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色永远免费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数字化已成为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转型作为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成为很多大型国企央企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数字经济、数据管理、数据治理成为企业转型的关键词,数据资产也将作为企业的战略核心资产而备受重视。
商业智能(BI)以其优越的数据价值挖掘和数据分析决策能力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一是通过数字化打通企业数据孤岛,实现数据集成和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利用数据仓库、数据可视化与分析技术,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和知识的解决方案,其价值体现在满足企业不同人群对数据查询、分析和探索的需求,从而为管理和业务提供数据依据和决策支持;二是建立数据驱动决策的管理方式,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业务、流程和组织的重塑,培养数据驱动、数据化管理的管理氛围和组织文化。
G集团是从事油气干线管网及储气调峰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负责干线管网互联互通以及全国油气管网的运行调度的国资委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成立伊始即确立了打造智慧互联大管网、构建公平开放大平台、培育创新成长新生态的战略目标和市场化、平台化、科技数字化、管理创新的发展战略。目前预算管理工作采用总部+地区公司的二级管理结构,基本沿用重组之前的预算管理方式方法,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总部预算管理人员较少,重点依托下属单位开展工作;使用的信息系统主要为相对独立的财务管理系统、ERP以及OA系统,尚未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系统;日常工作中有大批量的数据处理及分析需求,数据的收集处理主要依托线下Excel、邮件等方式,效率不高。整体来看,预算管理工作作为集团价值创造引领者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随着集团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深入,数据资产治理及应用逐步进入发展快车道,已将低代码无代码技术工具平台的应用作为数字化应用的一个重要手段,商业智能(BI)也在逐步融入到预算管理工作中,经过调研沟通,有以下几点建议:
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方式要求管理者依照经营所产生的数据进行预测和决策,BI通过打通各业务系统提供了实时、准确的数据参考,具有客观性、普适性、全面性等优点,并且决策后能够反哺业务数据,形成真正的管理闭环。在数据实时与准确的基础上,基于数据的透明和流程化,BI 便能够促进企业经营闭环管理循环,提升管理水平。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业务、流程和组织的重塑,BI以流程变革为依托,流程以业务为中心,数据是流程的信息载体。BI建设在打通各业务系统数据的同时,也必须将数据价值链和业务价值链相融合。
数据驱动的BI建设依托对企业业务的流程梳理,拉通管理流程是对企业管理的优化,拉通业务流程是对现有流程的优化,流程是否足够明确清晰决定了BI数据价值发挥的上限,应着力打造“上下贯通、左右拉通、前后畅通”的预算管理流程体系。
数据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企业带来业务价值,也是最大的风险来源。数据不准确,再智能的技术也无法得出正确的见解。数据孤岛、数据不准确、数据质量低等问题阻碍数据产出真正的价值。
预算管理要清楚数据资产作为集团核心战略资产的重要性,积极开展预算数据治理工作,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统一标准、统一口径,业务人员需要加工、转换、输出数据报告的工作都交给系统完成,提高通过数据发现、暴露问题的效率。通过数据治理逐步释放数据要素潜能,使数据达到较高的质量,在数字化过程中得以顺畅的流动,发挥数据资产价值。理想的数据化状态应该是从大量低水平重复的数据获取、整理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自助式的报表分析,做多维度多场景的运营分析与预测。
BI系统能够更容易获取业务运营数据,使预算管理考核更加高效合理,通过数据分析手段定位的业务问题也可以直接利用管理平台做抓手去改善。BI系统最基础最核心优势是能够打通各业务系统,进而提高数据获取效率,解决数据孤岛、信息孤岛、业务孤岛,加速业务流程,以实现提升业务价值、反补运营、面向决策的终极目标。
在BI人才培养方面,数据驱动的预算管理模式需要既要懂业务,又要有一定技术储备的复合型人才,能够让预算管理站在业务的角度,用财务数据讲好业务故事,要说服业务做预算;能够以高频刚需的痛点为杠杆,找准业务和管理层高频的数据应用、场景,做出针对性的优化,快速体现价值;学会讲故事,通过量化的数字和生动的场景来宣导信息化的价值,形成数据驱动的预算管理思维。
在BI价值体现方面,面对管理层,要培养数据获取习惯,能够在内容层面突出重点、层层追溯,聚焦重点,穿透异常,做好价值量化和描述,让管理层可感知。面对业务层,通过数据填报+数据分析的组合应用,灵活处理各类业务需求,满足更多痛点、即时性的需求,提升业务信赖,更好的促进业务财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