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柔美整容原标题:汉德资本蔡洪平:智能电动汽车是领导中国经济未来十年发展的一个巨大动力
“早年如果靠房地产,今天我看就是要靠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这是新时代我们的共同使命。”12月16日-17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的“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峰会(GIV2022)”在合肥召开,汉德资本主席、创始合伙人,德意志银行投资银行亚太区前执行主席蔡洪平出席并发表演讲。
蔡洪平表示,在他从事投资银行的职业生涯中,从来没有见到像2022年这样有五大负面周期重叠在一起形成对全球经济、政治、外交、社会生活和各个方面的深刻影响,发生了很多难预料的共振和严峻的挑战。
蔡洪平解读五大挑战,分别是地缘政治的挑战、地区战争、通胀和经济萧条的重叠、疫情影响以及高科技发展减速。“整个全球的发展计划、研发计划都在推迟,我们相信高科技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肯定会到来,但是它到来的时间,对社会经济的实际影响到底怎么样,我们还有待思考和观察。”
第一,龙头企业一定要加大量产。蔡洪平表示,量产是最有说服能力的,是企业能不能发展、能不能走得更远和更加坚定投资信心的主要点,同时也是考验点。“能不能量产我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各有各的挑战,各有各的办法,也是各有各的难处。”
第二,加快走向海外市场。蔡洪平认为现在中国电动车发展速度非常快,今年可能到500万辆多,明年预期可能到800—1000万辆,跟全球任何国家相比都走在了世界领先的地位。无论是技术、还是电动车企业的发展,对于50%纯电动汽车占有率的目标,预计欧洲可能在2025年,而中国可能在2024年就实现。
“这点是非常鼓舞人心的,应该快速走向海外。我们有信心,我们有技术优势,我们有效率优势,我们有产业链成本优势,为什么不在欧美大规模扩张呢?” 蔡洪平说。
第三,蔡洪平指出要尽快抓住时机,保证足够的现金流,抓住时机做各种融资安排。
第四,技术发展上,除了企业做努力,还需要政府一起推动。蔡洪平表示,由于智能驾驶系统不仅是涉及造车,其事实上是一个社会公共的设施系统,可能需要政府参与,不是一个企业可以推动的。
蔡洪平总结,跟各行各业相比,总体来看中国的智能电动汽车目前是除了半导体以外横跨生产、交通和消费领域的最大驱动力,是领导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十年或者更长时间的一个巨大的动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