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的第一任妻子6月10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专题研讨会,分析当前发展态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
部装备中心、国汽智联、汽车协会、汽车学会、中汽中心等有关行业机构和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6月11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研智能制造产业地图、数据平台建设等情况,并进行深入交流。
实际上,自今年初以来,国家各部委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上的指导动作就十分密集,纷纷出台指导文件,进行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业的建设及政策的制定:
2月,11个国家部委联合出台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正式稿,确定了“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将基本形成,并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的战略目标。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是汽车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后续配套政策的落地提供了框架和方向。
与此同时,与关键技术规模落地密切相关的标准法规、测试验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措施也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3月9日,工信部公布《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为自动驾驶规模化落地测试制定了标准。
3月18日,发改委、工信部印发《关于组织实施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工程(宽带网络和5G领域)的通知》,指出将重点支持虚拟企业专网、智能电网、车联网等7大领域的5G创新应用提升工程。
4月16日,工信部发布《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指出2020年是完成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第一阶段目标的收官之年,要形成能够支撑驾驶辅助及低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等。
4月24日,工信部联合公安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辆智能管理)》。这是《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第6部分,主要针对车联网环境下的车辆智能管理工作需求,构建适应我国道路交通管理体制和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
4月26日,交通运输部起草《公路工程适应自动驾驶附属设施总体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对定位设施、通信设施、交通标志线、交通控制与诱导设施、交通感知设施、路侧计算设施等作出标准规范。
诸多详尽完善的政策细则指引下,2020年将是智能网联汽车商用落地的关键一年。
早在2019年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就曾表示,将大力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
从今年上半年的工作成果来看,经过前期重点培育,产业创新发展势头喜人,无论是决策层、行研机构还是产业链参与者,都已经进入了关键细节推进和项目实施阶段。根据机构预计,到2022年全球联网汽车市场规模将增长270%,到2030年自动驾驶汽车及出行服务市场会达到5000亿美元。随着国家系列政策规划出台,车联网、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智能汽车关键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将明显提速,相关产品设备的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