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人工智能商业智能智能家居智能手表智能手机智能通信智能电视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
相关文章
 荆楚·观察|一文看懂“中国…
 来自未来的高合HiPhi Z以科幻…
 这辆车炫酷的科技配置让我看…
 周鸿祎:《速度与激情》电影…
 匹敌霹雳游侠中的无敌战车长…
 隐形、划痕自动修复……这11…
 2020年智能电视装机必备软件…
 四款智能电视必备工具应用推…
 电视必装的四款神级软件高清…
 智能电视装机必备应用软件!…
 智能电视装机必备的五款热门…
 马上金融智能客服上线智能打…
 百应电话机器人支持打断、支…
 欧米智能客服中使用了吓人的…
 今天一个机器人给我打了个电…
 “答非所问”、“自说自话”…
 199元谁还买小米手表咕咚推出…
 百元级售价自定义表盘咕咚智…
 咕咚双十一的“三驾马车” 全…
 咕咚F3
 百元最强智能手表-咕咚F3
 比尔盖茨预言成真智能手机时…
 2020年智能手机的发展方向是…
 存量竞争20 从“三性二度”畅…
 2020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现状…
 全球智能手机发展背景及投资…
 指令集商业智能操作系统正式…
 福瑞泰克完成近亿美金B轮融资…
 指令集商业智能操作系统正式…
 荟·商业 现代智能化城市商业…
 数据是商业智能系统的主角
 人工智能定义?
 爱思唯尔最新分析报告诠释全…
 “AI+教育”解读:人工智能教…
 人工智能大会马云:人工智能…
 关于人工智能科普
 5G移动通信时代有你的加入更…
 未来20年男生最吃香的3个专业…
 中兴通讯招聘正在热招中总有…
 通信行业的人才流向
 下面三大专业就业率很高毕业…
 开个智能家居店多少钱_智能家…
 华为全屋智能全国多家门店齐…
 华为全屋智能全国各大门店陆…
 多家华为全屋智能授权体验店…
 华为全屋智能全国多家门店齐…
 高交会黑科技抢“鲜”看
 《速度与激情》导演出品超级…
 汽车会说话的电影
 content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智能制造网 >> 智能家居 >> 正文
高级搜索
荆楚·观察|一文看懂“中国车谷”产业图谱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29 18:35:54 | 【字体:

  南宫中学校歌武汉经开区因车而建,因车而兴,被称为“中国车谷”。据长江日报报道数据显示,2021年,武汉经开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累计实现产值2155.1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1.1%;汽车总产量94.3万辆,占湖北省汽车产量的44%,占武汉市的68%。

  如今武汉经开区拥有东风汽车、神龙汽车、东风本田汽车等5大汽车公司总部,6家整车厂,20家汽车相关研发机构,18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是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平均每50秒就有一辆汽车下线万辆,汽车产业占据了经开区工业产值的大半壁江山,“车谷之名”当之无愧。

  作为全省万亿级汽车产业大走廊的承载地,经开区是武汉最具创新活力和人才吸引力的区域之一。截至目前,武汉经开区已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71个,引进孵化器、众创空间12个、“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4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50家、“瞪羚企业”82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36家,“独角兽”企业2家,“驼鹿”企业1家。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持续加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相继出台“科创33条”“知识产权8条”“黄金十条”等惠企举措,用“真金白银”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据武汉经开区政府官网数据统计,2021年,武汉经开区兑现区级创新政策资金1.2亿元,300余家企业获得包括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研发投入奖励等在内的奖励。

  聚焦下一代汽车、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全区累计发放人才项目资助2.5亿元,资助“车谷英才计划”人才项目455个,带动项目投入总资金约170多亿元,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近600亿元。

  如今,武汉经开区启动智慧生态城与军山街一体化发展改革试点,将“二次创业再出发”,产业重心逐步向军山新城南扩,从“制造”到“智造”,推动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双智”联动发展。

  除了大家熟悉的传统汽车产业,武汉经开区还有哪些产业及企业值得关注?本文我们会根据武汉市编制的首部产业地图,对经开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分类,并梳理相关领域的一、二级市场公司,供大家参考。(*排名不分先后)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得如火如荼,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武汉吸引工业投资的重点领域。仅从第三季度来看,武汉亿元以上项目共有237个,总投资达到1808亿元。

  在汽车新四化时代,以清洁化、智能网联化为指引的汽车产业正加速变革。武汉经开区正围绕汽车“新四化”发展趋势,努力在产业规模、下一代汽车产业链、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汽车服务业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力争到2025年建成5000亿规模汽车产业集群。

  据武汉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两到三年内,经开区将形成1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能,从新能源整车、芯片和屏幕技术、智能网联等三个方面构筑武汉汽车产业集群的新优势。

  由东风集团打造的高端智慧电动汽车品牌,2020年12月18日,岚图首款量产车型岚图FREE全球首发,旨在成为30万级SUV的价值标杆。2021年6月,岚图汽车成立独立法人公司,由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岚图汽车核心员工持股平台共同出资成立。最近几天,岚图汽车宣布完成A轮融资近50亿元,融资后公司市场估值近300亿元,后续轮次融资和IPO计划将择机开展。

  路特斯曾被译名为莲花跑车,和保时捷、法拉利并称为世界三大跑车制造商。2017年吉利控股收购路特斯51%的股份,将路特斯科技全球总部、全球智能工厂建在武汉经开区,以武汉为起点,聚集生产、制造、研发、运营等业务,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去年8月,路特斯完成20亿美元融资,投资者包括蔚来资本。今年7月,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厂竣工投产,首款超高端智能电动SUV Eletre成功下线,进入上市倒计时。

  小鹏汽车是中国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企业,致力于通过数据驱动智能电动汽车的变革,引领未来出行方式,目前已完成了在中国香港和美国纽约两地的上市。去年7月,小鹏汽车武汉项目在武汉经开区通航产业园正式启动,将引进全新下一代智能汽车平台,制造下一代全新智能电动汽车。整车规划产能10万辆,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以上。

  这是继岚图之后,东风汽车打造的又一个高端新能源品牌,作为东风公司“十四五”重点项目,将在武汉经开区建设先进智造中心、越野基地、总部办公及商业展示中心等,项目将于2023年正式投产,最终具备1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

  东风本田在沌口建设新能源乘用车工厂,打造本田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标杆工厂,预计2024年投产,为东风本田加速转型电动化,构建百万辆产销体系能力提供强力支撑。项目总投入约100亿元,规划产能25.6万台,建成后将具备电动汽车生产的完整工序,并将在焊接、总装等工序上,导入最新自动化技术,目标打造成行业领先的数字化工厂。

  东风乘用车公司创立于2007年,是东风公司全资组建的制造、销售东风风神自主品牌乘用车、马赫动力发动机业务的事业单元。成立15年,产品布局实现了“SUV+轿车+新能源”全覆盖,风神“奕炫”家族、全新AX7马赫版、皓极以及新能源车型E70、A60CNG等产品热销。截至10月26日,整车销量达151226辆,超越2016年创下的历史最佳全年销量。

  东风日产是业内知名的汽车制造厂商,年整车销售量达100多万台。位于军山新城凤凰工业园的东风云峰,投资百亿元,将是日产全球智能绿色标杆工厂,可年产30万辆整车、年产值超500亿元,今明两年或将投产三款东风日产车型。

  东风悦享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作为东风公司技术中心成功孵化的第一家公司,去年12月29日,东风悦享“春笋号”在武汉经开区正式上路运营,成为国内首个24小时服务的车路协同无人驾驶接驳巴士。目前东风悦享无人驾驶车已累计落地15个省,累计运营里程超30万公里,接驳乘客5万余人次。

  湖北亿咖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汽车智能化科技公司,也是武汉经开区培育的首家“驼鹿”企业,由吉利控股集团战略投资。亿咖通科技的核心产品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数字座舱、车载芯片模组解决方案、核心操作系统和软件栈,服务逾12家全球OEM品牌和8家一级供应商,技术应用于全球超过320万辆汽车。近期,亿咖通科技获得6500万美元可转换票据融资。

  东软睿驰成立于2015年10月,是一家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商,为用户提供多类对象检测识别技术,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与基于多核的高性能计算技术,主要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智能充电系统与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去年,东软睿驰南方基地项目落户武汉车谷,将围绕智能驾驶、车云一体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软件(NeuSAR)等业务方向,开展前沿技术的创新研究和自主研发,并与全球车企伙伴开展联合研发创新工作。

  武汉环宇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创始团队来自珞珈山下武汉大学智能车团队。目前专注于自动驾驶产品、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聚焦L2+到L4级自动驾驶主战场,产品有APA/VAP/AVP HiParking,L2+ HiPilot行车、Athena自动驾驶软件系统、Titan系列L4限定场景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等。今年4月刚完成数千万元的新一轮融资,由苏州资管卓璞基金领投。

  华砺智行(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业从事V2X车联网智能终端研发和智能交通行业应用的公司,目前已经研发出了车载显示单元、RCU-1000、OBE等硬件产品,以及车联网智慧云平台、软件开发包等软件产品。在21年年末完成了数千万人民币A1轮融资。

  车百智能网联研究院(武汉)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是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与武汉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创新中心共同发起的科技型公司。致力于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发展,搭建一个通过研究和交流推进多领域融合和协同创新的平台,是一家为智慧城市软件开发和运营操作系统平台的高科技创新企业。

  湖北东峻实业是一家集汽车零部件研发与制造、汽车销售与服务、汽车系统方案设计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零部件业务范围包括汽车转向系统、汽车冷却系统、汽车电子系统、汽车滤清器等,为东风风神、神龙、日产、柳汽、本田、一汽、上汽、吉利、福田、江淮、宇通等多家整车企业提供配套。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达51.27亿元,在湖北民营企业百强榜单中位列第82名。

  武汉福迪成立今年3月份,经营范围包括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和批发、模具制造和销售、五金产品制造和批发、金属结构制造和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汽车零部件研发、货物进出口等。根据规划,广东福迪武汉基地项目总投资7亿元,占地面积90亩,总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主要建设冲压车间、焊接车间、热成型车间、仓储车间、配送车间等,将为小鹏汽车武汉工厂配套,规划年产能50万台(套)车身零部件,计划2023年投产。

  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强势崛起,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武汉经开区“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将重点发展氢能、燃料电池及储能电池、能源循环产业和能源服务业,实施氢能产业链培育工程、电池产业领跑工程和能源循环利用工程,助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据了解,目前武汉经开区氢能产业集群态势初显,聚集了东风公司、国氢科技、武汉理工氢电、康明斯、雄韬氢雄、众宇动力、达安检测等一大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氢能企业,涵盖质子交换膜、膜电极、氢燃料电池电堆到氢能整车生产制造的全产业链。

  东风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内产业链最齐全、产品阵营最丰富的汽车企业,总部设在武汉。近几年,东风汽车一直高度重视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和技术积累,将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未来战略方向之一,不仅加大燃料电池研发力量,还同步启动工业化投资,并将其作为东风公司“十四五”事业规划重点推进。同时,东风企业已经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燃料电池电化学、电堆、系统测试实验室,以及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总成自动化试制线。

  武汉理工氢电科技有限公司由武汉理工大学和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成立。公司前身是2006年成立的武汉理工新能源有限公司,基于武汉理工大学领先的燃料电池技术,致力于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膜电极的技术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目前,武汉理工氢电已成为全球第5大膜电极生产商,正抓紧打造国内领先的燃料电池零部件产业基地。投资2亿元的新基地将于年内启动建设,明年年底正式投产。

  康明斯是全球著名动力设备制造商之一,在武汉建立了包含技术研发、零部件及整机的高端制造、分销服务等全价值链运营体系,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动力产业。今年10月,康明斯东亚研发中心新基地启用,新基地还专门建设一栋新能源动力研发楼,配备最新燃料电池实验室、动力电池实验室、传动系统实验室,及整车轮毂实验室等,将促进武汉经开区新能源产业发展及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电堆及系统的研发和生产。9月6日,经过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评定与现场审核,众宇动力被正式认定为湖北省氢燃料电池电堆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单位,这是湖北省燃料电池领域第一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近日,首台由众宇配套的金龙牌氢能源通勤车于近日下线并交付铁龙通勤投入运营。除了通勤车,众宇还配套了公交车、环卫车等氢能源车型。

  武汉达安科技去年4月在武汉经开区成立,重点布局新能源(含氢能源)、智能网联部件、价值工程等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研发测试能力,提供汽车全方位检测、认证、工程开发、咨询及评测服务。今年4月,“氢能汽车创新试验园以及汽车五化试验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成后将形成氢燃料电池研发、制造、检测全产业链闭环,满足智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检测和认证等全生命周期服务。

  武汉绿动氢能由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20年独资注册,并分三期建设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总投资将超过70亿元。其中,一期项目(2020年~2024年)规划了氢能研发平台、质子交换膜、膜电极、水电解膜、双极板、万套电堆和万套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生产线。目前基地一期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今年底将陆续启动所有生产线建设。

  雄韬股份是国内燃料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2017年,雄韬股份投资50亿元,在武汉经开区建设了华中规模最大的氢能产业生产基地——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今年7月,雄韬新能源华中总部项目在汉开工,将打造全国首个氢能全产业链基地。

  中创新航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作为武汉首个落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项目,中创新航投资100亿元,在武汉经开区通航产业园建设武汉基地,规划产能20GWh,每年生产的动力电池,可装配40万辆纯电动汽车。

  中航锂电是专业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研发及生产的高科技新能源公司,去年5月中航锂电与武汉经开区签署《中航锂电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武汉基地项目投资协议》,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一期预计可于2023年投产,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80亿元,项目二期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60亿元。

  湖北雷迪特冷却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隶属湖北东峻集团,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冷却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股份制公司。公司成立于2005年1月,并于2014年9月在新三板上市,总股本4000万股。公司主要研发产品,已在新能源整车电机、电控、电池热管理系统上成功量产。

  武汉天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9 年,是国内领先的专业从事垃圾渗滤液及高难度污废水处理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商,目前已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1127)。主要为客户提供垃圾渗滤液及高难度污废水治理的工艺设计、设备加工、装备集成、工程施工、运营服务等一体化解决方案,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武汉经开区正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链,建设新材料产业园,推进技术进“链”、企业进“群”、产业进“园”。目前,新材料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国际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CMP抛光垫研发生产基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根据武汉经开区“十四五”规划,将着力引进培育一批产值超100亿元、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大企业大集团,重点攻克一批先进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和其他前沿新材料技术,推进产业化应用。到2025年,力争形成五百亿级规模产业集群。

  武汉金发科技于2014年成立,是一家专业从事高性能功能化改性塑料新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导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家电、OA设备、IT通讯、汽车、家居建材、玩具、电动工具、灯饰、航天航空等领域。2021年被授予“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为解决功率半导体器件“卡脖子”问题,2019年6月,东风公司与中国中车两大央企在武汉合资成立智新半导体有限公司,旨在实现IGBT核心资源自主掌控。目前,智新科技旗下智新半导体的IGBT模块二期项目已经启动建设,预计2024年建成,年产能将达120万只。

  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由吉利集团控股的浙江亿咖通科技有限公司和安谋中国共同出资成立。去年12月10日,芯擎科技在武汉发布了国内首款车规级7nm智能座舱芯片“龍鹰一号”,实现了国产高端汽车芯片领域的技术突破。目前,该公司已获得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数亿元战略投资,用于更先进芯片的研发和部署。

  武汉长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2月,公司从事玻璃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浮法玻璃、镀膜玻璃、光伏玻璃和其他深加工玻璃,是国内浮法玻璃十强生产企业,华中地区最大的 Low-E 镀膜玻璃生产企业。目前计划于沪市主板上市,保荐机构为兴业证券。

  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9.61亿元,总资产近40亿元,是一家从事集成电路芯片及制程工艺材料、光电显示材料、打印复印耗材等研发、生产及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300054)。目前,鼎龙股份已建成国内首条超洁净、全自动、千吨级聚酰亚胺材料生产线,成为国内唯一实现量产出货的YPI供应商。

  武汉万邦激光金刚石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于2015年9月在新三板上市(股票代码:833484),是一家致力于金刚石工具研发和生产的中外合资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材加工,建筑,装饰,道路工程等领域。作为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49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9项),并在2021年荣获了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武汉经开区集中了大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建筑企业与设计企业,在智能家居、绿色建筑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

  根据武汉经开区“十四五”规划,武汉经开区将依托电子产业基础,加快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智能家居终端产品,重点突破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支持行业领军企业扩大投资,加快绿色环保型、高效节能型、信息智能型等家电产品的研发和升级。

  美的集团是一家覆盖智能家居、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数字化创新五大板块的全球化科技集团。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已落户武汉经开区18年,目前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逾20亿元,获得发明专利110余项。2021年全年,美的集团武汉制冷/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与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合计完成产量957万套,产值合计192.88亿元。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是格力电器在全球的第八个生产基地,格力电器武汉产业园是华中地区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近年来,武汉格力应用物联网、边缘计算、云边协同、AI等新兴ICT技术,实现柔性生产流程,打造智慧家居工业物联网平台,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响应和制造执行能力。2021年,该公司营业收入达86.09亿元,在湖北民营企业百强榜单中位列第46名。

  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最早落户武汉经开区的家电企业之一,作为国内智能家居行业的领头羊,海尔U-home通过创建一流模块化资源与用户并联交互的场景,开创一个全新的智能家居时代。

  11月10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相关单位编制的《武汉开发区(汉南区)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及空间布局研究(2018-2025)》正式对外发布。《规划》从国际、国内和湖北省航空产业发展环境、发展战略、空间布局、重点业务等进行详细分析与规划,认为武汉发展通航产业正当时。

  “2017世界飞行者大会”是武汉开发区通航产业发展的开幕之作,未来,武汉经开区将以通航运动产业为引领,突破发展通用飞机整机制造、工业级无人机、核心零部件、航空装备、飞机运营维修、飞行培训等产业。力争在“十四五”末期形成100-300亿元的通航产业集群,打造“中国通航之都”、“世界航空运动之都”以及中国中部通航枢纽和未来武汉公务机基地。

  武汉爱飞客航空综合体发展有限公司是航空工业通飞在武汉设立的区域平台公司,成立于2015年,重点打造武汉通用航空运营服务综合体项目。并以爱飞客汉南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为核心,在华中打造系列“爱飞客”通航产业新城,促进华中区域通航产业链的完善和聚集,助力华中区域通航产业腾飞。

  武汉人工智能特种飞行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这是继吉利首架工业级无人机下线后,武汉无人运输机产业迎来的又一生力军。项目由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武汉)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总投资规模达100亿元,将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立体交通控制技术,生产制造智能集装化无人运输机。同时,引入项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智能集装化无人运输机系列产品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打造无人机产业集群。

  海燕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隶属华彬航空集团,是湖北省内重点通航企业。公司主要运行赛斯纳208飞机,经营范围包括航空摄影、科学实验、空中游览、航空探矿、短途运输、航空器代管、医疗救援等服务。

  湖北宇航公务航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经营一般性通用航空飞行,航空器托管,空中游览。公司在天河机场设有专业的公务机楼,目前正处于135部公务包机项目筹备期,预计托管两架湾流G550公务机。宇航公务航空旨在打造FBO机场网络运营服务商,并在所打造的机场网络中设立停放及航空物流无人机组装生产、试飞和升级换代测试基地。

  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标志着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正式步入了快车道。在这种新形势下,一系列以传统医药产业、新兴保健产业为代表的大健康产业集群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根据武汉经开区“十四五”发展目标,武汉经开区将围绕智慧医疗产业链,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智慧医疗设备、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流通等产业,着力突破健康管理、健康养老、健康金融等康养服务业,提升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饮料、乳制品等健康食品产业。

  福格森(武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背靠香港上市公司神冠集团。福格森公司集药品和保健食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专注孕婴营养二十载,同时是湖北省第一家通过保健品GMP的企业,年生产固体颗粒粉剂10亿袋、软胶囊13亿粒。2021年荣获“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华润湖北医药有限公司隶属华润集团大健康领域,是中国医药流通领军企业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重点打造的省级区域平台。公司业务涉及医疗纯销、基层医疗配送、零售终端销售、B2B网络推广、自营零售药店、第三方物流服务、医疗机构耗材精细化运营等领域,覆盖省内各级地市区域。

  武汉同济现代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在原同济医学大学制药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集药品原料、药品研发、药品生产、药品销售、药物流通、高端医疗等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正在规划建设同济现代医药生态产业园,规划建设中药提取车间和9条药品生产线,同时,配套建设现代医药研发中心、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现代中药产业基地。未来还将继续扩展,成为生物医药类产业的孵化器。

  良友佳医智慧医疗科技(湖北)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云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核心技术及“云、管、端”协同一体的安全防护技术应用,依托自主研发的四大智慧平台_《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智慧平台》、《Dr.+IoT医疗物联网平台 》、《远程医疗协作与转诊平台》及《处方共享与药品福利管理平台》为运营支撑,开展智慧健康_慢病管理中心的建设运营。

  鸟取拓明(武汉)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0年12月02日,将在武汉经开区建设新型医疗用机器人的研发及生产基地,包含插管仿生机器人、内窥镜外科手术机器人、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其中,内窥镜外科手术机器人项目是日本内阁政府专项资金扶持的医疗+AI高新技术企业,已获得2亿元人民币资金扶持,全球收到2000万订单。

  衠奥生物技术(武汉)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研究团队创立。计划在武汉经开区建设第二总部,主要从事工具病毒载体及应用策略的研发及销售。

  武汉海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以国家一类新药“金路捷”——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为龙头产品,以创建一流生物创新药企业为目标的湖北省高新技术生物制药企业。于2017年8月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300683)。

  根据武汉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武汉经开区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73家,年产整车近百万辆,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食品饮料、生物医药为核心,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通用航空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61亿元,工业产值超3200亿元,实现了从“一辆车”到“一个产业集群”、再到“一座时代新城”的华丽蝶变。

  当前,武汉经开区正踔厉奋进“二次创业”新征程。在实现梦想的关键阶段,要坚持创新核心地位,明晰科技创新定位和方向,重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实现科技创新从自发零散向系统部署转变,全力推进万亿级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建设,将车谷打造成为“科技创新的源泉、人才汇聚的高地”。

  4.长江日报《新能源汽车产能瞄准100万辆,武汉经开区加速构筑汽车产业集群新优势》「发布日期2022.10.26」

智能家居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智能家居:

  • 下一个智能家居: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智能家居 荆楚·观察|一文看懂“中国车谷”产业图谱 (11-29)
    普通智能家居 开个智能家居店多少钱_智能家居前景怎么样_前… (11-29)
    普通智能家居 华为全屋智能全国多家门店齐开引领全新智慧生… (11-29)
    普通智能家居 华为全屋智能全国各大门店陆续开业让你离未来… (11-29)
    普通智能家居 多家华为全屋智能授权体验店开业你想要的生活… (11-29)
    普通智能家居 华为全屋智能全国多家门店齐开业一起来感受不… (11-29)
    普通智能家居 天乔智能家居 (11-29)
    普通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加盟做精致生活的开拓者 (11-29)
    普通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加盟的六大福利与四大特色 (11-29)
    普通智能家居 花央智能家居 (11-29)
    普通智能家居 Aqara智能家居 (11-29)
    普通智能家居 2019年智能家居行业十大品牌排行榜出炉! (11-28)
    普通智能家居 2016年中国智能家居品牌十大排行榜 (11-28)
    普通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企业排名具体有哪些 智能家居十大排名… (11-28)
    普通智能家居 2018年智能家居企业排行榜TOP10 (11-28)
    普通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公司排名_十大智能家居公司排名 (11-28)
    普通智能家居 10年专注全屋智能UIOT超级智慧家为行业发展注… (11-28)
    普通智能家居 AIoT时代“UIOT智慧家”领跑智能家居爆发式增… (11-28)
    普通智能家居 uiot智能家居怎么样 uiot智能家居有哪些优势 (11-28)
    普通智能家居 华为、UIOT超级智慧家稳居全屋智能第一阵营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