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氏装扮本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 32,558.85 平方米,公司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东莞市大岭山镇 2023WT043 号建设用地使用权,拟新建生产车间、配套办公及生活配套等设施用于本项目建设运营需要。
本项目通过引进先进机加工设备、组装工具、仓储及其他配套设备,招聘高素质人才,强化公司智能装备产品生产能力,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并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本项目建设期为 24 个月,计划总投资 17,569.97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 9,398.62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费 1,125.60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058.23 万元,预备费 556.19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4,431.33 万元。项目主要产品为智能输送物流系统、系统模块和精密零部件,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生产非标智能装备及精密零部件约 630 万台/套。
作为推进信息化、智能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先进产业,近年来工业自动化是我国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和鼓励的行业,各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或指导意见支持行业快速发展。其中,《中国制造 2025》作为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第一阶段目标要求: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要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到 2025 年 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 500 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到,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进入 21 世纪以来,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进一步整合机械和电子系统,全球制造业正经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变,使工厂的生产力水平不断达到全新的高度。毫无疑问,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将推动制造业向高度自动化发展,成为制造业降本增效的关键。在此背景下,我国作为全球制造大国,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工业自动化设备需求不断增长,正不断释放庞大市场潜力。
目前,虽然西门子、ABB、松下、安川等跨国巨头依然凭借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仍然主导着工业自动化市场,但国内企业在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应用实践中,已陆续在自动化控制技术、产业和应用上取得了较大突破,部分国产品牌更是依托快速响应、成本、服务等本土化优势,在产品性能、技术水平等方面进一步缩小了与国际品牌的差距,因此,工业自动化设备国产替代步伐正不断加快,国产品牌机遇凸显。
近年来,一方面我国劳动工人的增加速度已经不能满足国内制造业规模扩张的速度,加上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使国内制造企业面临巨大的产业升级压力,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编程数控、机械设计、电气设计等学科的升级与进化,加上高学历工程师陆续进入社会转换为知识红利,并迅速渗透在各行业中,为我国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升级构建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因此,随着我国新能源锂电池、家电、3C 电子、光伏、汽车等行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张,上述领域厂商对自动化生产需求愈加强烈。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相结合、国内市场与海外市场拓展齐发力、产品一站式服务等策略,实现了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即使疫情期间订单规模也始终保持增长。
在此背景下,公司现有场地及产能已经无法满足业务发展需求,一方面,公司东莞生产场地为租赁取得,生产条件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现有生产场地产能已经饱和,不仅导致部分模块化产品无法在公司完成组装,也因产能限制流失部分了大客户订单,公司被迫放缓了市场开拓脚步。因此,出于改善生产场地,支撑未来持续发展的需要,公司亟需建设本项目。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公司以创新驱动发展,始终致力于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及转化应用,逐渐形成了较强的技术优势,在市场内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技术更新换代加快与人力成本不断上升,下游各行业对自动化需求日益增长,为国内工业自动化行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推动了市场竞争的进一步趋烈。
在此背景下,若公司不能及时抓住市场机遇,充分放大现有市场优势扩大产能规模,满足下游持续增长的需求,客观上公司市场份额将逐渐降低,最终被市场边缘化。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非标智能装备以及相关配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历经多年发展,虽然公司已经逐渐形成了为客户提供智造+服务为一体的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能力,但出于在有限场地实现产能最大化的考虑,公司型材和配件规模化量产一直以来均依托外部厂家完成,对公司产品质量控制与降本增效较为不利。
因此,建设本次项目,公司将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建设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械加工、钣金和焊接等产线,为公司规模生产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型材和配件提供支撑,项目建设完成后,公司产品质量与生产成本将得到进一步优化,使公司产品在市场内具备更强竞争力。
作为一家集智能装备设计、研发、制造、营销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持续的发展过程中,出于满足市场需求的需要,陆续建设完成了东莞总部、东莞分公司和昆山子公司三个生产基地,在生产基地建设、设备采购、人员招聘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同时,公司通过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积累生产管理经验、完善采购模式、优化工艺流程,构建了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的生产体系与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为生产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支撑。基于以上积累,能为本项目提供可靠的建设经验与运营经验,有助于本项目的顺利开展。
公司自 2006 年成立以来,始终践行“创于手、精于工、智于器、匠于心、品于行”的工匠精神,在持续的实战与钻研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支稳定、专业、经验丰富的生产团队,并依托有效的激励措施与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了全方位的人才梯队建设体系与灵活的用工体系,为公司生产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基于经验丰富的生产团队与灵活的用工体系,本次项目开展后,公司可通过招聘具有一定经验的零工劳动者快速投入生产中,并陆续从中择优入职公司,成为公司的人才储备,降低项目开展风险。
公司一贯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周到的专业化服务,致力于成为客户值得信赖的朋友和伙伴。因此,出于服务客户与开拓市场的需要,公司陆续在东莞、昆山、重庆、厦门、宁波、德国、江西设立了营销子(分)公司,在深圳、顺德、成都、苏州、福州、青岛、合肥、广州、中山、孟加拉国等地设立了销售办事处,并且与比亚迪、利元亨、大族激光、中航光电、TCL、格力电器、美的集团、创维集团、海尔集团、ABB、飞利浦、通用电气、松下电器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在下游各领域中逐渐形成了较强的品牌知名度。
报告期内公司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0 年、2021 年和 2022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2,335.80 万元、20,709.41 万元、36,602.48 万元。因此,在下游各领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公司构建的营销网络与优质的客户资源将为公司带来源源不断的订单,支撑本项目的产能消化。
本项目投资总额为人民币 17,569.97 万元,资金总额的计算依据为:
①建筑工程费:综合考虑建(构)筑物工程量和单位造价指标估算,单位造价指标的确定参照类似项目造价水平,并按现行价格水平予以调整;
②设备购置及安装费:根据公司之前所购买的设备合同及当前市场询价估算设备价格,并根据本项目所需的设备数量来确定设备类的投资总额;
③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土地购置费、工程设计费、工程勘察费、工程造价咨询费、施工图审图费、工程监理费、建设方管理费用等,按照工程投入一定比例计算;
④预备费:按照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及安装费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土地购置费除外)三项之和的 5%预算;
⑤铺底流动资金:项目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测算流动资金需求,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主要构成要素(即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含应收款项融资)、预付款项、存货、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及合同负债)等进行分项估算,在预估各分项的周转率及周转天数后,估算出所需的流动资金金额,铺底流动资金按全额流动资金 30%计算得出。
本项目总投资 17,569.97 万元,其余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若实际募集资金不能满足上述项目投资需要,资金缺口将由公司自筹解决;若募集资金满足上述项目投资后有剩余,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本项目的建设期为 2 年(24 个月)。项目实施进度安排内容包括实施方案设计、工程招标、基础建设及装修工程、设备采购及安装调试、人员招聘及培训、试生产及投产及项目验收。
本项目建设期为 24 个月,计划总投资 17,569.97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 9,398.62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费 1,125.60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058.23 万元,预备费 556.19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4,431.33 万元。项目主要产品为智能输送物流系统、系统模块和精密零部件,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生产非标智能装备及精密零部件约 630 万台/套。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计划分五年达产,投产首年实现达产 10%,第二年达产50%,第三年达产 70%,第四年达产 90%,第五年达产 100%。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 63,910.86 万元,年净利润 4,452.31 万元;计算期内,项目内部收益率为16.61%(税后),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8.10 年(含建设期)。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2023 年 6 月 20 日,汇兴智造与东莞市自然资源局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将坐落于东莞市大岭山镇连平村、地宗号为 2023WT043 号,面积为 16,599.95 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公司。公司已全部支付上述土地使用权的出让金 2,260.00 万元及相关税费并取得了相关土地权证。
完整版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国家部门及地方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本着客观、求实、科学、公正的原则,在现有能够掌握的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主要就项目建设背景、需求分析及必要性、可行性、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条件及方案、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等方面逐一进行研究论证,以确定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可行性,为项目投资主体和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