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片下的伪装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规划》紧扣智能制造发展生态的构建,从创新、应用、供给和支撑4个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是加快系统创新,增强融合发展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融合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攻坚战,构建完善创新网络,持续提升创新效能。二是深化推广应用,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聚焦企业、行业、区域转型升级需要,围绕车间、工厂、供应链构建智能制造系统,开展多场景、全链条、多层次应用示范,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三是加强自主供给,壮大产业体系新优势。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发展装备、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新兴产业,加速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引领带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四是夯实基础支撑,构筑智能制造新保障。瞄准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健全完善标准、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等发展基础,着力构建完备可靠、先进适用、安全自主的支撑体系。
一是筑牢转型发展根基,打造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构建品质一流的5G网络,构建泛在融合的算力网络,构建业界标杆级智慧中台。二是深化基于规模的价值经营,构建新型信息服务体系。稳固发展基本盘,深入推进CHBN全向发力、融合发展,锻造高品质硬核产品,探索价值经营新模式。三是建强科技创新引擎,支撑高水平自立自强。完善“一体四环”创新布局,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放大5G创新联合体价值,全力打造高水平策源地,勇担现代产业链链长。四是系统优化管理体系,不断提升企业运营水平。增强管战建协同合力,扩大高水平开放合作,推进网络数智化运维,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和水平,充分发挥考核激励作用。
五是纵深推进改革落地,加快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动真碰硬深化三项机制改革,迭代升级推进科技创新改革,精准施策创新网格运营模式,固本强基健全人才发展机制。六是大力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人心红利竞争优势。深耕网络质量、打造优质网络体验,优化触点质量、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提高产品质量、引领创造客户需求,加强品牌运营、增强发展软实力。七是践行央企职责使命,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筑牢安全发展屏障,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网络+”乡村振兴,落地做实“C²三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八是巩固深化党建成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做到“两个维护”,深化党业融合发展、推动优势转化,织密建强基层组织、筑牢战斗堡垒,创新思想政治工作、鼓舞人心士气,锤炼干事创业队伍、激励担当作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弘扬清风正气。
在2021中国增值电信及虚拟运营高峰论坛上,针对行业共识的手机终端对5G消息支持不足的问题,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庄仁峰建议,将5G消息业务功能纳入工信部终端入网检测要求。付国强表示,2022 年将继续推进《5G 消息业务显示规范》《双卡 5G 消息终端技术规范》《5G 消息终端与网络兼容测试规范》《 Chatbot 名称规范》 等 4 本团体标准,预计 2022 年发布。付国强指出,同时对于 5G 消息业务的搜索、能力扩展、支付、安全热点功能等进行技术研究和规范制定。
2020年11月,中国移动5G消息已朝向15个示范点省区的一部分顾客对外开放试商用。中国联通 11月8日在全国启动5G消息试商用,面向企业客户和个人用户提供免费的5G消息体验包。在2021中国增值电信及虚拟运营商高峰论坛上,中国电信方面人士透露,计划在明年1月份择机推动5G消息商用,目前正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
中国移动5G+视频彩铃数智融媒(福建)平台首次发布。依托目前的用户体量,以及运营商独有的通话场景,中国移动视频彩铃可以根据电影受众群体,精准锁定不同类型用户,从而实现比普通短视频渠道更大范围的用户覆盖、更高效的宣推玩法,为影视业提供全流程的IP宣发服务。
太原移动市场与网络通过“线上拓展,线下营销”、“网质提升,保障体验”、“精准识别,精细施策”等系列化动作,近日太原移动5G分流比省内率先突破30%,完成四季度制定的5G分流目标,5G流量突破600TB,推动山西5G网络发展进入快车道。
中兴通讯与广州移动深入合作,从运维场景的识别和挖掘,到解决方案分解和制定,再到功能验证测试和闭环,共同推动了AAX/EFP智能运维系统逐步成熟。该方案结合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给网络运维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可以实现提前识别风险,快速定位根因等功能,极大提高故障处理效率,有效降低运维成本。
中国联通与五粮液集团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秉承“平等互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在信息化建设、大数据服务、5G﹢先进制造、线上商城及实体渠道共享、营销及产业链合作等方面共同推进“互联网﹢”“5G﹢”产业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重庆联通协调多个部门及华为公司成立联合专项组,解决重要交通枢纽的容量需求难题。传统的小区加密扩容方式存在同频干扰严重的问题,项目组创新采用分布式Massive MIMO方案,通过空分复用技术大幅提升小区容量与用户体验,一举破解重载高密度场景网络部署、优化难题,快速实现火车北站的5G网络升级。
来自联通官方消息显示,2021年北京联通冬奥会专项100G WDM OTN设备集中采购项目(第二次)正式启动,采用总价报价方式,设置最高限价为9,886,727.41元。项目最终确定一名中标人,评标委员会按照综合排名顺序最多推荐三名中标候选人。
近日,东莞电信与华为共同完成室外3.5GHz MetaAAU商用试点验证,结果符合预期。MetaAAU作为实现网络性能和绿色节能双提升的主要解决方案,相比传统AAU,新一代绿色Massive MIMO AAU功耗和性能双优化,在不增加基站发射功率的前提下,能够提升小区上下行覆盖3dB,带来40%的用户体验提升。
近日,中国电信海南公司携手中兴通讯完成了对AAU电源智能检测的创新开发和推广全网应用,根据“源端电压正常”、“源端电压异常”、“电源线不符规范”三种检测结果进行了上站检测、验证,准确率达到100%。该创新可代替人工上站巡检,极大地节省人力成本,大幅地提升了运维效率,更好地保障5G网络的正常运行和隐患排查。
中国电信陕西公司紧跟政府防控需求,有序组织,联动支撑战“疫”,确保防疫期间网络安全畅通。对覆盖隔离酒店、中高风险区域以及党政军、医院等重要客户的近6000个无线基站,对涉及的网元、电路、基站告警情况实行7×24小时监控,全力确保政府、疫情防控部门网络畅通。
吉利旗下汽车品牌极氪(Zeekr)将与谷歌旗下自动驾驶部门Waymo合作在美国开发无人驾驶的士。汽车由极氪瑞典工厂设计开发,然后整合Waymo无人驾驶技术。Waymo已经在美国推广无人驾驶的士服务,大约一年前服务在凤凰城启动,至今已经为几千人提供服务。
意大利数字创新部本周一表示,意大利将采用由意大利电信牵头的一个财团提出的方案作为国家云招标的蓝图,该国政府计划于2022年年初几周启动这一招标。该基础设施被称为国家战略枢纽,是意大利政府加速数字转型和保障国家数据安全战略的一部分。在今年4月提交给布鲁塞尔的国家复兴计划中,意大利政府为该项目拨出了9亿欧元的资金。
小米正式发布小米12、小米12 Pro和小尺寸准旗舰小米12X。小米12采用6.28英寸AMOLED微曲柔性屏、69.9mm宽度和仅180g轻量机身可单手轻松掌握、4500mAh电池、67W有线W无线W无线mm²超大VC散热、索尼IMX766 5000万像素主摄、3200万像素自拍、MIUI13,售价3699元起。
Beats 推出了Beats Studio Buds 真无线降噪耳机 – 虎年特别版,该款耳机采用全红配色搭配金色虎纹图案设计。Beats Studio Buds 具有时尚、轻巧、舒适的外观设计,并提供高品质的聆听体验。Studio Buds 耳机具有IPX4 级抗汗抗水性能;搭配袖珍充电盒,聆听时长最长可达24 小时。
微信面向开发者表示,微信云托管除了支持小程序账号登录外,现已全新支持通过“公众号”登录并部署服务。用户可在 PC 端打开云托管官网,使用公众号管理员微信扫码,近期将支持公众号开发者扫码登录,选择对应的公众号即可完成登录,首次使用将进入无门槛一键部署环节(也可选择自定义部署)。
华为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2021 IT新治理领导力论坛”上发布国内《电信行业(中国)数字化治理应用白皮书》,该白皮书旨在解决数字化治理能力的匮乏与治理体系的不完善以及无法保障其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落地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电信运营商在数字化转型中碰到的本质性挑战。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十四五”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推进智能制造,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其中,到2025年的具体目标为:一是转型升级成效显著,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二是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培育150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三是基础支撑更加坚实,完成200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规划》紧扣智能制造发展生态的构建,从创新、应用、供给和支撑4个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是加快系统创新,增强融合发展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融合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攻坚战,构建完善创新网络,持续提升创新效能。
二是深化推广应用,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聚焦企业、行业、区域转型升级需要,围绕车间、工厂、供应链构建智能制造系统,开展多场景、全链条、多层次应用示范,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
三是加强自主供给,壮大产业体系新优势。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发展装备、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新兴产业,加速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引领带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
四是夯实基础支撑,构筑智能制造新保障。瞄准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健全完善标准、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等发展基础,着力构建完备可靠、先进适用、安全自主的支撑体系。
为保障各项任务顺利落地落实,《规划》部署了智能制造技术攻关行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行动、行业智能化改造升级行动、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工业软件突破提升行动、智能制造标准领航行动6个专项行动,以及强化统筹协调、加大财政金融支持、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深化开放合作4项保障措施。
|