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人工智能商业智能智能家居智能手表智能手机智能通信智能电视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
相关文章
 经纬恒润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
 扫描全能王“智能高清滤镜”…
 抢占智能化战争新高地
 2023年中国独立软件供应商 (…
 【迅解区块链】人工智能:从…
 精彩回顾丨单细胞测序如何赋…
 浙江国祥IPO:紧抓新机未来可…
 招1014人!浙江选调生公告预…
 北京福田货车4S店电话欧马可…
 酒说日报丨仁怀酱酒大厦启用…
 北京卖货车的电话外地人可以…
 滨州市举办智能制造产教科融…
 涨停雷达:行业政策 卓郎智能…
 7月安卓手机性价比榜:努比亚…
 性价比高的手机2023年推荐 3…
 安兔兔6月安卓手机性价比排行…
 云手机性价比排行榜一览 哪些…
 安兔兔公布8月安卓手机性价比…
 华为多个重磅新品“非凡”亮…
 光环闪耀实力绽放!华为WATC…
 2023年Q1全球智能手表300+美…
 前瞻全球产业早报:华为首款…
 华为2万元手表有多少“含金量…
 电视投屏怎么操作 电视投屏操…
 手机怎么投屏到电视?四步快…
 无线投屏怎么连接电视 无线投…
 王牌电视怎么连接手机投屏 王…
 手机投屏怎么投屏到电视上 手…
 2020款保时捷卡宴现车优惠价…
 19款保时捷卡宴30T动力十足强…
 保时捷放弃在中国涨价!
 新款保时捷Macan国内价格公布…
 19款加版保时捷卡宴30T全国最…
 机器人研究迎来ImageNet时刻…
 机器人角斗场 功能菜单官网在…
 Soul创始人张璐持续打造创新…
 第五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进…
 快来报名丨 第九届“互联网+…
 英雄帖!“互联网+”大赛国…
 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
 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
 漫思科技:让车载智能终端管…
 车载智能终端评测:Sensus多…
 伊宁市为2426辆出租车安装智…
 携手华为Hicar 新宝骏RS-6下…
 乐车宝测评:什么样的产品才…
 百度智能云获评“国内首个金…
 深度分析!2021年中国数据标…
 JCG精程商服斩获「年度全渠道…
 微美全息(NASDAQ:WIMI)开…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智能制造网 >> 智能通信 >> 正文
高级搜索
经纬恒润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0/7 15:11:47 | 【字体:

  德痹尔泰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价值创新,服务客户”的理念,继续贯彻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积极应对行业技术快速升级、芯片短缺等挑战,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人才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稳步推进。公司主营业务持续发展,产品和服务可覆盖客户开发、测试、生产和运营各个阶段,业务之间相互协同,为成为综合型和平台型的公司奠定坚实基础。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197.3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460.1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0.48%。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源于电子产品和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乘用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客户的收入贡献增加。除了收入体量较大的产品方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之外,新能源和动力系统、底盘控制、自研软件等业务规模加速扩展,共同推动销售规模扩大。公司秉持自主研发、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着眼长远发展。2022年度研发投入为6.83亿元,同比增长49.88%,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6.99%;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共3827名,同比增长38.35%,占公司总人数的77.49%。公司在域控制器、高级别自动驾驶方案、开发及测试自主工具链等方面投入大量研发资源,为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注入动力,推动业务的持续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和原有客户合作进一步加深,拓宽产品合作种类,持续获得客户项目订单,如与一汽红旗、吉利、广汽埃安、东风、上汽、江铃等客户合作新项目。同时,公司在不同产品方向不断突破首次合作客户。电子产品业务方面,(1)智能驾驶:多个海外市场车型的顺利量产,持续获得客户在海外市场车型定点成为公司在ADAS领域的新亮点。(2)智能网联:突破某造车新势力等若干新客户,并获得4G和5GT-BOX产品定点。(3)车身和舒适域:APCU产品在报告期内成功量产配套新一代的BenzGLC全球平台车型,也为公司进一步开拓海外客户奠定了各方面的基础;车控域计算平台产品和物理区域控制器产品新获得了造车新势力车企的项目定点。(4)底盘控制:向该领域新客户某造车新势力量产供货,并首次获得某自主品牌客户平台型定点。(5)新能源和动力:拓展国外客户获得整车控制器项目定点,首次和微宏动力合作并获得BMS大额项目定点。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方面,(1)公司整车复杂场景测试服务业务规模持续扩大,成功开拓大众中国等多个外资背景客户,协助其旗下新款架构平台的多款车型开展整车级自动化测试和智驾功能专项测试。(2)嵌入式软件方面,客户订单大幅增加,通过Tier1项目首次获得宝马量产车型搭载应用,同时成功适配了多家国产芯片客户,如芯驰、紫光、旗芯微、智芯和国芯等,帮助国产芯片量产落地;在海外芯片适配方面,完成了英伟达Orin系列、高通8295系列、TITDA4等芯片适配。(3)自主研发工具软件方面,ModeBase是公司自研的综合性驾驶仿真测试软件,在底盘仿真测试、智驾仿真测试、整车仿真测试等多个方向成功应用,报告期内新增客户包括红旗、解放、比亚迪002594)、蔚来、重汽、零跑汽车、华人运通和宁德时代300750)等。INTEWORK汽车工业软件家族的用户群体进一步扩大,报告期内新增吉利威睿、弗迪、合众、解放、红旗、智己、旗芯微、芯旺微、云图、国芯、智芯和兆易创新603986)等客户。(4)研发平台业务方面,获得路特斯、极氪、柳汽、日产和依维柯等新客户的认可。高级别智能驾驶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新获得济宁龙拱港无人驾驶水平运输系统项目,此项目为国内首个内河全自动集装箱码头项目,具有技术和产业代表性,目前已完成系统部署,并达到运营状态。在不断应对半导体紧缺情况的过程中,公司形成了内部供应链管理经验库,公司供应链系统坚持从客户生产需求端下探到半导体厂商制造端,实现全链条信息打通覆盖,从信息流和物流两个方面做到多方开放信息共享,提高及时性和准确性,在一定范围内扼杀突发风险。同时,公司与客户及半导体厂商三方建立中长期需求管理、三方订单预置和迭代交流更新机制,以确保解决短期供应问题,同时规避中长期供应风险。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公司加强了客户端的信息沟通并增强了资源调动能力,充分发挥上下游信息互通联动的纽带作用,以保障公司能够在此细分市场中从容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在传统业务方面,公司增加了技术方案储备,同时加深了与国产半导体公司的合作,国产化方案项目在后续项目中即将量产。智能驾驶电子产品基于“智能控制器+智能传感器”的规划,注重产品研发的同时关注量产落地的可行性。在满足L1到L2+的不同等级需求之外,公司研制了行泊一体域控制器,实现了行车和泊车的深度整合,进入了辅助驾驶系统中更深入、更精细的业务领域。面向L2.5及以上的第二代行泊一体域控制器ADCUII(分布式,2-Boxes方案),支持11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配置,采用QNX操作系统以及恒润全栈自研的底层软件和中间件,具备高精度定位和地图功能,可以实现高速路、城市快速路的L2+功能。报告期内该产品成功在某新能源汽车车型量产。除了分布式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之外,公司完成了升级版行泊一体解决方案(集成式)的研发,该产品采用One-Box方案,满足对800万像素摄像头的支持,具备NOA等高级功能,符合ENCAP2023法规要求和产品出口需求。公司布局的基于国产芯片高算力芯片方案的新一代智能驾驶域控产品,已经完成A样件研发。高性能计算平台能够搭载公司自研或第三方人工智能感知算法、公司自研路径规划和控制方案,可以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停车场等封闭道路场景下实现安全、精准、稳定的L4高等级自动行驶功能。公司可提供面向L4级别的全栈式整体方案,覆盖传感器设计和布置,包括感知、预测、规划、控制等核心算法和执行器,具备智能驾驶硬件开发尤其是复杂SOC的硬件设计能力,结构设计尤其是自然冷却、液体冷却的复杂结构设计能力,可提供全栈软件开发,包括底层软件开发(AutosarCP)、中间件开发(AutosarAP)、操作系统(Linux/QNX)支持、核心算法(L2算法,NOA/NOP等)开发。公司在对多雷达融合研究的过程中积累了多雷达点云级融合经验,推出多雷达(含4D毫米波雷达)融合方案,配合前置主动安全摄像头,满足整车对1V1R、1V3R和1V5R的支持。为了满足L2.9级及L4自动驾驶需求,公司研发了4D毫米波雷达产品,报告期内已经完成A样件研发,其中前向4D雷达采用48发48收方案,角4D雷达采用24发12收方案,提升了产品在特殊环境下对于物体的识别能力,提高了对物体的分辨率。同时,公司对传统毫米波雷达进行了升级,满足ENCAP2023和出口需求,完成了对超近距雷达研究,满足开门避障(DOW)、舱内占位检测(OSD)、脚踢感知等应用。针对智能网联趋势,公司的T-BOX分为三个等级产品。Entry系列,主推全国产化及成本领先,现已完成原型设计,预期在2023年内落地。Standard系列,拓展产品覆盖度,在原方案基础上,增加MTK方案等差异化选择,5G装配量持续走高。Premium系列,保持技术先进性,3*5G+高算力平台完成设计,形成品牌向上的态势,即将量产。公司布局基于数字微镜(DMD)技术开发的增强现实抬头显示(AR-HUD)产品,视场角、感知视距、像素、对比度、亮度、清晰度等关键指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结合基于专业工具链支持的面向制造的产品全系统设计、光机热耦合仿真分析、虚拟及实物测试验证、可靠性实验的全栈式工程开发能力,为产品成熟度和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以及进一步市场开拓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报告期内,公司致力于基于增强现实图像贴合技术的图像生产软件(AR-Creator)及成像性能提升算法的开发及集成业务,并将于2023年内实现量产部署,该业务将与增强现实抬头显示(AR-HUD)产品业务形成合力,并联合其他可为整车厂提供的工程开发服务,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系统级解决方案的综合型竞争力。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由分布式向域融合方向发展,高性能计算平台和物理区域控制器成为新架构的核心。公司凭借复杂软硬件的开发能力,沉淀了在BCM、热管理、底盘、网关、配电等方向的技术,布局高复杂度智能车身控制产品。在车身和舒适域产品方面,公司一方面继续发展和投入多品类的智能传感器执行器相关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加大中央计算平台和区域控制器等相关产品的研发投入和布局。公司研发的车控域中央计算平台产品,基于高性能异构SoC算力平台集成中央网关、车身舒适控制、动力控制、空调热管理、整车能源管理、OTA以及全量数据上传等功能,基于SOA架构提供车控域的基础服务。在软件架构上分别基于AUTOSARCassic平台以及Adaptive平台提供应用软件运行基座,产品功能安全等级达到ASIL-D。同时公司也在开发3-4个物理区域控制器,用于处理区域内的各种输入信号采集、输出控制、配电以及区域网关路由,产品集成车身舒适域控制、动力系统控制、空调热管理、底盘控制、一级配电、二级配电、隔离开关、网关、OTA等功能,软件采用全AUTOSARCassic架构,集成多个域的机电控制算法以及驱动,同时可以集成第三方开发的应用软件。随着终端消费升级和智能驾驶的兴起,整车对于底盘控制的动态控制、安全性和舒适性控制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车辆运动控制(VMC)方面,集车辆横向、垂向和纵向控制于一体;在高等级综合车辆运动控制方面,实现多向联合动态控制及个性化定制,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电动助力转向产品中,C-EPSPPK产品已经完成量产,DP-EPSPPK产品即将量产,全冗余R-EPS、线控转向产品研发中,针对有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需求的客户,具有时间成本、技术方案成熟度、性能表现方面的优势。EWBS产品已完成量产,One-Box、EMB产品处于研发中,针对新能源车企以及带有智能驾驶功能的客户,产品具有成熟、成本低、功能更优的优势。底盘域控制器已经和主流品牌车企客户合作,具有功能丰富、产品成熟、适合下一代整车EE架构的特点,适合车型产品升级、性能升级,集成公司复杂域控软件ICC、VMC,充分发挥整车纵横垂向性能,全面提升驾乘安全性、舒适性。面向未来电子电器架构,公司持续投入三电控制系统平台和关键技术研发,向下覆盖动力域智能执行模块,向上进行区域融合、动力域融合,并积极预研和探索云端大数据的应用,产品可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的纯电动和混动应用场景。新能源主要布局的产品包括新能源车辆整车控制器EVCU、商用车整车控制器CVCU、整车动力域控VDCU、前舱区域控制器FZCU、400V/800V电机控制器MCU、乘用车及商用车高压电池管理系统HVBMS、替代铅酸电池的12V锂电池管理系统LVBMS、中压电池管理系统MVBMS,以及分布式驱动技术研发、商用车行驶域控关键技术研发、锂电池云端分布式算法研发、钠离子电池管理算法研发等。公司整车电子电气开发业务包含整车EE架构开发、整车异构网络系统开发、整车功能安全开发、整车信息安全开发、整车电气系统开发等多项子业务。业务覆盖整车EE开发的绝大多数环节,提供各领域先进技术解决方案,是业界少有的综合实力强劲的服务商,能够很好地匹配市场需求。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内外部项目持续丰富和完善SOA架构技术积累,在开发流程、服务设计方法、数据库方面均取得有效进展。公司成功交付一汽红旗、一汽解放000800)、东风岚图、北汽、中国重汽000951)等多个大型EE架构项目,助力多个客户新一代平台开发和落地,获得客户好评。报告期内,公司车载网络开发业务营业额快速增长,成功交付一汽解放、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等多个量产车型项目。公司持续加大车载高速通信技术研发投入,在百兆、千兆车载以太网成熟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新推出了多G车载以太网设计、时间敏感网络(TSN)设计、数据分发服务(DDS)设计三个行业前沿技术解决方案,并完成国内首个量产车型TSN项目案例。汽车电子电气系统日益复杂,仿真测试在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研发与验证中正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众多OEM在新车型的开发中都愈发重视仿真测试实验室的建设。公司自主研发的TestBase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可根据客户需求,为汽车OEM及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从单控制器到覆盖整车所有电气系统的虚拟车辆测试平台,为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的测试验证提供有力保障。整车电子电气仿真测试解决方案业务主要包括整车虚拟仿真测试、新能源三电系统仿真测试、底盘系统仿真测试、智能座舱仿真测试、智能驾驶仿真测试等测试平台及自动化测试服务。报告期内,整车电子电气仿真测试保持稳定增长。公司推出了面向新一代“中央+区域控制器”结构的SOA电子电气架构的整车电子电气仿真测试解决方案,通过独立自主研发,实现了车载以太网HIL仿真技术的突破,并在一汽红旗的下一代EE架构的车型开发中成功应用,这也是国内较早投入测试应用的SOA架构的整车级HIL仿真测试系统。报告期内,公司在自主研发实现国产化替代方面加大投入,在实时仿真机、智能驾驶场景仿真软件、云仿真测试平台等自主研发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智能驾驶方向上,公司在多摄像头同步视频注入仿线D毫米波雷达仿真、高精地图仿真等技术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推出了面向L4无人驾驶的HIL仿真测试系统,并在公司高级别智能驾驶业务的研发测试过程中成功应用。此外,报告期内,公司与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城汽车601633)、解放等OEM展开了高级智能驾驶系统(L3及以上)仿真测试设备开发方面的合作。公司结合更多INTEWORK软件工具,推出了高级智能驾驶测试系统,基于数据的全链路开发及测试平台,从车载传感器原始数据采集及回注,到场景真值数据采集、车载传感器测评到虚拟场景重构,让实车智能驾驶测试在开发中发挥更大作用。随着软件定义汽车的不断深化应用,嵌入式软件在整车开发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同时,整车EE架构逐渐向“中央+区域”架构演变,对嵌入式系统和通信中间件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多年的嵌入式软件开发经验,公司可为客户提供嵌入式软件平台解决方案,涵盖AUTOSAR软件、服务中间件和信息安全软件,同时提供系统开发与集成服务。报告期间,自主研发嵌入式软件取得了突破性技术进展。AUTOSAR产品线完成了AP和CP平台升级,发布了MCAL工具,填补了国内MCAL工具空白。服务中间件采用了SOA设计理念,完成了车身和座舱服务在整车台架上的部署。信息安全软件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已具备MCU端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并计划加强MPU端信息安全解决方案的部署。报告期间,嵌入式软件系统集成完成了里程碑的经验积累,依托自主嵌入式软件IP,公司在英飞凌、芯驰等芯片上完成了AP和CP部署,并成功打通多核通信和系统点亮等工作,助力域控制器量产化导入。ModeBase是经纬恒润自研的综合性驾驶仿真测试软件,可用于乘用车、商用车的整车电控系统的设计、测试和验证,可覆盖电控系统MIL/SIL/HIL/VIL整个开发周期。报告期内,新增客户包括一汽红旗、一汽解放、比亚迪、蔚来汽车、中国重汽、零跑汽车、华人运通、宁德时代等,在底盘仿真测试、智驾仿真测试、整车仿真测试等多个方向上成功应用。此外智能驾驶版本新增摄像头、激光雷达等智能驾驶传感器仿真,新增交通流算法,扩展了交通场景元素丰富度,以及各类工具的联合仿真兼容度,目前已灰度发布。在车载总线工具领域,公司可以提供覆盖数据分析、总线仿真、故障诊断、测量标定等功能为一体的软件产品INTEWORK-VBA,支持CAN、CANFD、LIN、Ethernet总线,支持摄像头、GPS、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接入,产品贯穿应用于车型设计、研发、测试、生产、售后全流程,是汽车电子领域高频应用工具。产品具备高稳定性、高性能、高开放性等特点,产品设计贴合一线用户需求,目前应用于上汽、比亚迪、长城、华为、宁德时代和吉林大学等100余家客户。INTEWORK-VDE车载总线通信设计与数据库编辑工具,正式发布了云版,向客户提供更易用的WEB端使用服务,具备多人协作开发与数据平台化管理的功能,提高网络工程师协作开发效率。自动化测试软件INTEWORK-TAE正式发布了第三代产品,具备更好的扩展性和易用性,通过插件机制可满足汽车电子不同场景下的自动化测试需求。通过测试及仿真工具的积累,公司正式发布了智能驾驶云仿真测试平台,该系统集成了ModeBase、INTEWORK-TAE、INTEWORK-TLS等已有成熟工具,提供全自主的解决方案,支持智能驾驶场景的管理和参数泛化,可基于虚拟逻辑场景泛化生成可执行的具体仿真场景,实现智驾算法的云端的并行仿真测试,助力智能驾驶发展。正式发布了面向协同研发的平台INTEWORK-PET,实现汽车软件开发的持续集成持续交付,提高车型开发效率。公司自主研发的诊断系列工具链不断完善,基于远程的诊断解决方案产品INTEWORK-DRS正式发布版本,从传统的OBD口诊断向下一代基于车载的远程诊断业务迈出里程碑的一步,面向服务的诊断,让车辆诊断由被动变为主动,为未来主机厂在车辆故障预测、主动风险预警方面创造更多价值。报告期内,公司为极氪、吉利提供基于SOA的研发平台新阶段更新迭代服务,满足更高交付频率、更复杂协同场景及智能网联场景的正向研发需求,最新成果预计将随客户新一代车型产品量产上市。在传统电子电气领域之外,进一步覆盖新一代EE架构平台、智能驾驶域、智能座舱域的开发需要。公司基于自研重载自动驾驶滑板底盘产品,“自下而上”“从点到面”构建从智能车、智能路到智能云的全系统完整解决方案,解决无人化自动驾驶运输问题、无人驾驶车辆与有人驾驶车辆混流行驶的交通安全问题以及作业任务编排及车辆调度的生产管理问题,以“交钥匙工程”的业务模式为以港口为代表的园区物流运输客户提供安全、高效、节能的无人驾驶运输车队、智能交通环境及云端管理平台。图自研重载特种载具以自研重载特种载具为业务平台,将公司在整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智能网联控制器零部件、嵌入式基础软件、自动驾驶算法、底盘控制算法、电池管理算法等方面的优势技术及产品资源汇聚集成到自研重载特种载具平台上,打造具有综合技术优势的重载滑板底盘产品。此产品已完成第二代车型的研制,并在实际港口自动驾驶项目中使用。为解决自动驾驶在作业过程的极端cornercase问题,应对因场地或者车辆方面引起的自动驾驶故障或者问题,经纬恒润开发了第二代高可靠性的一体式远程遥控驾驶系统。通过5G网络的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远程驾驶员可以在远程操作室内观察车端摄像头实时传回的视频,操纵远程控制车辆。远程驾驶系统作为异常情况下的备份、降级方案,可在自动驾驶出现故障时控制车辆完成全部作业流程,提供包括精准停车和港机交互在内的全套作业保障,车速可依据场地要求进行自动限定,并具备网络条件不佳时的自动限速、停车保护功能。远程驾驶系统能够通过车端摄像头传回的视频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清晰观察,利用视频处理算法的加强功能,对晴天强光照射下的过曝、雨雾天气的模糊干扰、夜间光照不足等情况进行专门优化,使远程驾驶系统具备全天候作业能力。图5G远程遥控驾驶系统公司升级了自动驾驶车队调度管理平台,实现了车队远程通信服务、车队运行实况监视、云端控车、车队信息管理、与港口生产管理系统(TOS)对接、与设备控制系统(ECS)对接、任务规划、车辆调度、路径规划、道闸控制、锁销工位联动、与远程驾驶系统对接、数据查询和数据统计看板、工程大数据管理服务、灰度发布等功能。图港口无人驾驶车队调度管理界面数字孪生系统支持建立集装箱码头岸桥、场桥、自研重载特种载具、码头面、堆场、道路、道闸、门架等设备和设施的三维模型,与港口生产管理系统(TOS)等真实信息物理系统进行对接,接收实时生产数据,对集装箱码头实时动态的生产场景和生产运营数据进行可视化,实现对码头的生产运营实时监控和分析。公司电子产品业务包含电子产品生产业务及前期电子产品定制化开发业务。在电子产品生产业务中,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竞争性谈判、商业谈判等方式获取项目订单,基于“以销定产、计划生产”的经营模式,通过向上游合格供应商采购电子元器件、结构件等原材料,由公司组织相关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活动,完成订单交付。在汽车电子产品开发服务业务中,公司根据整车企业新车型项目的汽车电子产品定制化需求,组织人员开展汽车电子产品的定制化开发服务,完成相关技术和样件合格交付。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方面,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竞争性谈判、商业谈判等方式获取订单,签订合同后开始项目执行,依次完成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集成测试和项目验收,同时,按照合同约定的阶段和比例取得相应报酬。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方面,公司聚焦特定应用场景,通过招投标、竞争性谈判、商业谈判等方式获取项目,根据客户场景特点及定制化需求,为客户交付高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同时,公司按照合同约定的阶段和比例取得相应报酬。公司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录,通过供应商名录管理机制保障采购质量。公司根据供应商管理目标以及公司产品总体规划,寻找潜在供应商并建立潜在供应商清单。在采购时,公司优先考虑合格供应商名录中的供应商,以提升供货速度和质量。公司对各类产品销量进行短中长期预测,经评估后形成采购计划,在经过内部审批、询价和比价后选定供应商,并与其签订采购合同、确定采购价格。后续公司根据需求确定具体采购数量,向供应商下达订单。(2)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业务的采购模式针对该类业务较强的定制化特点,一般根据各项目需求采购。业务部门向采购部门提交采购需求清单,经过内部审批、询价和比价后,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公司电子产品类业务的生产模式主要为以销定产,同时储备合理安全库存。公司通过对接客户的管理系统或客户下发订单确定生产及交付计划。为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公司结合产品最高日产量、运输风险等因素,分别设定标准安全库存以应对客户需求波动,确保供货连续性。公司现有天津和南通两个生产基地。公司电子产品的生产流程主要包含贴片和组装测试两部分。公司自有产能不足时,会将部分生产工序委托外协厂商,外协生产内容以贴片为主,按照公司的设计和产品方案进行生产。此外,公司电子产品类业务中,汽车电子产品开发服务业务通过针对客户需求进行软硬件设计、测试验证,最终完成方案交付。公司根据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项目的专业方向、技术难度、时间进度等配置项目人员,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依照客户需求开展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软硬件设计开发、集成测试、验收交付等。公司从客户所需场景及需求出发,由技术人员通过对智能驾驶场景及需求进行分析,结合场景特点及客户需求进行方案设计,通过对相关软件、硬件、算法、模型等要素进行开发与集成,最终待方案通过测试,达到客户技术指标要求后完成交付。公司采用直接销售模式。公司各业务部门下设独立的销售部门,针对不同类型产品及服务进行客户覆盖。公司通过紧密跟踪客户需求,通过招投标、竞争性谈判或商业谈判等形式获取项目订单。电子产品业务方面,公司向部分整车厂客户的销售采用寄售模式,即公司先将货物发往客户所在地的寄售库,客户按其生产需要进行取用。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及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方面,公司主要客户对产品具有个性化的需求,注重产品技术性能的定制化完成程度和厂商的技术服务能力,因此公司在营销模式上注重解决方案营销、售前咨询和售后服务。公司高度重视自身研发创新、迭代能力建设,形成以中央研究院进行前瞻性技术研究,以业务部门进行具体产品与技术开发的创新体系。中央研究院与各事业部研发团队紧密配合,互为依托,保证公司产品与技术研发紧跟市场发展动向的同时,及时预判行业技术与产品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技术储备和业务布局,保持公司长期技术竞争力。公司是综合型的电子系统科技服务商,主营业务围绕电子系统展开,向客户提供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和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根据中国证监会2012年修订的《上市公司分类行业指引》,公司所属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代码C39)。近年来,尽管受芯片结构性短缺等不利因素冲击,但在一系列稳增长、促消费政策的拉动下,我国整体汽车销量呈平稳发展趋势,汽车市场的发展模式已经从体量高速增长期转向结构转型升级期。中国品牌在三电技术、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逐步建立优势,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国内份额快速提升,出口也呈加速增长趋势。同时,随着本土汽车电子产业技术的逐渐成熟,整车厂基于降本增效和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需求,加强了本土汽车电子供应体系的建设,对汽车电子产品国产替代起到促进作用。汽车电子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支撑,在政策驱动、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行业迅速发展。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中央计算等需求引领了汽车电子软硬件底层技术和产品形态的一系列革新。域集中、大算力计算、SOA、OTA、信息安全、功能安全、车辆研发周期缩短等要求推动了汽车电子行业技术进步。行泊一体域控制器、车控中央计算平台、物理区域控制器、AR-HUD、5GT-BOX、4D毫米波雷达等新兴产品快速迭代上车。汽车电子技术的更新迭代也推动了特定场景高级别智能驾驶的商业化发展。在智能传感器价格不断下探、感知规控算法逐渐成熟、特种载具陆续推出等因素的影响下,港口、矿区等场景已经实现常态化无人驾驶运营。汽车电子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较大程度取决于产品技术的领先程度。此外,汽车电子行业具有市场需求多元化、产品开发周期缩短等行业特点,对汽车电子供应商的研发前瞻性、技术实力、响应速度、开发进度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为了能够配合主机厂提供质量稳定、技术可靠且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产品和服务,汽车电子系统供应商需投入大量研发资源进行技术积累与创新,以保持市场竞争力。一般情况下,整车厂在一款车的生命周期内,同一零部件会选择相对稳定的汽车电子公司进行配套生产。在汽车电子产品种类增多、复杂度提升、更新速度加快以及质量要求趋严的综合背景下,从汽车电子系统的设计开发、汽车电子产品的系统集成,到汽车电子系统的检测与验证,全流程的汽车电子技术需求不断增加。汽车电子产品需要通过设计仿真、试验验证及生产工艺审核,满足车规级产品量产需求,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和生产工艺审核,满足功能、算力和可靠性的要求。随着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由分布式向集中式过渡,智能计算平台成为发展关键,各类域控制器相继推出。下一代汽车电子产品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融合高性能异构及多核芯片、车载操作系统、异构软件系统、超高速及低时延通信、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前沿技术的复杂ECU产品,需采用SOA软件架构,满足ASPICE要求,并匹配完整开发及测试工具链,技术难度开发较大。公司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实现覆盖智能驾驶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公司部分核心产品及服务打破国外垄断,技术水平及市场地位在国内供应商中处于领先地位。公司长期深耕电子系统领域,持续进行研发投入,积极把握汽车等下游领域发展机会及趋势,通过提供质量可靠、性能优异、服务好的产品满足下游客户需求,积累了包括一汽集团、吉利、上汽集团600104)、广汽集团、Navistar等国内外整车制造商和英纳法、安通林、博格华纳等国际知名汽车一级供应商为核心的汽车领域客户群。汽车电子行业仍处于技术变革的浪潮中,公司高度重视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建设,通过积极推动智能驾驶、物理区域等各类域控制器,高精度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等智能传感器和AR-HUD、电机控制器等智能执行器的商业化进程,提高了公司整体复杂硬件和复杂软件的开发和交付能力。同时,公司积极响应法规要求及政策号召,加强智能网联产品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能力建设,推进下一代OTA平台以及信息安全检测及防御技术开发的技术研发。目前,公司产品与技术研发紧跟市场发展动向,及时预判行业产品与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技术储备和业务布局,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一定优势。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正在向域集中电子电气架构转变,域控制器可以集成多个ECU,减少车辆线束,有利于降低整车成本和软件开发难度,缩短整车集成验证周期。但由于不同车型平台对模块空间布置有物理限制,域集中电子电气架构易受车型约束。未来,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将向车辆集中电子电气架构转变,围绕更大区域内的计算平台来进行搭建,以一个或若干个核心计算平台作为基础,构建完整的电控系统。智能计算平台市场空间广阔,越来越多的汽车电子企业针对电子电气架构演进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需求,推出了不同规格的智能计算平台产品。智能计算平台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异构系统软硬件架构设计技术、高速通信EMC技术、水冷散热方案技术、SOA软件架构实施技术、深度学习在嵌入式系统上的部署和优化技术、信息安全、功能安全等核心技术是智能计算平台的重要基础。技术能力强的公司将在产业变革中占有一定优势地位。拥有平台化产品供应能力的汽车电子供应商凭借其丰富的ECU产品矩阵,在域集中、SOA软件架构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积累与先发优势,预计将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集中发展趋势中受益。(2)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产业需求驱动智能传感器需求持续增长智能驾驶需要感知层更加敏锐、精准地对车辆所处环境进行实时感知,获取周围物体的精确距离及轮廓信息,从而实现避障、自主导航等功能。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核心传感器的参数和技术方案推陈出新,8M前视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VCSEL+SPAD”激光雷达等下一代传感器的潜在应用在业内被广泛讨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智能座舱近年来在国内蓬勃发展,汽车使用场景愈加多元化和生活化。汽车可以基于车辆位置与状态信息,提供信息显示、视觉/语音交互、娱乐等功能。其中,座舱感知和人机交互是实现智能座舱的关键技术,促进了舱内高清摄像头、ToF相机、舱内感知雷达等新型传感器的应用。(3)面向常态化运营的无人驾驶系统逐步落地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的演进,可以使车辆在特定场景下实现自动驾驶。智能传感器、智能计算平台和基于SOA模式设计的整车电子电气系统架构让车辆具备优秀的AI环境感知、多源信息融合、高精定位、智能决策、路径规划、车辆动力学控制能力。场地数字化和云端智慧化等技术进步,提升了车辆自动驾驶安全性和实现了特定场景无人常态化运营。其中,路测场端系统和高精度地图可以实现数据采集、目标检测、电磁环境干扰监测、通信、定位等功能,为行驶任务路径规划和自动驾驶提供支撑。调度云控、数字孪生等云端平台可以实现各类物流场景的业务规划、数据展现、作业任务仿真等功能。未来,各等级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将结合技术、产品成熟度,逐步推向市场。公司为了满足产品前瞻性布局、产品更新迭代、技术创新储备及研发人员储备等战略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公司先进技术产业化落地能力,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9.88%,主要系公司研发人员增加所致。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报告期内,公司相关研发项目进入开发阶段,符合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条件,对研发支出做了相应的资本化处理。公司的各项业务具有较强的底层逻辑和技术复用性,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高级别智能驾驶业务的布局,能够实现电子系统需求全方位覆盖。三类业务在核心技术、应用场景、客户群体等方面的相互协同,使公司的综合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保持良好的客户粘性,促进公司整体的有机增长。在汽车的开发及测试阶段,公司可以为客户研发活动提供覆盖研发工具、架构开发、仿真及测试等完整流程的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同时,基于对客户的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网络架构、硬件方案等更加直接且深刻的理解,公司开发了覆盖智驾、网联、座舱、动力等六大类别的电子产品。随着SOA架构和智能网联技术在汽车产品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公司通过深入终端汽车产品的使用和运营场景,明确下一代智能汽车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技术需求,更好地积累关键数据,实现快速验证和迭代,从而带动自身的技术和产品持续发展。深耕智能驾驶业务多年形成了完整的港口MaaS解决方案,为公司贡献了潜在盈利增长点,提升了增长预期,加速了公司在SOA架构、车载高性能计算平台HPC、5GT-BOX、以太网通信、智能驾驶、OTA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公司的愿景是成为国际一流的综合型电子系统科技服务商,坚持“价值创新,服务客户”的理念,践行“民主+科学”的价值观,以团队凝聚力和自驱力为基础、技术前瞻性和创新性为加速器,坚持自主研发,在成为在卓越的民族企业的目标道路上砥砺前行。公司按事业部进行管理,定期开展各项培训提高员工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打造一流的人才队伍,搭建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帮助员工发掘潜能和实现自身价值。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人数为4939人,其中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共3827人,占员工总人数的77%。按照学历分类,硕士及博士以上学历员工占比51%,本科学历员工占比37%。公司员工主要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等知名院校,专业覆盖电子工程、车辆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精密仪器、微电子、系统工程、软件工程等。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专项招聘等方式,持续增加优秀人才的储备,通过近二十年的积累和不断的业务升级迭代,在技术和产品开发、供应链体系、销售和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支成熟的人才队伍,有力地支撑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经营管理。在技术预研到产品成熟的过程中,公司的实力不局限于单一方面,技术优势体现为完备且突出的综合能力。在系统及子系统开发方面(包含结构、硬件、软件等),团队具备需求开发能力,基于可靠性、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需求的方案及详细设计能力,仿真及验证等基于V模型的全栈能力;在软件方面,基于MCU、SoC等硬件平台的基础软件和应用层软件开发,具有较高的技术成熟度和丰富的开发实践经验;在测试方面,技术及工具可覆盖硬件合格性测试、软件单元测试、软件静态分析、软件集成测试、软件合格性测试、系统集成测试、系统合格性测试等产品级测试需求,同时可提供整车网络、合格性测试等测试咨询服务。以智能驾驶业务为例,公司具有全栈式解决能力,包括硬件(硬件与机械结构)、底层软件(AutosarCP)、操作系统与中间件(QNX与AutosarAP)、核心算法等成熟的设计能力,可匹配适用不同算力平台,在感知、预测、规划、控制的核心技术模块拥有自主研发的实力和技术积累。公司率先实现自主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在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领域形成先发优势,能够向客户提供覆盖研发、生产制造到运营等各个阶段的产品和服务,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经纬恒润基于十余年的汽车行业软件开发经验积累和对行业技术趋势的深刻理解,为客户提供全自主嵌入式软件平台,包含AUTOSAR软件、服务中间件、信息安全软件,并基于复杂控制器,提供系统开发集成服务。经纬恒润积极响应国家自主化方针,不仅全栈自研嵌入式软件平台,而且率先布局国产芯片生态,近几年累计为多家国产芯片提供嵌入式软件平台解决方案,同时,积极参与科技部重大专项,贡献自主力量。此外,公司依托发明专利和高效的过程管理体系,并行开展多个项目,实现分批保质快速交付。INTEWORK寓意智能与合作,聚焦于汽车工具软件领域。经纬恒润通过十余年的产品实践经验和针对ASAM、ISO、SAE等主流汽车相关协议的工程化应用,自主研发了十余款汽车电子领域软件产品,包括面向汽车CAN/LIN/Ethernet总线设计分析和仿真的工具软件V系列、面向汽车研发生产和售后诊断的工具软件D系列、面向汽车测试的T系列产品。同时针对智能网联和软件定义汽车的行业发展趋势,公司也在积极进行智能驾驶研发测试云产品的研发工作,持续为客户提供高效、易用的汽车电子工具软件产品。(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具有涉及技术面广、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快的特点。这种特点要求公司在硬件产品、核心软件和系统平台搭建方面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并持续进行研发投入,不断调整优化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性能和功能,才能够在核心技术、产品和服务等方面保持市场竞争力。公司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具有投入大、周期长等特点,新产品开发和技术研发能否成功,受技术变迁、市场需求把握、市场推广情况和市场竞争状况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如公司研发失败,或前期研发投入无法通过产业化实现相应效益,或不能实现持续创新,将可能使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下降,给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公司围绕电子系统开展主营业务,技术复杂度较高,同时,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创新性以及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也面临着更高要求。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作为技术创新的坚强支撑,对于公司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组成部分。若公司不能通过建立完善的晋升制度或有效的机制对核心技术人员进行激励,可能会导致核心技术人员流失,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公司与一汽集团、吉利、广汽集团、北汽集团、上汽集团、江铃集团、安通林等国内外知名大型整车厂或一级供应商存在业务关系。报告期内,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营业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7.26%,客户集中度较高。一般情况下,整车厂在一款车的生命周期内,针对同一零部件会选择相对稳定的汽车电子厂商进行配套生产,如果未来公司的主要客户出现战略方向或布局规划调整、经营业绩波动、订单大量转移等情况,将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公司在巩固与现有客户合作的同时,在各业务领域也积极拓展新客户,但市场开拓的周期、成效受到行业环境、客户规划、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若公司客户拓展工作进展低于预期或者客户拓展失败,将可能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公司产品生产中涉及采购不同类型的车规级芯片。2022年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芯片仍然有一定程度的短缺,下半年有所缓解。未来如果由于自然灾害、贸易摩擦、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包括芯片在内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销售、配送受到影响,公司将可能面临相关原材料供应不足或价格波动的风险,进而对公司产品按时交付和毛利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可能影响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水平主要受业务结构变化、产品销售价格变动、原材料采购价格变动、汇率波动、市场竞争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未来若上述影响因素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毛利率可能面临下降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156,748.16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7.68%。存货中合同履约成本的账面价值为80,588.79万元,占存货的比例为51.41%,占比较高,主要系汽车电子产品开发服务、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与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等业务执行及验收周期较长所致。上述业务在对应项目验收完成前,按实际发生的成本计入存货中的合同履约成本,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各期末尚未验收的项目持续增多,存货规模也随之上升。报告期内,公司业务规模持续快速扩张。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人员数量为4,939人(其中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共3,827人,占公司人员总数的77.49%),较上期末增加38.35%。公司规模的快速增长对公司的运营管理、技术开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管理体系若不能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而进行调整和优化,将可能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的应收账款净额为93,381.65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23.22%。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在信用政策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仍会保持较大金额且进一步增加。如果欠款客户出现重大经营风险、发生无力支付款项的情况,公司可能面临应收账款无法回收而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情形。报告期内,公司及部分子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另有部分子公司享受科技型中小企业相关税收优惠,同时,母公司及部分子公司还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若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或公司及部分子公司未来不能持续通过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认定,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为积极开展海外业务、服务海外客户,公司在美国、欧洲等地设有子公司。公司的部分产品销售以及原材料的采购均以外币作为结算工具,由于人民币汇率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紧密相关,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存在受汇率影响的风险。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未来若人民币对主要结算货币的汇率产生剧烈波动,可能会产生汇兑损失,进而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公司为综合型的电子系统科技服务商,服务于汽车、无人运输等领域,受下游汽车消费市场影响大。全球经济和国内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不可抗力等突发经济扰动都会对我国汽车生产和消费带来影响。报告期内,由于不可抗力因素、芯片结构性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局部地缘政治冲突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汽车行业受到严重冲击,而后随着政府刺激政策和厂商促销活动等的陆续实施,前期被抑制的需求正在逐步释放,汽车消费市场有望保持持续改善的态势。如果未来下游汽车消费市场出现大规模的不景气及停工减产情况,可能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不利影响,公司或将面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报告期内,受不可抗力、地缘政治冲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显著提高。虽然中国宏观经济的前景向好,但经济的平稳运行仍然面临着较多严峻的挑战。若因不可抗力、地缘政治冲突等不利因素,导致宏观经济的走势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则公司的经营发展可能会随之受到较大影响。2022年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197.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460.1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48%。公司2022年营业总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较大,主要系公司电子产品销售规模扩大带动公司营业总收入的增长。从财务状况看,报告期末,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总资产额为886,681.08万元,较上年末增长96.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530,018.64万元,较上年末增长248.88%。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等趋势引领下,公司紧跟汽车电子行业技术革新脚步,积极部署并推动新技术的产业化落地,抓住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演变进程的新机遇。公司深耕电子业务多年,掌握了整车架构、复杂软件开发、复杂硬件开发、仿真测试等核心能力,积累了多学科领域专业技术,业务覆盖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底盘控制等多个领域,可以给客户提供从研究开发到生产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了较强的综合能力。未来,公司仍会注重共性技术的积累和推动先进技术的产业化落地,坚持发展“专业聚焦”“技术领先”和“平台化发展”的战略,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综合型的电子系统科技服务商、智能网联汽车全栈式解决方案供应商和高级别智能驾驶MaaS解决方案领导者。面对市场需求多元化、供应链波动较大、产品开发周期缩短等行业特点,2023年,公司将持续提升公司的综合能力,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研发方面,公司将围绕域控制器、软件工具、高级别智能驾驶等方面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紧跟智能驾驶、座舱、车身、底盘等重点领域的新趋势,构建完善的研发体系,在大算力计算、SOA、OTA、信息安全、功能安全等专业技术方向持续研发,保持技术的领先优势。在研发人员梯队建设上,持续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打造合理的人才梯队,形成能力和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市场方面,公司将进一步打造专业的市场和销售团队,制定积极的市场营销策略和销售计划,及时掌握外部市场信息和行业形势的变化趋势,紧跟客户需求和产业方向,强化市场开拓能力,一方面深化与现有客户的合作关系,在目前合作的产品和服务基础上开发新的业务,拓展合作的领域,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新的客户,通过优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口碑,拓展国内外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客户,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生产方面,公司将继续提升在汽车电子领域的相关配套产品的生产能力,根据市场需求科学规划产线建设,在提高产能的同时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生产精度,合理规划募集资金的使用,提高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率。同时,公司加强与生态伙伴的合作,提高供应链信息的搜集和分析能力,优化供应商体系,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匹配产能和库存,保证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智能通信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智能通信:

  • 下一个智能通信: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智能通信 经纬恒润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10-07)
    普通智能通信 扫描全能王“智能高清滤镜”上线!AI自动“美颜… (10-07)
    普通智能通信 抢占智能化战争新高地 (10-07)
    普通智能通信 漫思科技:让车载智能终端管理车辆 (10-07)
    普通智能通信 车载智能终端评测:Sensus多媒体信息交互系统 (10-07)
    普通智能通信 伊宁市为2426辆出租车安装智慧系统 市民出行更… (10-07)
    普通智能通信 携手华为Hicar 新宝骏RS-6下了一招妙棋 (10-07)
    普通智能通信 乐车宝测评:什么样的产品才能叫车载智能终端… (10-07)
    普通智能通信 坦克装甲车辆综合电子系统软件 (10-06)
    普通智能通信 智能交通包含哪些内容_智能交通有哪些部分系统… (10-06)
    普通智能通信 无限可能无限未来|清华电子信息类等你来! (10-06)
    普通智能通信 电子信息类包括什么专业 就业前景好不好 (10-06)
    普通智能通信 电子服务:互联网应用的第三次浪潮 (10-06)
    普通智能通信 搜狐汽车 (10-05)
    普通智能通信 汽车智能语音控制系统是什么意思 (10-05)
    普通智能通信 车载智能语音系统未来或成为智能座舱交互核心 (10-05)
    普通智能通信 比Siri更聪明 通用研发车载语音控制系统 (10-05)
    普通智能通信 关于云知声车载语音交互系统介绍 (10-05)
    普通智能通信 “北斗”组网将开启多大市场 (10-05)
    普通智能通信 航天科技:公司车联网业务属于卫星互联网生态… (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