样受到关注。纳德拉敢于在那时就把自己如何“刷新”微软、如何看待未来的技术浪潮、布局未来业务公众于世,就显得特别与众不同,特别真实。
其次,不难想象2014年纳德拉接任CEO时微软面临的处境,苹果凭借iPhone大获成功,谷歌也在智能手机和搜索领域占据着领先地位,而微软似乎仍困在PC互联网时代的Windows和Office中挣扎。但纳德拉并没有在这些已经错失的领域去被动的跟随他人,而是重新梳理业务结构,由之前完全以Windows为中心的视窗策略转换为移动为先、云为先的新战略,让微软终于在云业务(包括Azure云平台和Office365等云服务)上重新获得增长。同时,纳德拉没有止步于此,他在书中提出把微软的未来压在三个技术上:混合现实、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对比当前的科技热点,混合现实代表未来的交互方式,人工智能代表未来的算法和应用,量子计算则代表未来的算力革命,我们不得不佩服纳德拉的洞察力和前瞻性。
最后,正如“成功=战略+执行”,即使战略具有前瞻性且正确,但无法真正落地执行,那也是空中楼阁,特别是像微软这样的庞然大物。而在执行这方面,本书中重点介绍了纳德拉是如何重新打造微软的企业文化来保证战略从上而下得到理解和执行。显然,纳德拉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空谈战略的领导者。相反,他有着极为细腻而丰富的“同理心”,他倡导下的微软文化总结起来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保持多元化和包容性,上下一心,共同进退:在此基础上,训练成长型思维”(个人理解:与之相对的是固化思维)。而这种文化,也解释了微软为什么会停止Windows Phone业务,为什么会把苹果和谷歌由竞争对手变为了合作伙伴,为什么可以调动公司的资源去支持一个当时看起来还很小的云业务,甚至笔者认为也可以解释微软之后为什么会投资Open AI,乘上AI的风口。纳德拉认为,CEO中的字母C,更应该代表的是“Culture”(文化),CEO更应该是一家企业的文化管理者。而倡导微软新的企业文化,也正是纳德拉写这本书最重要的一个理由,他想写给微软所有的员工看,所有的客户和合作伙伴看。
正如书中第三章写道,纳德拉在2014年上任微软公司CEO时面对全体员工的演讲中指出:“我们的行业不尊重传统,只崇尚创新。”因此他要强调的主题就是“如果微软消失了,我们必须要清楚这个世界会失去什么。我们必须要回答的是: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我们为什么存在?是什么使我们与众不同?”显然,站在当前时点,我们看到了不断“刷新”的微软,对这些问题都有了清晰的答案。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