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武:绘好“AI+教育”的育人施工图|广州两会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2/19 6:17:17 | 【字体:小 大】 |
空速星恒春节期间,“人工智能重塑教育”成为老师们最热门的话题,用“AI学习”成为学生们口中热议的新技能。今年广州市两会,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小学校长陈武建议,构建“人人都受益”的人工智能教育的大格局。
为何要加快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陈武表示,人工智能教育关乎战略全局与孩子未来。人工智能是未来国际竞争的核心领域,广州是“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肩负着率先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责任;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为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不仅为个性化学习、智能教学、跨学科教学提供了可能,还能够突破地域和资源限制,缩小学生与学生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对此,陈武建议,应绘好人工智能教育的育人施工图,“建议广州市制定《广州市中小学AI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从教育理念、课程开发、师资培训、设备采购等方面做好阶段性目标,明确施工图、责任图、进度图,一张蓝图绘到底。”
如何将“规划图”变成“实景图”?陈武提出了三个方面:一是设置专项课题,鼓励一线学校、教师开发人工智能课程,激活“活力源”;二是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与企业专家合作,点燃新引擎;三是开发教学资源,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研发人工智能教育课程资源,打好组合拳。
陈武还提到,人工智能教育实现“人人都受益”还要注重对薄弱学校及特殊青少年群体的精准帮扶,加大政策倾斜和经费保障力度,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对口援建,激发内生活力,填补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实现“一个地区都不能少、一所学校都不能少”。
同时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场馆、高新科技企业等主动对接学校,向学生开放场所和资源,组织专业人员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指导研究性学习等,构建“人人都参与”人工智能教育新格局,强化预研预判,加强基础性、前瞻性、针对性教育政策研究,用先进理论指导实践,用广泛实践检验理论,实现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共进。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