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演员表【摘要】目前5G的高带宽没有显示出用武之处,面向行业的应用将是6G研究的重点。
3月22日,第二届全球6G技术大会在线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理事长邬贺铨称,目前
5G的高带宽没有显示出用武之处,因为内容发展是滞后的,终端的计算能力和生成VR/AR节目的门槛,也制约了高带宽用户产生内容的出现,目前5G还难以复制4G时代短视频的场景。
5G并没有针对ToB的应用做重点的研究,将5G ToC的系统架构和设备直接搬到5G ToB,这样既不科学也不合理。所以
工业互联网应该成为6G的研究重点,更需要更重视低时延和确定性的要求,在架构和管理上提出创新的方案。
人工智能技术在6G的应用,应该聚焦在怎么利用人工智能分析信道特性,实现干扰消除、优化能效和核心网对业务的智能化适应上面。
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刘韵洁表示,总体来看6G还处于预言的阶段,移动通信十年发展一代,2020年进入到5G,
5G刚发展没两年,发展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没解决,到2030年,互联网会向智能网络的方向发展。6G网络的需求和目标是
6G的网络架构跟现在5G有什么不一样?刘韵洁认为,最大的不一样是“立体”,不仅局限于地面覆盖,还要把卫星、无人机、游艇等结合起来。“因为如果6G完全像5G一样实现全面的地面覆盖成本太高。”
大会主席、东南大学教授尤肖虎教授认为,6G的愿景除了把5G的三大场景(增强宽带,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和海量机器互联)进一步推向成熟之外,6G更将为沉浸式云XR、全息通信、多维感官互联、智慧感知等下一个10年的应用,打造一个更立体、更强大的“空天地一体”网络。5G的发展与6G的愿景实现平滑过渡,使得现有的5G投资更为有效。
说到5G应用技术,目前在智慧电厂的建设中5G技术契合了电厂智能转型对无线网络的应用需求,以晨砻信息实施的智慧电厂建设为例,5G应用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能够满足工业环境下设备互联和远程交互:一方面可减少设备之间线缆成本,利用高可靠性网络连续覆盖,满足各种差异化业务需求,实现随时随地的信息共享,推动安全高质量生产。另一方面助力实现“5G+智慧电厂”的智能诊断和远程维护,助力维护模式升级。5G技术可应用在设备的远程识别、诊断、维护以及问题自动识别、修复等方面,大大提高生产运行效率,降低成本。
未来6G在电厂数字化转型建设中,智慧感知、沉浸式云XR等技术或将智慧电厂建设推向一个更高水平,让我们试目以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